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为君难”内涵及当代价值

2019-12-23 19:09
人文天下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兴邦政德立志

康 敏

传统文化经典有众多管理智慧,如《论语·子路》中的“为君难”,蕴涵了深刻的为政之理。“为君难”一言,旨在警告“以为不难”而溺于职。知“为君难”之为何,能励精图治,则有“一言可以兴邦”之效。为君之要,在有政德,需有智、仁、勇三者。达此三者,在于修身,在有人德。由此证明,“为君”之所以难,实在修身之难。修身之道,诚有多途。结合当今时政,论修身之方,择其要言:在立志正心,以明从政初心;在学而习之,以达行政之智;在敬畏审慎,以牢记使命不变质。所以,深知“为君难”内涵,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为君难”之内涵

“为君难”出于孔子之口,就职领导之位者,将深感此言甚是知心之语。“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论语·子路》)由此可知,古之人知此一言,可以兴邦。但“为君之难”,其如之何可以兴邦,则更需阐明其理。天下事务,各有其道,各持其理。人类社会,无非伦理,故论人当依人伦之理。为君之事,悉有其中道理。事相在外,道理在中,明其中道理,便可统率事相。“为君难”,知其中为君之伦理,则能因明于理而敏于事,然后可解困救难。所以,若为君者知其所以难,则必期有兴邦之大效。知此一言,尚可兴邦,推而论之,更何况单位。“为君难”作为传统文化为政之理,释以现代形式,可为今人所鉴,可以启发领导。而相对于上,君亦是臣,君臣本是一境,故亦可益于为臣者。

君者,即单位领导,领所管之域,司所属之员。其所以能领、能导,在其掌有所属之权,其位高势强,故似以为无所难。实不知,领导之位,身系权源所赋之职、之责,上则负任命之去留,下则关涉人心之向背。其权重言威,与民生祸福,可由其一言而决。一念之错,或贻全体员工于忧;一言不谨,或引广大民众侧目;一行不慎,或致自他无穷之患。所以,为君之事,岂不难乎?如领导不以“为君”为难,骄纵恣肆,厌谏喜谀,不闻其过,致使溺于管理,则亡日近而不知。

知“为君难”,其旨在兴邦。此“为君难”,虽一言三字,如知之甚深而有所惕,则能兢业以图之。若独处,则不敢放肆,恐习以为常,而养成怠忽放逸之心;若领众,则秉彝好德,诚克尽勤治,而不敢有一事之或忽。由是统全局、率下属,皆砥砺前行,于职业事务共尽心力,将见职员有行为懿范,政事能有效治理,由此人心有所向,单位人事之兴盖可至矣。所以,知“为君难”一言,不几乎为兴邦之明训乎?

知“为君难”,此为知己知彼,然后知其所当为而力行之。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知“为君”之难,然后能振奋心志、克艰力图,而不至于以为不难而自瞽自聩,致使事败人去而无挽倒扶倾之力。

二、之所以“为君难”

然如之何是谓“为君”之难?人事之难,要素繁多,但有本有末。为君之事,所关涉要素,无非有内有外。内即自身内在政德智慧,外即善恶贤愚、是非对错等复杂环境。于此内外二边,其本在自身、在其内。若有为民立政之德,则能不失行政之旨;若有统理万机之智,则其行政可见嘉效。

鉴镜于史,为君之德之智,其所要者盖有三:有智,有仁,有勇。《中庸》言:“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司马光《上仁宗论人君之大德有三》:“人君之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东晋慧远曰:“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

智、仁、勇三者,非大丈夫不能为。有智,则智者不惑,然后有行政方略;有仁,则仁者爱人,然后得民心而无忧;有勇,则勇而不惧,然后能肃政见功。就今之实践言,智即宏观有方针策略,微观能察微明辨;仁即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勇即远能弘毅任重不殆,迩有坚决果断无疑。能若是,则可管理事、可领导人、可团结众,有“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政绩。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论语•子张》)“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所以,为政在人,领众以身,修身正己,然后可以正人,可以为政。纵观古今内外,盛世之邦,皆由明君;“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由此而观,为君之难,实在修身之难。为君者,果然修身立德,好恶取舍皆得其宜,此一身乃臣下标准。又因修身而知人心道德之理,将心比心,在我之理,即在人之理,然后知领导人而使之各尽职能。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修身立德之道,皆是自内而外,自近而远,有修齐治平次第。先由自身内心起,行由孝敬事亲始,然将此伦理之道,推及周围,用于理政,方是顺礼合德。中国自古有优秀美德,如孝悌仁义、诚信友爱、谦虚谨慎、勤劳俭朴、戒贪去奢、迁善改过等。此悉为修身之端源,亦是为君行政之德本。有人德,然后有政德。私德是领导干部政德的基础和起点。不讲私德,大德、公德亦无从谈起,私德一旦败坏就很容易演化成公德缺位、大德缺失。“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礼记•缁衣》)所以,政德有“头雁效应”,是社会道德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常持慎独之心,于小事中修身,于点滴中积累。所以,“为君”之难,就在此修身之难。

为君之智、仁、勇,以下概而论之,以示政德之要。此三者,集于为君者一身,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

(一)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为君者当有明智,所以智则能知“为君”之道,固非愚者之所及。“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司马相如列传·上书谏猎》)所以,为君者,宏观能知规律、识安危,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能制有步骤、有计划、可操作、能落实之大政方略。微观有别贤愚、辨是非之慧眼。其为君之智,于日用彝伦,能尊贤纳谏、杜谗远邪、近君子远小人,能明察善断、公平正义、集思广益。其为君之事,能知人任使、振兴纲纪、严肃纪律、懂赏罚等。举此片言,以示明智为政之深广细微。

