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清镇农村文化礼堂社会化协作的问题与思考

2019-12-22 22:37:19林生键中共金清镇委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礼堂乡贤农村

文/林生键,中共金清镇委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的 “主阵地”在农村文化礼堂,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四件事关系着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关系着乡风文明的培育和传承。近年来,金清镇坚持“建管用育”一体化推进,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8家,在路桥“礼堂e家”数字化管理工作中走在全区前列。但在运行过程中,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农村文化礼堂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之间依然存在矛盾,而构建农村文化礼堂社会化协作平台,整合社会公益文化资源,推动建立“共建·共育·共享”的农村文化礼堂发展新模式,对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乡村文化振兴“主阵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力图从该镇发展现状中查找存在的问题,对农村文化礼堂社会化协作提出一些建议。

1 发展现状

该镇共有43个村(社区),现有22家农村文化礼堂中,有25家已经投入使用。从运行经费看,2018年各农村文化礼堂运行经费共73.8万元,其中区镇两级财政奖补45.5万元,村级自筹28.3万元;平均年度运行经费4.1万元,其中最高的下梁村为10万元,最低的南梁、海滨等7个村为2万元。从建设资金来源看,18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总资金为1943万元,其中区镇两级财政奖补1223万元,村级自筹67 8万元,乡贤等社会捐赠资金45万元。从管理员配备看,兼职的有1 4人、专职的有4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2人、80及90后8人。201 8年,在路桥“礼堂e家”app中礼堂指数排名中,进入全区前10名的农村文化礼堂有2家,一半以上位列前50%。

在农村文化礼堂社会化协作方面,该镇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径,成立镇级农村文化礼堂发展基金,鼓励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礼堂建设,引导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民间文化社团入驻礼堂,通过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文化培训、体育赛事、募捐众筹等活动,不断延伸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范围,全力将文化礼堂打造成人民群众精神活动场所。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活动120多场,惠及群众7000多人。目前,该镇正谋划组建“金清镇乡村文化联盟”,按照区域划分下设7个文化联盟,通过“以点带面”、先进引领的模式,树立文化“标杆”村,用“标杆”影响带动周边村级文化队伍建设和文体活动开展,促进村际文化交流与互鉴。

以金清镇下梁村为例:2015年,该村成立了全省首家村级农村文化礼堂“一元捐”众筹基金,鼓励村民每次参加礼堂活动时,以“小额多次”的形式向基金捐赠,支持农村文化礼堂运行发展。三年来,基金累计收到社会各界团体、人士捐款约25万元,其中以群众“一元捐”形式捐赠的有3万元,基本实现了农村文化礼堂运行经费的“自给自足”。2016年,该村借鉴老下梁集镇“九村联防”活动模式的成功经验,组建了下梁九村文化联盟,通过以联盟为招生单位开办乡村艺术学校。两年多来,共引进专业教师举行绘画、声乐、主持、舞蹈等各类公益艺体培训活动20余场、培训人次达100多人。今年以来,下梁村整合联盟各村原有文艺表演团队,成立了下梁乡村艺术团,拥有表演队伍11支,参与群众12 0余人。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公益力量参与较少。在投入使用的18家农村文化礼堂中,2018年村级自筹运行经费占总运行经费比例约为38%;建设资金中获得社会捐赠的仅民丰村1家、金额为45万元,占该村文化礼堂建设资金总额的2.3%。总体而言,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贡献率还偏低。随着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各村新建农村文化礼堂的呼声日益高涨,按照路桥区委的总体部署,全区要在2022年实现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该镇平均每年要新建农村文化礼堂3家,建设任务非常艰巨。然而,部分热心于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本土乡贤、优秀企业家和当地村民支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运行的意愿又十分强烈,这就需要政府搭建交流平台,引导社会公益资源积极支持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运行。

