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区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绩有目共暏,但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偏远村庄的交通和卫生状况并没得到多大改善,少数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还停留在表面‘遮丑’的层面。”
“环境整治,最终目的是为村民创设一个更好的居住空间,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为应景而临时抱佛脚。”
今年4月初,在铜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视察活动座谈会上,有的代表发言一针见血,直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这一要求,铜山区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列为工作重点,并于2018年初启动实施了“百千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集中)工程。工程实施以来,铜山区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徐州市人大《关于全面推进我市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决议》精神,力促本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步骤、高质量推进。此间开展的现场观摩、专题调研等活动中,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参与的每一位人大代表不仅要看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更要找出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乡镇人大也积极行动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代表视察调研。许多代表主动深入镇村,与村民接触交流,与区镇村有关负责人沟通,摸排农村人居环境实情,切实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集中反馈,共同献计献策。
在今年8月27日召开的区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在审议区政府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时,与会代表和委员对张登福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内道路户户工程的建议》、《关于加快美丽宜居公共空间整治的建议》和《关于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普惠群众全面开花的建议》三条建议尤为关注,并就办理情况与区政府、交通局、农业农村局、环保局、财政局等部门及有关乡镇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要求通过高质量的建议办理,确保环境整治相关工程的高质量推进和如期完成。
年初至今,区人大常委会还结合蓝天碧水保卫战工作督查、《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调研等工作,通过寻找环境整治的难点问题,集思广益,对症下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逐步形成以下共识:只有达到美丽、洁净、有序、和谐的目标并长期保持,“百千万”工程才能算大功告成。
在铜山区人大的强力推动下,“百千万”工程实施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完成3批次100多个示范村打造,涌现出了诸如三堡潘楼、汉王峨山、棠张沙庄、柳泉北村、利国西李等一大批省内外知名的“最美村庄”,并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及广大村民和外地游客的一致好评。央视《相约》栏目组于今年5月到紫山村录制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现铜山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成果,让人们看到了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