(二)仁

仁者爱人,力行为民,是为君之仁,所以仁则能体“为君”之道,固非自私者之所及。“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晋宣帝总论》)。人民之向往,即为君之大政。民众之意愿、疾苦、需求,即民众之呼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为君者之心,能顺民呼声,工作根植于民,服务于民,为人民谋福利,此非小恩小惠之仁,此是为君之大仁。所以,唯大人,然可有此大心、大仁。

(三)勇

为君者,任重而道远,所以勇则能强“为君”之道,固非懦者之所及,须有弘毅之志,力图之心,非大丈夫气魄不能为。所以,为君者有大勇,有辨道断疑之果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浩然正气。此非匹夫刎首决腹之勇。又,奸谗不能惑,佞言不能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如此大丈夫之刚毅气魄,此是忍勇。又,“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对官僚腐败,违法违规等败官德之事,当“勇于不敢”。此为另类勇,亦正显勇中有智,非愚勇,是正勇。

综观以上可知,仁是方向,如行车之导航,若有智勇而无仁,则为君行政,将有南辕北辙之咎;智是能力方法,如行车之车轮,若有仁勇而无智,则为君行政,将有无所措手足之窘;勇是果敢毅力,如行车之动力,若有仁智而无勇,则为君行政,将有懈怠散漫之愆。唯此三者集于一身,为君之事才能得心应手。

三、“为君难”之对策

君道之大,无所不难,苟得其中之要而持之,则所难者少矣。修身立德为政,自古多有方策,或详或略,繁琐不等,而现今党政领导会议,也多有论述告诫。此摘取其意,综合略举其要,或有启发并消解为政之难。一是立志正心,保证领导从政目的明确;二是学而习之,提升领导行政决策能力;三是敬畏审慎,确保领导坚定使命不变质。

(一)立志正心

凡事必先立志,以明确目的,表明决心。若立志不正,动机不纯,杂有私心,由此微细瑕疵,可于日常渐渐长养,暗里趋之若鹜,领导决策终会偏向,旦有私利之机,即会铤而走险。为君之智之勇,目的在为仁,为仁即为民。若为私利而不为民,其智其勇,只为小聪明、愚大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群众路线之表现。群众路线,是党一切工作之根本。一切工作即为了民,依靠民,其内涵聚焦到一点,就是人民。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领导,毫无疑问,也应以此理想信念为从政目的,为行政方向。

此外,当慎其所好以正心。心有所好,本无所谓好坏,若好乐公务之初心使命,此所好当鼓励。慎其所好者,指以“为民”之外之好乐。“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礼记·缁衣》)之所以当慎其所好,在有所好则心不能正,心不正则身不修,于己易丧心智,对外易被投其所好,以达借公谋私之便。众多腐败重案,多始于不当爱好,人逢迎其所好,渐行不法,日久不以为非,不知收敛,以至积重难返而终于破败。

(二)学而习之

天下之大,即使圣人亦有所不能,何况为君之事任重道远,更不能不学。日夜以思,则不如学。人不学不知道,而好学近乎智,习之则能达,故无“本领恐慌”之虞。

第一,为立志需要学习。党之理论不学,信念不树,理想不立,则为民之行政观、价值观难以立,或立志不明不坚。第二,为工作需要学习。“打铁必须自身硬”,若不学习,则不懂打铁,更无从谈自身硬。所以,领导干部,当“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工作之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决策之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皆要学习、再学习,以提升行政决策能力。依工作所需,有针对性学习,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成为行家里手、行内领导。第三,为政治素养需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国家法律法规等,皆要学习,此是政治素养,亦是工作必备。第四,为人文素养需要学习。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对看人生、观世界,都有所益。学史、学诗、学伦理,皆能获得启发,为我所用。第五,学习有方向、有方法、有目的。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解其中立场、观点、方法,非浅尝辄止。既有书本理论学习,也有实践知识学习,能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向群众学习,以不至空有理论,脱离实际。第六,以兴趣为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好学乐学,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以学习为乐趣。

(三)敬畏审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君者任重而道远,途中当谨心防愆,抵御腐败,不失官德,然后可行至久远,无始勤终怠之咎。内心常存敬畏之心,于人于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丝毫不敢懈怠。欧阳修言:“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所以,言行抉择,当戒惧于端微,防祸于未萌,弭患于未形,更不待狂澜之强而力所不逮时。

所述三点,只是根本,而非全部。若就事论,有千头万绪,若就心言,只在为君者之一心。邦之所以兴,在知其心之所难,邦之所以丧,在恃其心之所好。此谨慎之心与放肆之心,则是兴亡之介。人能审其所以兴,鉴其所以亡,则可行为君之事,建行政大业。

结语

《论语》“为君难”一言,深含为政兴邦之道,其中有仁爱、有智慧、有正气。智、仁、勇三者,修之于人是人德,用之于政是政德,然人德是本,政德是用。故品性修养,乃政治素养之綮。由此观之,为政之难,实是修身之难。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先于正心而始于事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此情此理,不无道理。

清雍正皇帝即位之初,深感为君之难,御书“为君难”以制匾,并令臣刻印,以勖励为政。此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借展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甚引人注目,更俾人深思。历史文物、文化经典,其中优秀精髓,能赋予时代内涵,其中修身、为民、为政之理,正心、学习、谨慎之方,仍有借鉴启发意义。天下无难事,有志者事竟成。有志于正心,志于修身,志于为民,志于为政,有此百折不挠之精神,对“为君之难”,亦必有千变万化之策略。

猜你喜欢
兴邦政德立志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anosecond laser ablation and plasma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ing a real gas equation of state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述评
夜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苏梦飞
西柏坡抒怀
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思考
甲午马年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