2.2 基层专业文化人才匮乏。2018年,该镇对全域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背景进行了集中排摸,调整充实比例达到60%。调整后,大专以上学历占67%,80及90后占45%,年轻化、专业化水平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专职比例低、文艺人才短缺等问题。在目前18位礼堂管理员中,仅3人是专职管理员,其余均兼有村两委、网格员等职务;仅2人具备文艺特长,能直接承担文化带头人职责。同时,各农村文化礼堂语言类、声乐类、戏曲类、舞蹈类专业性人才十分缺乏,区域间文体队伍分布不均衡,表现为城镇多、农村少。随着农村群众文化培训需求增长,该镇原有12家艺术培训机构面临场地小、师资少的难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培训需求。

2.3 文化活动类型同质单一。各农村文化礼堂文化活动缺乏自身特色,多以广场舞、大鼓表演为主,参与群体主要是老年人,缺少艺术培训、文化展览、文学讲座等能够吸引青年人的特色活动。各农村文化礼堂文艺表演团队大多由村民自发组织而成,缺少专业指导训练,节目质量不高,艺术观赏性不强,缺乏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融合挖掘,精品文艺作品缺乏。同时,各农村文化礼堂还是“关起门来办活动”,与学校、医院、企业、志愿协会等社会组织合作共办活动较少,与其他农村文化礼堂间“文化走亲”数量也偏少。

3 建议与思考

3.1 政策推动,探索协作新路径。构建社会公益资源与农村文化礼堂双向合作平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建、共育、共享”新模式。一是实施“文化扶贫”,鼓励当地乡贤以资金捐助、实物捐赠的方式参与经济薄弱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壮大镇级农村文化礼堂发展基金,与商会合作面向文化薄弱村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二是推广“文化众筹”成功经验,全域实施“一元捐”众筹模式,通过以“小额捐赠”形式支持农村文化礼堂日常活动,培育村民农村文化礼堂“主人翁”意识,实现农村文化礼堂运行经费的自给自足。三是推进“文化助力”,定期以项目化形式发布文化服务清单,推动各文明单位、乡贤以认筹方式赞助清单活动,并全程监督项目落地,助力农村文化礼堂运行发展。

3.2 资源整合,打造文化综合体。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好农村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属性,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综合文化素养。一是引导文化社会机构入驻,组织艺术培训机构、民间文体社团与农村文化礼堂结对入驻,面向农村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声乐、语言艺术、节目主持、书法、美术、武术等公益艺术培训,帮助乡土人才和基层文化队伍成长成才。二是创建先进文化传播基地,挖掘本土乡村文化,打造高升等镇村级乡贤文化馆,引导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入驻,定期开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展览,创造性传承先进文化。三是承接综合文体职能,辐射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范围,盘活农村文化礼堂空闲资源,向新人婚礼、企业年会、体育赛事等多种形式的外来文体活动敞开礼堂大门,全力打造丰富多彩的“礼堂文化”。

3.3 区域融合,激发民间创造性。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区域间社会化协作,形成文化资源共享、文化礼堂共育的发展合力。一是编制“文化地图”,以7-10个村为一组,成立乡村文化联盟,每个联盟中均有1家核心农村文化礼堂作为牵头单位,以“先进带后进”的方式同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培育工作。二是开办“乡村艺术学校”,以乡土文化人才为教师资源,以乡村文化联盟为单位招生,以一名乡土人才培养一支基层文体队伍为办学目标,“裂变式”壮大农村文艺人才。三是培育“乡村艺术团”,整合各村居原有文体表演队伍,以乡村文化联盟为单位组建乡村艺术团,配备专业老师进行系统指导,创作一批乡村特色浓郁的文艺精品,以优秀的作品吸引人、鼓舞人。

猜你喜欢
礼堂乡贤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5:00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0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The Cultural Highland
文化交流(2016年1期)2016-03-25 09:16:30
Village Gala Show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in Rui’an
文化交流(2016年2期)2016-03-18 06:27:03
南安乡贤再发力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