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2019-12-23 10:52:48姚铁龙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年5期
关键词: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姚铁龙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姚铁龙

(邢台县南石门镇中心学校 河北 054009)

信息化教育是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强大而实用的教学工具来优化课堂教学,供有关人士参考。

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1 优化教学过程的必要性

学校课堂教学这个曾经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今天看来这种常态化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教师会发现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学习差异性在不断扩大。

( 1 ) 学生差异性大导致课堂效率较低

有一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仍然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如早教的兴起,另外家教也十分流行,大家互相攀比,促使部分家长超前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们参加社会上各种特长班的培训学习,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第一的,但这种学习是无序的,拔苗助长式的,并不太重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一个因素是学生群体中本身的智力发展差异也是客观存在。

正是由于上面的这些原因,造成现在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存在极大差异。我们在研究中对刚升入六年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在暑假里就把六年级上册一整本数学书都学完了,知识点基本都会了,甚至连题目都做得得心应手,试想一下在这一学年里,他坐在六年级数学课堂里能干些什么呢?

学生的差异化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差异较大,这让教师教学时感到无所适从,对于一些知识,会的和不会的学生坐在一起,作为教师,讲还是不讲,都是问题。虽然很多老师用尽了办法,但在常态课堂教学“一对多”形式的制约下收效甚微。随着学生学习差异性扩大,会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低。

(2)数字移民与原住民的冲突

数字原住民是指在成长时期就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比如说现在的学生就是数字原住民,非常喜爱新的技术,有时热衷到着迷的程度。我们以往使用黑板、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激发不起他们的学习热情,适应不了学生对于学习方式上寻求改变的需要。

相对而言,教师则是数字移民。需要重新学习这些新的技术。我们越来越发现:人一旦熟悉了一样东西,如果要改变它其实是很难的。对于数字移民——教师来说,更难改变的是习惯和观念。

如何满足学生对于使用新技术的渴望,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教学过程优化的可行性

(1)传统教学PK网络学习

我们的传统教学是以课本和黑板为中心进行学习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教师的讲授,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不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更少,很少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这是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不足。

而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三个维度的表现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获得知识,增强技能。

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有6000万名师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1]。

(2)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可能被我们大大低估了。

我国在重大的信息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计算机也叫电脑,它具备超强能力,是人类发明出来代替人做脑力劳动的,用好计算机相就当于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帮你做那些让你心烦的事[2]。

我们时常感慨:老师和学生太辛苦了,勤勤恳恳,还在靠延长劳动时间和延长学习时间来换取所谓的分数,教育信息化和其他行业的信息化相比落后真是太多了。

信息技术不应该仅仅作为辅助教的工具,更应该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信息技术为我们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提供了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和开展有效学习活动,需要从学习资源、工具、情境等途径去进行深入思考:

(1)可以将学习资源更丰富多彩地展现出来;

(2)能够提供便捷的学习工具;

(3)能够将学习情境生动地构建出来。

3 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很好地突出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中利用板书、讲述、小黑板、图片等完成教学需要,多媒体在此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2)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更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形象化。

现行课本的浓缩和小学生知识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自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堂相关资料,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有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课本呈现的内容总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介绍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和升华。

(3)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实施思想教育,及时实现教学效果反馈。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介入,使思想教育不再是枯燥无味地说教,而是使学生情感融入教学过程中,与教师达到思想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感染。

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进行练习,布置作业,只能一些普遍问题,很难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同学间的交流和展示得到增强,有助于了解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4)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实现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把知识的传授途径进一步扩展,在课堂中尽力营造一种学术研究气氛。在知识讲授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短暂研究和收获,而是要把研究欲望拓展到课后。教师可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中储备丰富的资料,为学生的课外研究提供帮助。在师生共同研究过程中,学习已不再仅仅是学校里、课堂上的事情,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4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突破

(1)针对差异化教学

学生的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针对差异进行有效教学就需要改变原有教学方式。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型是:一名学生就有一名教师随时可以解答这名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效率最高的,这有点像“家教”的“一对一”,但在传统课堂中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成本太高了。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我们可以利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微课,让每位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这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3]。

(2)支持个性化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在理论上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为这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自觉性。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动分析平台,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度的不同调整课程,自动给出提示,或降低课程难度。平台也可以使用它的实时预测技术来监测每个学生的知识盲区在哪里,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出下一步的学习方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测试、检查。这就是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

5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案

( 1 )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是个主动性的人,它的行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小学生上课时总处于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阶段,而运用电教媒体设置生动活泼的情境可以极大激发学生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这块内容的适合,笔者选择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西游记》里面的情节切入这个知识点,我制作了小动画并利用无线麦克风为其配音:“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唐三藏师徒四人正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着走着他们都饥渴难耐。师傅叫孙悟空去摘一些野果来解渴。孙悟空跑到森林里摘到了8个苹果,于是他们每个人分了2个苹果。可是后来他又找到了一个大西瓜,这时候他们为难了,不知道要怎么分西瓜了。同学们,你们替他想一想该怎样分呢?”由此,我就将学生们带入到了西游记的故事当中,引发他们为唐僧师徒来出谋划策,激发了他们思考问题的兴趣于是,在学生最佳的情境和心态下接受了新课的内容。

我们在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利用视频播放了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然后,提问:同学们我们动动脑筋思考一下,为什么乌鸦原来喝不到水,可是把石子放到了瓶子里它就能喝到水了呢?学生通过思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乌鸦把石子放到水里就占据了水原本的空间,这样水就自然而然被石子挤了上来,聪明的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在该课的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切入点相结合,激发学生们对数学趣味性的探索,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有趣。

( 2 ) 运用信息技术,加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抓时间,争效益,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应改变过去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以前,课堂上同学们练不了几道题,而如今由于微机的配合使课堂的训练题量加大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

(3)运用信息技术,减少数学学习的抽象性、复杂性。

多媒体教学把电视机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它把抽象的数学公式、复杂的几何图形外显为生动的直观形象,学生如身临其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1]黄宇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0.

[2]许莉.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

[3]朱慕菊.论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

猜你喜欢
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中等数学(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