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静霞,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对于高校来说,机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设施,而设备则是机房的核心构成部分。因此,做好设备维修管理,保障设备的持续有效运行,就成了机房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职责。本文以苏大文正学院计算中心为例,探索约100个机房的设备维修工作,对其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及思路展开研究。
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因为多人使用的原因,加之不是每个人都会爱护机房的计算机等设备,由此导致机房内设备时不时的会出现故障而停机,最常见的是自然故障,有些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尤其是近几年苏大扩招,学生人数增加,有些设备繁忙运行,出现故障的情况不少;加上有些学生不够爱护,当计算机出现卡机、死机等情况时,有部分急躁的学生,会对计算机做出拍、打、踢、摔等暴力行为,这些行为很容易导致设备的人为损坏。再者,电压不稳、打雷闪电等,有时候也会对机房造成一定的损害,尽管整个计算中心大楼安装有避雷设施,但却无法完全避免设备不受雷电损坏。苏大所在区域为非常空旷的平地,至少10公里范围以内,都是空旷平坦的地方,雷暴往往非常厉害且难以避免。在所有的机房设备中,最容易损坏的当属交换机,整个计算中心每年会有10多个交换机因电压和雷电而烧坏的交换机。
当前,计算中心不仅面向本学院提供服务,还承担了一些兄弟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任务。一直以来,每个机房配一名管理教师,而负债维修的却只有4名设备维修人员,管理教师在维修工作中只起到辅助作用。维修团队的资质虽说并不差,但负责计算中心约100多个机房的设备维修,任务也是非常的繁重。虽然机房管理上各项制度相对齐全,但对于维修方面的制度,尚未完全规范,对于某一机房、某一设备的维修,维修人员有时候要么忘记、要么嫌麻烦、要么没时间等,而没有或未完整进行维修记录,或者有维修记录,但保存不规范,记录表格散乱放放置,未按照故障、维修的类型进行分门别类保存,记录内容也不规范,缺乏专业化的详细记录。因维修记录的不完善,难以为日后维修提供参与借鉴,从而影响了设备维修工作质量。
在机房现有的维修人员中,有两人具备硬件工程师,虽说维修人员具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也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能力上也不差,但由于设备种类多,加之软硬件故障千差万别,且不同的维修人员之间也存在着水平不同的情况,但应对整个计算机中心的设备,无论是理论知识、专业水准,以及维修经验上,都必须跟上技术、设备更新的要求。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设备故障问题,维修团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以找出问题,查找原因。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较先进的设备或部件,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摸索,才能逐步掌握其故障的具体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维修人员的水平,打造更加专业化的机房设备维修团队,需要正视当前维修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于机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而言,面对设备数量大、机房多、不同代差的技术,必须进一步完善当前的维修制度,以督促维修人员在设备维修工作中更加细致、努力的应对问题,加强对维修工作的制度管理,从故障的发现、登记、维修过程、配件处理、工作记录等方面,均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需要对维修的流程、方法、人员、配件等进行记录,以规范设备的故障处理工作,确保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有记录可查,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更为规范有序。在强化维修制度的基础上,学院资产处、网络中心要制定检查制度,定期抽查计算中心的设备故障情况,了解日常教学与科研中设备的故障率,并对计算中心设备故障报修制度、设备点检表、故障保修单以及维修计划表等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维修各项工作都可以按规定有效开展。
当前高校机房中,专职的设备维修人员数量不多,苏大文正学院所配备的维修人员,为近十年来招录与配备起来的,如今计算中心的专业维修团队现已基本成型,在综合技能也基本适应当前机房管理的需要。但为了机房长远发展,必须加强对维修人才的培养,提升其维修水平。对此,学院应积极安排与提供关于各类设备维修知识的培训工作,加强与相关设备厂商的联系,并积极支持维修人员参与相关设备的技术研讨会,以此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对设备维修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强化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到校进行技术培训。在维修人员与团队的管理中,以及维修工作的制度规范中,应提出维修记录的要求,对记录的格式、内容、保存等工作,均予以明确的要求。
机房设备众多,按每个机房40机计算机、2台交换机、1台路由器、2台UPS电源这样的配置计算,整个计算中心约4000台设备,尤其是近年来设备不断升级、更新,对维修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维修人员来说,要及时的跟上维修技术的发展,掌握最新网络及电子设备的维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适度的引进外包,将一些维修工作,外包给社会上的网络设备公司,一是提升机房维修工作的效率,二是促进维修人员对外工作交流,学院也以较小的代价,为维修人员引进学习提升的机会,从而提升维修水平。由于苏大的机房在设备、技术与工艺上,技术含量均较高,在自身人员不够用的情况下,引进外包,可弥补维修人员不足时,不降低设备维修的效率与质量,对于计算机中心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机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做好维修管理的工作安排,要在平日维管工作中加强积累与分析,对问题及其处理做好记录,积极做好设备管理规划,对机房设备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重视机房设备维管人才与团队的培养,同时也应重视向外部专业人员与机构的学习,通过内外合作共同将机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