广东省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状况调查

2019-12-23 07:49:14叶君荣夏志春肖爱祥李思珏邓秀荣林建葵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护龄收治精神科

叶君荣, 夏志春, 肖爱祥, 李思珏, 邓秀荣, 林建葵, 聂 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惠爱医院 1. 护理部; 2. 成人科; 3. 中医科; 4. 门急诊, 广东 广州, 510370)

工作倦怠又称职业倦怠[1],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由于工作者长期不能有效地应对持续来自工作的压力,进而对工作上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包括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2-3]。护理行业是工作倦怠的高危职业,工作倦怠对护士主要造成生理耗竭、认知枯竭、情感衰竭、价值枯竭和去个性化5个方面的后果,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甚至激发个体危机,导致医疗事故、家庭婚姻冲突等[4-5]。由于精神科护士大多数工作时间需要直接与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接触,不仅要密切观察患者复杂的病情变化,处理病情严重患者的伤人、毁物、自伤、自杀、私逃等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意外事件,同时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还要承受来自家属或社会的不理解或偏见,并且精神科大多工作环境封闭、护士人力不足,更容易出现工作倦怠[1,6]。目前国内对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研究众多,但普遍样本量偏少,并且局限在个别医院。本研究对广东省48家医院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查,为进行本土化压力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的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12月1日—31日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48所医院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注册并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在精神科病区工作;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科室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婚姻、最高学历、职称、精神科护龄、岗位类型、是否倒夜班、医院名称、所在行政区域、医院性质、医院等级、病区管理模式、床护比等。②职业倦怠普适量表(MBI-GS)本研究采用的是由李超平修订的版本,该版本在2002年获得MBI-GS开发者Michael Leiter教授的授权,修订后的量表在国内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该量表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共15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为5个条目、4个条目和6个条目。采用Likert 7分等级,3分以下者表示职业倦怠较低,3~5分表示职业倦怠比较严重,5分以上表示职业倦怠非常严重[7]。其中成就感低落条目的计分方式为负向计分。本研究中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为:0.931、0.934和0.931。以各维度得分均分和总均分为统计依据。

1.2.2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问卷通过问卷星(企业版)生成链接,将链接发至广东省各大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群和各精神卫生机构护理部公共邮箱。调查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的填写方式。问卷为被试者匿名自愿填写,填完一题会自动跳转至下一题,直至填完提交自动生成答卷。共回收答卷811份,由2名在精神科工作15年以上、熟悉广东省精神卫生状况的副主任护师对答卷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可能影响调查质量的答卷142份、填写时间少于平均时间一半以上的答卷54份、填写自相矛盾的答卷88份(如年龄小于护龄,年龄与职称、医护人数和患者人数互不匹配、医院名与单位的性质和所在行政区域不符),最终纳入合格答卷669份。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士一般资料

669例护士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护士的一般资料(n=669)

2.2 广东省精神科护士MBI-GS各维度评分

本次调查669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均分为(2.46±0.94)分,各维度均分按照高低依次为:成就感低落(3.31±1.33)分;情绪耗竭(2.12±1.29)分;玩世不恭(1.60±1.39)分。见表2。

表2 广东省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评分分布情况[n(%)]

2.3 不同人口特征精神科护士MBI-GS评分比较

不同人口特征精神科护士MBI-GS评分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或Z检验。情绪衰竭维度,不同婚姻、年龄、护龄、职称、值夜班的精神科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30岁、护龄≤5年、高级职称、值夜班护士得分较高。玩世不恭维度,不同年龄、护龄、最高学历、职称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护龄6~15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初级职称护士得分较高。成就感低落维度,不同年龄、护龄、职称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护龄≥15年、高级职称护士成就感得分低落较高。不同学历护士总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得分较高。其他人口特征护士各MBI-GS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特征精神科护士MBI-GS评分比较[M(P25,P75)]

注:*P<0.05,P<0.01。

2.4 在不同工作环境及岗位的精神科护士MBI-GS评分比较

不同工作环境及岗位精神科护士MBI-GS评分均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或Z检验。情绪衰竭维度,不同医院等级、岗位精神科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教研岗位护士得分较高。玩世不恭维度,不同医院等级、病区主要收治对象、岗位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病区主要收治对象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教研岗位护士得分较高。成就感低落维度,不同病区主要收治对象、留陪护的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主要收治对象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病区要求留陪护的护士成就感得分低落较高。不同医院等级、病区管理方式、主要收治对象的护士总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病区采用开放式管理、主要收治对象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士得分较高。其他工作环境及岗位护士各MBI-GS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工作环境和岗位精神科护士MBI-GS评分[M(P25,P75)]

注:*P<0.05,**P<0.01。

3 讨论

3.1 广东省精神科护士总体倦怠水平较低,但普遍成就感低落明显

Morse等[8]报道21%~67%精神科工作人员有高职业倦怠。本次调查669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均分为(2.46±0.94)分,由表2可以看出,78.48%的护士总倦怠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大部分广东省精神科护士总倦怠程度较低,可能与他们具有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关[9]。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成就感低落、情绪耗竭、玩世不恭;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倦怠程度较低,而成就感低落倦怠程度普遍较高,53.66%的精神科护士成就感低落在3分以上,与李华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7]。

