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张洪江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医学伦理学是面向医学生开设的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医学最具“人性化”精神,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抽去了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医学科技与医学人文,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助推医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服务人类健康。医生是医术和医德的统一;医学行为是医学科学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医学实践是医学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统一。依据医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和医德基本要求,本课程致力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明确学习和践行医学道德的重要意义,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医德素养、伦理意识和健全人格,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医学道德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又是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针对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实问题,教育和引导医学生,顺利实现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过渡,培养学生掌握伦理原则,培养诊疗伦理决策能力,树立崇高的医德追求。依据医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和医德基本要求,本课程致力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明确学习和践行医学道德的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医德素养、伦理意识和健全人格,是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医学道德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必修课程,在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从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反馈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有理解和掌握上的困难,很多学生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针对这些问题,对现有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方法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改变。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学习和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给我们利用新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1]。因此,一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摸索引用新兴媒体技术到教学活动中,以便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难以解决的困难,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近,随着可快速方便地接入互联网的多种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信息载体以及各种新兴软件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相较于以报纸、广播等载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时效性更强等特点。
现在的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群体,成长于信息爆炸,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的时代,他们已经习惯了对于新媒体的使用。可以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新媒体技术处处可见,而这些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强的年轻学生也乐于使用新媒体去获取信息、进行交流,这些对他们的学习理念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形式下,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起进入“信息化”的模式。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微课[2],即将少数知识点讲解录制成一个简短的教学视频上传至网络,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点接入互联网来观看学习,这就是新媒体技术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针对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抽象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了一些新媒体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阐述如下。
在大学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紧张,学生课业繁重,要求任课教师以提升教学效果为导向,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设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实行专题教学。我们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平台资源,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料,结合原有的教材、PPT等材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本科生、高职学生、留学生等)设置了专用的教学专题,保证每个专题都有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教师推荐的其他网络平台对相关专题内容进行扩展学习[3]。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疑问或者感兴趣的专题,我们在课堂上予以重点讲解,同时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打破以前只有教师讲解的沉闷的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同时还使学生们在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医学伦理学知识体系中有许多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仅靠教师用嘴和笔进行讲解,会使大多数学生产生理解困难,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如果使用了PPT教学,但有些内容也只是照搬到屏幕上,换汤不换药,同样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分析学习的规律可知,如果知识点可以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会更强烈,接受起来会更容易[4-5]。如果可以将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学术术语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师在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有条件的最好能够现场模拟实际场景。我们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自己制作Flash动画或者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微课视频,再辅以教师的讲解,组织现场模拟实际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我们在借鉴各学校建立课程网站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技术平台进行了大学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微课视频录制。根据我校大学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选取了48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进行约20分钟的教学视频录制,录制好的视频上传至学校的课程网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登录观看和学习。网站上还设置了留言板块,学生可以发表学习体会或进行反馈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对网站建设和视频录制进行完善,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化程度。
在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笔者的教学班级中,将个人的微信号向学生公开,在这个平台上和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学生就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点和难点以及对教学过程中的意见等与教师交流讨论。根据这些交流,学生可以及时解决疑问,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时做出修正,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学生对伦理学课程学习时间尚短,对知识的体会不够深刻,难以关注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而教师大多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并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相关的研究进展比较敏感,这些知识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十分重要。因此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该经常就与医学伦理学相关的研究前沿及研究热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可通过一些公众号向学生进行推送,使学生在学习伦理学基础概念的同时,了解与其相关的应用和最新发展,以激发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学习兴趣,为其日后的研究生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程化教学在我校的课程教学中已经实施多年,对学生课程的考核不仅仅依靠期中和期末的两次笔试成绩,还包括学生的出勤、作业、平时表现等考核。但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实施起来具有很大难度,往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效果还不一定好。而借助新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教师可以快捷、全面地了解学生观看微课、参与网络学习的情况。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更扎实地学好相关知识内容。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平台,便捷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有助于教师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更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革。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及时跟进时代的发展,遵从教育和学习的规律,借助新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进。打造覆盖面广泛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以及同行教师之间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利用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教学注入新鲜因素,为更好地培养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