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丽
(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在生长发育期间,常受到病害的影响,且致病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与环境因素直接影响水稻发病程度。
稻瘟病病原菌可侵染叶、茎、穗、粒等各部位而引起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多由种子带菌引起,通常发生在3 叶期前。发芽初期的病株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浸状斑点,然后迅速变成黄褐斑,导致芽腐烂枯死。稍大的病苗靠近土面的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病斑,有时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严重者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卷缩枯死[1]。叶瘟主要发生在秧苗3 叶期后至穗期,发病部位为叶片。病斑有4种类型,即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与褐点型,其中慢性型的危害最严重。白点型病斑为白色圆形,通常发生在嫩叶上,但不常见。急性型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呈暗绿色水渍状,叶片正反面有灰绿色霉层,此病斑的发生预示着稻瘟病的流行。慢性型病斑是叶瘟的典型症状,病斑初为暗绿色小斑,后扩大为梭形,并向两头延伸;病斑外部有淡黄色晕圈,内部和中心分别呈褐色和灰白色,发病严重会致使叶苗枯死。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斑点,多发生在植株中下部老叶上。节瘟的主要表现为病节上起初长有黑褐色小点,以后呈环状扩大至全节,呈黑褐色,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穗颈瘟主要表现为起初在穗、茎上长有水浸状褐色小点样的病斑,并围绕穗轴和枝梗扩展,最后成褐色或黑绿色,后期呈枯白色,易造成秕粒增加或白穗。谷粒瘟病斑呈灰白色的椭圆形,发病早时易形成谷壳全为暗灰色的秕谷,发病晚时致使米粒变黑,发病区部分谷壳看似正常但有可能已形成带菌的种子,成为次年苗瘟的初侵染源。
稻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和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病原菌的来源。温度为24 ~28 ℃,相对湿度92%以上时易发病,氮肥施用过多或过晚、长期深水灌溉、过度密植等条件下均易发生稻瘟病。
纹枯病在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孕穗前后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发生在叶鞘与叶片上,使水稻结实率下降,秕谷增加。一旦感染,在接近水面处有暗绿色的斑点,随后扩大为椭圆形,颜色逐渐变为灰绿色。在病情急剧扩展时,叶鞘和叶片迅速腐烂,病茎易折倒,严重时可见稻田大片禾苗倒伏[2]。
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当田间温度为20 ℃左右,湿度在80%以上时该病易发生;当温度大于25 ℃、湿度大于90%时,病害传播速度加快;当温度低于10 ℃或高于40 ℃时,病害将停止传播;当温度低于13 ℃或高于31 ℃时,病菌开始形成菌核,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称为次年初侵染源。光照少,灌溉过量,湿度过大,温度较高,不合理施肥、种植密度过大等原因均会增加该病的发病率。
稻白叶枯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尤以苗期、分蘖期最重。病株症状常有叶缘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叶缘型是常见的典型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病菌从水孔或气孔侵入,在叶尖或叶缘形成暗绿色短线状斑,随后线状斑变宽,症状沿叶缘两侧或中脉上下延伸,最后转为黄褐色或灰白色并枯死。急性型病叶呈青灰色或暗绿色,并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此时病害急剧发展。凋萎型发生在秧田后期与大田分蘖返青期,最初病株心叶叶尖失水,从叶缘向内卷曲,叶缘的水孔有黄色球状菌脓,其他叶片仍保持青绿。中脉型常发生在水稻分蘖或孕穗期,最初叶片中脉处呈淡黄色条斑,并逐渐沿中脉向四周扩展,最后病株枯黄而死。病株具体症状因侵入部位、品种、环境条件等有所差异,常造成植株不能抽穗,扬花灌浆受阻,秕粒增加,茎秆软弱易倒伏。
稻白叶枯病病原菌属于黄单孢杆菌属,生长最适温度为26 ~30 ℃,超过33 ℃发病受到抑制。病原菌可在种子和稻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带菌稻种播种后,病菌由芽鞘与根部侵入引起发病,环境中的病原菌可通过伤口、气孔或水孔侵入水稻植株。在有机械性损伤,雨水多,湿度高、种植密度大,施肥不合理的情况下均会加速白叶枯病的发生与流行。
立枯病分为生理性与病原性。生理性立枯病主要是由不良的外界条件和管理措施引起,如低温、土壤pH 偏高、土壤板结、播种密度大等。初期幼苗叶片呈暗绿色,白天打卷,早晚恢复正常,后期则萎蔫死亡。该病发展迅速,1~2 d 内大面积发生,秧苗大片枯死,但植株的茎基部和根系正常。病原性立枯病是由绵腐菌、腐霉菌、水霉菌、镰刀菌、丝核菌与毛霉等真菌引起,主要发生的时期:在出土前后时期,种子(芽根)变褐色并且有霉状物,带病的小芽先是出现扭曲最后腐烂死亡;在立针后与2 叶期前的幼苗时期,基部腐烂变褐色,柔软易折断,叶鞘有褐色斑块,根系也逐渐变黄变褐色,常大片死亡;在3 叶期前,叶片出现淡褐色病斑,之后整个幼苗变黄,逐渐萎蔫卷曲,最后枯萎死亡[3]。
通常遇高温多湿后形成徒长苗易导致立枯病,另外气温冷热的急骤变化,也会造成生理上的发育障碍,产生瘦苗、弱苗,容易诱发病理性立枯病。pH 在5.6 以上发病率较高,pH 在4.7 以下发病率较低,甚至不发病。雨水过多,光照不足,种子消毒不彻底,播种密度大,播种时间过早,秧苗细弱,抗病力低等因素都可以诱发立枯病。
水稻恶苗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串珠镰孢引起的真菌病害,受感染严重的种子播种后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若苗期发病则表现为茎、叶黄绿细长,可高出正常苗1/3 以上,植株细弱,叶片与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4]。抽穗期谷粒也可被感染,严重者变为褐色,穗小粒少,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下部茎节有倒生须根。
土温在25 ℃以下,植株感染后不表现症状,土温在30 ~35 ℃或强光照下,病原菌代谢活跃,易导致发病。种子受机械损伤或植株受伤时,病菌可通过伤口侵染。播种密度大、营养不足等因素均会增加发病机率。
稻曲病常发生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造成秕谷率增加。受害穗粒内部形成菌丝块,逐渐膨大使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之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风吹雨打易脱落。
该病是由稻曲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稻曲菌能产生子囊孢子、厚垣孢子与薄壁分生孢子,以厚垣孢子最为常见,是稻曲菌越冬的主要形态,最适萌发温度为25 ~30 ℃。在温度24 ~32 ℃,湿度90%以上时水稻易发病。水稻抽穗扬花期日照少、雨水多、湿度高的条件下易发病。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会加重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