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
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有效的管理者总是先做重要的事情,所谓“要事优先”;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所谓“一心不可二用”,或“不同时捕捉两只兔子”。
忙忙碌碌、一事无成的人,往往低估做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且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情;
所谓“眉毛胡子一把抓”,乱了章法,乱了分寸,乱了阵脚。
一个管理者的时间是有限的,相对于要做的贡献来说,时间更是有限。
必须“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选择关键的事情去做;
尤其要抓住关键,做成一件事情,进入良心循环,一顺百顺。
不然,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紧急,麻烦接踵而来;
管理者就会被现实的压力牵着鼻子走,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最终成为紧急事务的“处理者”,而不是谋定而动、举重若轻的“管理者”。
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必须集中精力,拿出足够的时间。
做成一件关键的大事,往往需要很多的条件;然而,只要一个条件不具备,就可能功败垂成。
面对无数变数,管理者必须不遗余力、穷尽方法。
如果考虑到我们的“能力”有限,事情更是这样。
必须把自己的所有长处,集中于成败的关键或机会上,这是唯一能够产生成果的办法。
不能几件事情、齐头并进。只有莫扎特这样的天才,才能同时作曲数首,且都是杰作。
而其他一流作曲家,甚至如巴赫、韩德尔、海顿和威尔第,都只能专心于一曲,完成后再做另一首。
当一个管理者要想专心致于重要的机会时,必须摆脱过去,摆脱已经没有价值的事情。
以免时间、精力和重要的资源,被那些不再产生成果的事情所占据。
无论一个管理者多么睿智、多么有远见卓识,总是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过去的一切终究会过时或不合时宜,必须予以扬弃。
管理者必须定期检讨,一旦确认某些事情没有继续做下去的必要,就应该予以终止,转向更有价值的事情。
摆脱过去或终止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并不容易。
这类事情往往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和成就,也关系着当事者的口碑、情感和面子。
终止这些事情没有好的办法,需要非常的勇气和决心。
对于组织而言,可以设定一个新的原则,明确规定任何制度性规范或现行的举措,都是有实效限制的或临时性的;
一旦过了时限,就必须重新检讨,重新决策;否则,视同自动失效。
“摆脱过去”和“面向未来”,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不能借助于“面向未来”而“摆脱过去”,必须删去一件事情,才能进入另一件事情。
如果不能终止已经失去价值的事情,就会继续占用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人才;
如果没有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人才,就无法开始一项开创性的事业。
任何开创性的事业都有风险,如果交给新人,更加危险。
对一个管理者而言,面向未来,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同样需要有勇气或胆略。
其中最重要的“要事优先”原则是——
注重未来而不是现实,注重机会而不是现实压力,注重外部而不是内部,注重贡献而不是安全,注重创新而不是盲从。
这也许是有些管理者不能卓有成效,或变得平庸的主要原因。
然而,现实的管理者往往事务缠身,在现实压力面前,那些危机事件或紧急事情必然“优先”;而“具有未来意义”的机会和事情就会“暂缓”。
事实上,只要暂缓,就不会启动,也许永远不会启动。
这也是一个组织难以成功走向未来,走向更大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