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祖荣(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校 广东 广州 512000)
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健身的社会,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科学的健身理念和健身体育活动,就需要在高校培养一批社会需求的体育健身人才,进而输送到社会需求的体育产业当中。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日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某些高校就被尝试推广体育俱乐部模式来缓解供需矛盾。本文就是以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对象,在总结已有相关经验和思考所得展开的讨论。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往往是以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等稳定体系的内容为教学对象,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体育知识,并多以学生平时成绩+最终考试为教学评价考核结果。总之,该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固定式、统一性、指向性的管理特征。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课上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为体系内容,学生在教学中为主体并实行自我管理,教师往往扮演着协助管理角色,并以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培养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这样,学生能够最大限度主动学习体育知识,体育场馆设施得以充分利用。总之,该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差异性的管理特征。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往往是偏重体育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少,难以激发学生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因学生身体素质差异选择的体育活动涉及很少,导致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学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激发或释放,定量评价和绝对评价式的评价方式很难真实评价每位学生。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刚刚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故而参与此模式体育教学的教师数量较少,况且体育教师数量在高校中本身就偏少,导致该种体育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数量更是凸显匮乏,需要通过投入较多资源来培养教师,并且体育俱乐部教学还需要相应配置足够的场馆设施器材,这就在有限资源因素叠加影响下引发高校财政的紧张性。同时,由于该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赋予学生很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而因独子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差,就会造成教学管理效果与预期目标具有落差。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并不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部否定,而是有效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部分予以改进,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部分加以创新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体现在有效拓展体育教学空间来延伸教学内容,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消除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存在的焦虑、压力等各种心情,促成学生逐渐养成运动的习惯与意识。可见,该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补充和延伸,是该两种体育教学模式博弈后的教学选择。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是立足改变自己的身体素质,或者是特别喜爱体育活动而学习体育知识。无论是以哪种目的出发参与体育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以身体素质为目标的体育活动(譬如瑜伽、跆拳道等)更是效果凸显。况且,这些以身体素质目标和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特点,都往往以学生为主体来激发学生全身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素质培养和健康需求满足一致化。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出发点之一,就是引导培养和最大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避免大学生以往自身活动的单调性和动力不足性,通过以团体体育活动方式来达到大学生之间的激励,不会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或干预而放弃参与体育活动,并进而通过持久的参与体育活动来逐渐培养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最终达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和培养体育活动乐趣的双重目标。
就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而言,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社会体育需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距,甚至针对某部分大学生已经呈现出脱节现象,体育教学中学到的体育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所需,并且由于体育教学中的所涉内容并不全面、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这种校园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脱节现象在某些高校表现更为严重,即校园体育与社会体育脱节的矛盾并未有效遏制或减缓,因此亟需通过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解决矛盾,而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就是这样被一些高校实践证明有效的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由于体育运动的项目、种类较为繁多,全部通过体育俱乐部模式所耗费的资源很多,对于一些高校不能有效满足,因此就可以针对学生普遍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来开设单项体育俱乐部,譬如球类俱乐部、健身健美俱乐部等,并建立俱乐部会员制和转会制度来打破高校大学生年级和性别的界限,进而由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等因素综合考量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即主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相应地配置各个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这样实施的结果就会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所举办的体育活动之中。而为了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好地执行下去,就必然离不开在组织架构、管理机构、师资配置和课程设置方面的方案构建,下面对这四方面作出具体性阐述: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架构主要区分为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其中决策系统为各所高校的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通过信息汇总来作出各项决策;执行系统为各所高校的体育学院各单项教研室主任、体育学院体育教师、各个单项体育俱乐部的负责人和单项俱乐部学生,特别是体育学院体育教师和单项俱乐部学生是反馈信息的主体,能够切身体验体育俱乐部执行当中的问题,进而加以信息及时处理;监督系统为各所高校的教务处和校医院,特别是校医院对于采取体育俱乐部模式之后学生的身体素质等能够有动态式的关注和前后模式的比较,从而最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当然,还可以根据每所高校的不同情况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中增加组织机构,只要确保组织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即可。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主要由五个部门推动实施,即教务处、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体育竞赛部、各单项教研室,这五个部门机构配置相关岗位来具体落实,譬如教务处负责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和规划,各单项教研室负责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等工作。同时,这五个管理机构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以便在统一领导下高效运转,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营造高效的体育文化,从而激发大学生广泛参与体育俱乐部。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办法相对管理制度并不成熟,仅仅是对于管理机构各项注意事项或运转机制等方面的简单性规定,是在吸取其他相关俱乐部经验基础上结合体育自身的特殊性而作出的最为重要的事项规范,并不是对于细化和具有操作性、系统化的规范。而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制度则主要是管理机构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转之后根据相关成熟经验制定的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总称。在目前高校体育俱乐部经验匮乏的条件下,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办法就可以针对教学、训练、竞赛、宣传等方面活动作出规范即可,由于采取初级、中级、高级的分层次教学,因此就需要作出相应教学的管理办法,便于高效处置突发情况。
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创立不久,所能够供给的师资队伍配置有限,特别是对于一些非重点大学而言更是如此。这就需要在推进该体育俱乐部模式的过程当中,要积极主动培育和引进相关方面的有着一定经验或专业领域的教师,扩大单项俱乐部的规模和数量,并加强校内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特别是对于教师在职培训(譬如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参观有着该种模式教学经验的教学培训等)和教师的进修深造(譬如学者访问、参加学术研讨会等)以及体育俱乐部教师的培训等方式进行,从而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或能力,最大程度满足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开展。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课程设置是推动该模式有效进行的基础所在,为了更为科学地设置体育俱乐部课程,需要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设定多样化、特色化、娱乐化的教学任务,尝试性实行低中级俱乐部和高级俱乐部,并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等为教学总体目标,运动技能培训和行为考核等相应方面的细化性具体目标。为了更好推动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开展,根据单项俱乐部开展时间长短或教学经验的丰富性程度等情况,建议区分开设传统类项目(譬如武术、健美操等)教学和特色类项目(譬如网球、陕北秧歌等)教学,并立足从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维度来改进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和学校体育设施状况选择最终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体育俱乐部模式在各所高校逐渐开展。
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在逐渐探索的过程当中慢慢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来制定管理制度,以便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可供全国全面推广实施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高校体育人才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