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波 赵庆海(云南中医药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在高校设置体育保健课程,主要服务于残疾、体弱等特殊学生群体,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康复保健环境,直接体现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性。然而,实际教学中,高校体育保健课程开展并不顺利,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不佳,严重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这有违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初衷。
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因体育课程多在户外或者室内体育场馆开展,备受大学生青睐和欢迎。但一些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因身患疾病无法参与体育运动,或者,先天性残疾等,使他们不能够正常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模式对这类学生来说并不适合,甚至会给大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高校体育保健课恰恰是为该群体学生服务的,其依据特殊群体学生的身体情况,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教育及保健服务,使他们基于自身爱好、身体情况等,积极参与到健康的运动项目中,拥有强健的体魄,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本次实验中,随机从各高校中抽取高校教师及体育保健班学生,共计200名。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对这200名师生进行实验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选择体育保健课的学生中,有近70%的学生都存在亚健康状况,这类学生并无生理疾病,只是身体素质比较差,选择体育保健课的初衷一方面是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是为了体育成绩能够及格。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肥胖、心血管疾病、运动禁忌症等各类问题,由于心理疾病不能够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占比较少,在1%-2%之间。调查结果表明,缺乏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健康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外部环境、不良习惯等更容易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或者,其因意外事故无法参加体育运动。
一些高校没有专业的体育保健课教师,尽管一些体育教师参加过保健课教学培训,自学了体育保健课方面的相关知识,但占比仅在21%左右。绝大部分体育保健课教师都是由高校体育教师直接兼任,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不达标,以至于体育保健课程质量不佳,学生的训练效果相对比较差,有违该课程设置初衷,不利于体育保健课程的正常发展。
体育保健课是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阶段,仍然有少部分高校没有开展体育保健课程,仍然以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为主,导致一些体质虚弱、残疾等学生无法正常参与体育课程。由于这类学生群体比较特殊,健康状况不理想,校方担心开设体育保健课程,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这些隐忧都是导致学校不重视体育保健课的重要原因,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资金、资源等不足,也不重视相关教学规定。
在体育保健课教学中,有一些学生存在肢体残疾等先天性运动障碍或者慢性疾病、急性运动损伤等。除此之外,也要少部分学生选择体育保健课仅是为了考试通过,免于国家体质测试等。由于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构成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程开展难度。加之,运动障碍导致的自卑、恐惧心理等,使学生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认可、接受体育保健课程,这都这一课程开展产生了严重阻碍。
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体育教师能力、素质等。目前,仍然有一些大学体育保健课由公共体育课教师负责。这些体育教师在专业技能、教学技巧方面非常优秀,但并没有专门学过保健、医疗、康复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等,一旦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问题或者发生意外,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同时,其也不了解保健体育类学生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运动特点等,故而,很难把体育保健课程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凸显出来。
在保健体育课程教学中,教材缺乏统一性。一些学校使用的是自编教材、讲义等。这种体育保健课教材存在明显缺陷,内容单一、陈旧,毫无创新可言,甚至与体育保健生日常学习要求不符合。因该群体学生身体情况特殊,需要专门的体育场地、运动设备设施等,很多高校尚没有该方面的配置,导致体育保健运动设备不足,对这一课程的开展产生了严重制约,很难提升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成效。
由于选修体育保健课的学生比较特殊,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单一,不够全面。大多为五禽戏、太极拳、瑜伽等传统项目。而课堂形式也不够新颖,以运动实践类课程为主,缺乏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缺乏卫生、保健意识及相关基础知识,很难激发该群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积极性普遍偏低。通常情况下,仅有少部分学生选修体育保健课,班级划分不合理,高低年级学生比例、性别等严重失调,增加了体育保健课程教学难度,也制约了课程进度。
某高校50名学生参加了该校开设的体育保健班,在田径场上,他们跟着体育保健老师吐纳、慢走,随后按照自己“定制”的课程规划进行锻炼。一些大学生身体残疾、虚弱等,无法与其余学生一起上体育课。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参加保健班,依据自身情况“定制”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完成课程申请后,学校会严格核查申请者的真实身体情况,以免少数学生逃避正常的体育课,出现“骗”学分情况。该校体育保健班一共11周课程,22个学时,已开设近两年,实施效果非常好,受到了特殊群体学生的普遍关注和青睐。
高校领导、教师等要认识到设置体育保健课的重要性,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锻炼身体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保健训练习惯。无论高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要从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中跳脱出来,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度,给予这一群体学生充分的关心、关注,为该课程设置和开展提供实用性意见和建议,推动课程发展,配备充足的体育保健课程教学资源,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例如,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太极、五禽戏等适度训练和运动之外,选定《体育保健学》作为教材,向学生讲解科学的锻炼方法,依据学生体质、兴趣等,为他们讲解一些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营养学、健康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还要配备齐全的教学设施。
教材在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非常关键,依据各高校实际情况、课程要求等,针对性编写。体育保健课教材要拥有一个总体大纲,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写。同时,还要依据特殊群体大学生的身体情况、体质状况等,在各个章节,对体育保健课训练方法、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等进行兼顾,使教材内容更加完善,且实用性强。举例而言,体育保健课教材要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理论部分重点讲解运动处方与应用、运动与保健、运动与营养相关内容,实践部分着重突出功能运动(24式太极拳)、运动能力恢复。
结合高校体育保健课程开设情况及设置要求,着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除了常规课程教学和体育保健训练之外,每隔一段时间开展学习班,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体育保健知识讲座。体育教师也要不断进修,系统地学习医学、食品保健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给予特殊群体学生充分的关注、关心和帮助,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帮助大学生解决体育保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化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成效。
高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程中,要深层次认识健康概念,结合个体学生之间的身体情况差异,从身心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培养。以往体育保健课中,教师过度关注身体残疾类学生,往往忽略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这对高校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体育保健课教师要给予班级内学生充足的关心和帮助,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其身心状态,为其推荐相对比较轻松地体育运动项目,使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愉悦身心、缓解心理压力、解放天性、营造轻松活泼的体育保健课堂环境。
综上,高校体育保健课程主要为伤残、病弱及患有心理疾病的特殊群体学生服务。学校和教师要明确以往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对该群体学生的关注度。依据他们的身心状况及体育学习需求,依托课程设置、教材规划等,为其提供适合他们的运动及训练方式,加深其对体育保健课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该群体学生身心健康双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