情感衰竭测量个体情绪资源的消耗程度;玩世不恭反映个体对工作的疏离态度;低成就感指个体对自身有负面评价,怀疑自己的能力及贡献[10]。说明广东省精神科护士普遍情绪资源消耗较低,能肯定工作的意义和贡献,但对自身能力及贡献有负面评价,可能与社会大众的“重医轻护”、精神疾病难治易复发、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不理解等因素挫伤了护士自信心有关。

本次调查发现本科以上学历、在三级医院工作、病区采用开放式管理、主要收治重性精神障碍的护士总倦怠得分较高。这可能与受过高等教育的护士责任与压力更大,抱负更高[11];三级医院对护士要求更高和更全面;开放式管理对护士人性化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收治重性精神障碍的护士面临的风险更高有关。

3.2 未婚、低年资、高级职称、三级医院、教研岗位、值夜班精神科护士情绪衰竭倦怠水平较高

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压力维度,是职业倦怠感的核心,个体在工作时表现出没有精力、过度疲劳等现象[12]。本调查发现,未婚、≤30岁、护龄≤5年、值夜班精神科护士情绪衰竭的得分较高。这与已有的研究[13-15]认为未婚、护龄越短的护士情绪衰竭程度较低的结果不一致;与李儒林[16]研究认为5年以内工龄职业倦怠较高的结果一致;与马永萍[6]研究认为未婚较已婚有较高职业倦怠一致;与黄杨梅等[17]认为值夜班护士情绪衰竭倦怠水平较高一致。分析可能的原因有:目前年轻护士普遍基础学历高,竞争压力大,严格要求规范化培训,学习压力重;沿海城市生活成本高、节奏快;未婚者不如已婚者阅历丰富以及有更完善的家庭支持;参与值夜班的精神科护士大多比较年轻,经验不足,值夜班人员较少,遇到的紧急突发事件较多。从理论角度看,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更倾向于采用表层扮演,不能在短期内形成更好的交流以及应对工作压力的方法,处理情绪劳动的策略还不成熟,这样就容易导致工作倦怠[18-19]。

本研究调查发现高级职称、三级医院、教研岗位护士情绪衰竭较为突出,与刘雅南等[20]对高职称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调查结果一致,可能原因在于这部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与其他人员相比要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既要面对患者直接提供医疗服务,又要参与管理、教学和科研活动,这对其专业技能、沟通、协调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年轻、护龄6~15年、大专以上文化、初级职称、三级医院、病区主要收治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教研岗位的精神科护士玩世不恭倦怠水平较高

玩世不恭又称为人格解体、去人性化或工作冷漠感,是职业倦怠感的人际维度,个体对工作表现出易怒、消极、缺乏情感投入等现象[12]。本调查发现,≤30岁、护龄6~15年、初级职称的精神科护士玩世不恭得分较高,可能与这些低年资护士工作相对单调、重复,而激励机会相对较少有关。本次调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精神科护士玩世不恭倦怠程度相对较高,可能与目前新入职护士多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而中专文化程度大都年龄较大,与李华芳等[7]研究认为玩世不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年限的结论一致。

目前很少有研究对比不同等级医院、工作岗位和病区主要收治对象的精神科护士玩世不恭倦怠水平。本研究发现,三级医院、病区主要收治对象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科护士玩世不恭倦怠水平较高,可能与服务对象周转快、病情重、难于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有关[21]。本次研究发现4名教研岗位护士玩世不恭倦怠水平较高,但由于样本量低,并且目前大多数精神科未设置相应岗位,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3.4 年长、护龄≥15年、高级职称、病区主要收治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病区要求留陪护的精神科护士成就感低落倦怠水平较高

个人成就感降低是工作倦怠感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出个体士气低落、缺乏成就感等现象[11]。本次调查发现,>40岁、护龄≥15年、高级职称精神科护士成就感低落得分较高,即高年资、高职称精神科护士成就感低落明显,与马永萍[6]研究结果不一致,与李华芳等[13]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这些人员进入职业发展“瓶颈期”[22-23],难以在个人成就方面有所突破,从而产生挫折感有关。

病区主要收治重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科护士成就感低落得分较高可能与重性精神障碍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以及病情导致患者不能肯定护士贡献等因素有关。病区要求留陪护的精神科护士成就感低落得分较高可能与留陪护导致护士不能完全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多方位的服务,未能充分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和体现护士个人价值有关[24]。

3.5 小结

广东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有其自身特点,造成护理工作倦怠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个体两方面,在外在环境方面应重视医院等级、病区管理方式、主要收治对象、岗位、陪护等因素影响,在个人方面应重视年资、职称、学历、值夜班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以上特点针对性进行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的质量。

猜你喜欢
护龄收治精神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
普外科护士年龄、护龄与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01-22 13:50:58
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