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春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受众体验为核心、以内容资源为引领、以多部门融合发展为支撑的,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之潜力,促进全民美学素养、国民生活环境提升之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公益性文化单位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主体,对文化创意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文将就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总原则、类型及研发方式、营销与推广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初步探索出较为通用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规律。
首先,要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历的观众在消费需求和消费层次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我们对目标用户“画像”,按用户的类别设计旅游纪念品、艺术衍生品、生活美学品等文化创意产品方向。
其次,要把握好传统、当下和未来的关系。我们要以尊重之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资源;立足当下,既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也要考虑国计民生,根据民众的需求设计;要有发展眼光,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
其三,要打造叙事性的创意产品。一个兼具故事性和创造性的产品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进而吸引其体验,激发其购买,分享其感受;当全部产品皆以故事性和创造性贯穿其中时,一个具有强大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的文化单位将诞生。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其超级IP 的养成之路,便是通过“故事传播+互联网+粉丝”一体化进程中实现的:赋予文物以故事性,再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大规模迅速传播,故宫的IP 价值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不断呈几何倍的放大。
从产品形式上看,文化创意产品既包括体验服务、数字产品,也包括实体产品,三者间存在着潜在的对话关系。体验服务效果好会直接刺激实体产品的购买和数字产品的下载,好的数字产品在赢得口碑的同时还具有超强的带货能力。
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体验服务,主要指文化单位将静态的展览与多元的展示体验形式相结合,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以达到拓展其观看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提升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进而刺激其对文化创意产品新的需求,推动文化创意产品供给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
这要求我们,要在展览、活动以及配套服务上下足功夫。一方面,要以做电商的思维做展览。既要了解观众的外在需求,也要挖掘其潜在需求,从而设计出满足不同观众需求的优质展览。另一方面,要做好节事活动和主题活动。围绕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主题活动,做好分级式活动体验,既能满足观众基本的美育需求,也满足其更精致的审美期待。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场馆整体氛围开展配套服务。如推出主题餐厅、“快闪”甜品店、特色零食等等,在强化场馆的风格和品牌的同时,吸引观众的消费体验。
数字创意产品主要包括数字展品、数字展厅、VR(虚拟现实技术)、app、游戏、直播、短视频、纪录片等等,它们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与文化单位的时空界限,让文化单位更可爱、生动、好玩。
在2018 年国际博物馆日上,七大博物馆联合发布抖音短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吸睛无数。故宫推出的“每日故宫”“皇帝的一天”系列App、“绘真·妙笔千山”等手机游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赢得好评无数。日本国立新美术馆推出的柯南讲解器,让观众在抽丝剥茧的探案式解读中去理解作品,让各年龄段的观众为之兴奋叫好。
如何打造传播知识、情感乃至智慧的数字创意产品,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体文化创意产品被称为“带得走的文化”,是最为大众接受和认可的文化创意产品。小到一张纸、一支笔,大到家具、汽车,实体性文化创意产品贯穿于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我们要结合日常生活、馆藏资源、创意元素、群体差异、文化内涵、体验融合、包装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研讨,力争研发出兼具艺术性、实用性、创意性、小而美等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
在研发方式上,既可以采取文化单位独立研发,也可以与文化创意设计机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旅游景区等合作研发,利用网络平台、媒体渠道、社会组织举办文化创意大赛,征集设计方案,借鉴成熟的文化创意模式因地制宜地加以改造,还可以采取买手模式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和多种类,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方式研发。
在产品生产阶段,要注意文化创意产品的价格控制和质量控制,让产品实现物美价优。
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出来后,就需要努力让观众知晓并购买该商品,这个过程被称为营销。要通过线下线上融合的营销推广方式,在唤起民众购买欲的同时让文化创意产品广为人知。
在线下营销时,要关注用户体验,打造文化创意平台,开拓多重销售渠道。其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强体验感是文化创意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核心因素,要关注、抓住、引领受众需求,在线下营造让观众融入其中的环境氛围,强化其购买欲望。其二,以平台打造为基础。与其他文化创意机构相比,通常情况下文化单位具有场地和资源优势,但研发能力较弱。因此,文化单位可以将自身打造为“文化创意平台”,将艺术、时尚、人文、传统等多种元素,书店、文具店、礼品店、咖啡店等优秀文化创意品牌,家居、日用、服饰、美妆等高质优品汇聚其中。其三,以渠道开拓为重点。借助相关部门的支持将优秀文化创意产品在多重渠道销售,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如在旅游点、重点商圈、交融枢纽开设专卖店或代售点,定期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积极参加重点文化展会等。
在线下线上融合营销时,要立足线下,充分运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直播短视频等线上平台,开展多形式内容传播。一是策划话题,通过双向互动建立与受众间的情感纽带。如故宫淘宝根据在微博与粉丝的互动,推出“冷宫”冰箱贴建立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紧密而平等的关系,树立起故宫淘宝以用户为核心的品牌形象。二是学会借势,以“热点”之名输出价值内容和高质产品。2015 年,来自韩国的填色书《秘密花园》引发了填色游戏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故宫迅速推出故宫版的填色书《点染紫禁城》,产品很快售罄。三是软化广告,将独特卖点转化为普及知识和价值理念。对自身产品的特点,既可以用主题汇聚的方式呈现,以普及知识的形式向大众介绍,也可以通过隐形价值广告以吸引相同价值观的受众。
在品牌打造过程中,差异化竞争的理念要贯穿始终。这里的差异化,既包括产品种类的差异,如打造馆藏产品、地域特色产品、非遗产品等;也包括产品文化的差异,如依附在胶带上的手帐文化、蕴藏在口红中的消费文化等;还包括产品品牌的差异,如快消品牌、设计师品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