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爱,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城县供电公司
我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有企业也得到很大发展,但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新阶段。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国有企业更应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推动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增强内控体系的执行力度,强化外部监督,内外结合才能真正贯彻实施国有企业的内控规范及制度,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健康的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国企内控规范贯彻实施的关键点在于内控规范的执行力度以及外部监督,内控规范体系包括外部监督体系,外部监督同时又是促进内控规范执行党的有效外部力量。只有完善外部监督体系,才能促进内控规范体系的健全,只有强化外部监督,才能推动内控规范的有效执行,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不仅倚靠内部的制度完善和内部监督,更需要外部的监督加以督促。由上至下执行内控规范和由内及外的加强监督,才能发挥内部建设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力量,为实现国有企业的有效管理提供制度和实践基础,促进国有企业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能力,保障国有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良好态势。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基本条件。首先企业要强化员工对内控的认识,通过个各种有效的途径对内控制度进行宣传讲解,使员工能够深化对内控的了解,促使员工形成内控积极参与内控工作和履行责任的态度,主动服从内控管理,进行自我约束,营造一个“人人讲内控,人人受规范”的良好内控氛围。还可以通过内控机构的官方平台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使内控工作透明化,员工能够通过平台的内控宣传认识到内控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时跟踪企业内控工作的进展,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其次,要完善内控结构,培育良好的内控环境,企业要加快对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建立,实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形成一个相互制衡、工作协调、职权明确的内部控制体制,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使内部控制的执行实际情况与绩效挂钩,为企业内控的贯彻执行培育一个良好的结构和制度环境。
国有企业在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和内控需求完善内控制度,尤其完善内控的组织机构制度。首先,企业要优化原有的内控制度,理顺原有内控的机构、工作流程、体系等,把握当前形势下企业经营的特点和内控要求,从各个方面优化企业内控体系和制度,对于原来体系或制度中不适应当前管理要求的应当加以改进,对内控的各环节进行有效调整。其次,要完善内控的组织机构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的终身责任制,明确企业内控机构工作人员的职责,对于内控环节或内控工作出错的员工要进行责任追究,按照实际的工作失误大小进行惩处,按照内控工作的贡献大小进行奖励,以此来降低内控工作的失误,促进内控的贯彻执行。同时,建立科学的离任审查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贪污腐败控制,进行相关人员的离任审查,能够发挥最后的监督作用。
能否贯彻实施企业内控规范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做好内控规范执行的评价工作,内控规范执行的评价是指对企业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结果和执行有效性的全面评价,评价工作包括分析评价和出具评价结果。一方面可以得出内控执行的效果,对于有效的内控执行加以肯定,并为以后的内控工作提供经验指导,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内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以方便完善内控规范体系。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应当成立内控评价部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于内控环境、内部监督、财务情况以及各内控活动和内控制度都应当进行定期评价,一旦发现内控执行的有效性不足,就要针对问题所在进行调整和补救。对于评价的结果应当形成完整的报告,以便于整体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相关的部门、机构及人员进行奖惩,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
要推动国企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必须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对企业的内控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加强与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的信息沟通,促进共同监督的开展。对于违法犯罪着要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违反企业内控规范的代价,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首先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内控规范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内控规范的培训学习。其次,证监部门要加强上市公司的内控建设的日常监管,督促企业上传内控评价报告及审计报告,以贯彻企业内控规范的执行,提高企业信息报告的质量。政府审计部门应当国企的内部审计加以指导和监督,组织审计培训,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同时要加深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全面了解,并针对不合理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以提升内控规范的执行力度。
要保障国企内控规范的有效执行,就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体系,内外结合才能更好发挥监督的功效,这需要制定完善的外部审计制度,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加强内控规范贯彻实施的外部监督。首先制定外部审计制度,国企应当重视并利用审计部门、机关及机构的外部监督力量,以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监督力量来督促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贯彻监督工作。其次,在外部审计过程中,应当权利配合,并主动与审计部分达成定期进行外部审计的共识,重点支持对内控制度的全面评价与分析,营造一个严格的内控环境,避免相关人员滥用职权,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从而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
国资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国企建立健全内控规范体系的指导,以保障国企的经营安全和国有资产的安全。要建立健全国企出资人的绩效考核制度,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执行质量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以使管理层更加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贯彻实施,促使管理层去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提升内控效率和执行力度。首先,对于国企内控审计结果及其后续进展情况,国资监管部门都应当进行追踪,监督企业后续的改进工作是否得当,是否进行后续改进,要求企业出具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以及要求企业对后续改进项目出具专项情况说明。其次,国资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国企内部重大事项决策的控制监督,针对重大战略决策,不得一个人决策,需要集体决策,以外部监督之力推进国企的科学决策。同时,国资监管机构还应当在加强监督的同时,注重与外派监事、非执行董事监事的协同配合,探索建立一条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的监督途径,并加强这一监督队伍的建设,吸收法律、会计、审计、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监督提供专业支持。
总之,在新时代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和挑战,要促进国企改革的成果,增强国企的综合竞争里,必须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贯彻实施国有企业内控规范,加强内外部监督。通过优化国企内控环境、完善内控制度及加强内控执行的全面评价来促进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并结合外部监督来提高内控规范的执行力度,这样才能形成国企的强大的发展动力,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