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2019-12-22 11:59:25刘国忠百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税收制度税负发票

文/刘国忠,百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 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发生了改变,营改增制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让营改增制度替代了传统税收制度,对企业核算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营改增制度实施到企业中难度较大,主要会计核算能力要求较大,还要改变传统税收制度的工作习惯,所以,企业要积极培训财务人员,改进优化企业的核算制度。作出相应且有效的应对方案,适应税收改革带来的变化,使营改增制度可以不错开展下去,使企业自身真正的感受到营改增制度带来的好处,并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了我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营改增”实施的重要意义

为实现税制优化和经济转型,我国从2012年1月份开始在上海试点运行“营改增”,并于2016年5月份开始在全国全行业内推开。“营改增”政策的提出顺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求,是健全财税体制、营造公平税收环境、避免重复纳税以及推动服务行业健康成长的有力措施。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开展增值税工作,首先能够完善我国现有的税收制度,避免了企业进行重复缴税的行为,帮助企业减少了税收,完善了我国的相关税收制度。同时“营改增”政策的提出确保企业能够面对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在“营改增”政策提出并推广实施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增值税的纳税范围,减少了企业存在的税收不均匀现象出现,帮助社会一部分行业的企业减少了税负,能够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更加公平公正的开展竞争。“营改增”政策的提出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服务行业和交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税收制度开展过程中,服务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受到了双重税收的影响,对于行业的发展在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后,能够减少收税制度对于企业产生的影响,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社会经济的创新进步。

3 “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3.1 “营改增”对企业收入及成本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将会引起企业收入规模的缩减,主要是因为营业税属于价内税,企业在进行收入确认时是按含税收入进行核算的,“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它把税款和价格明确划分开来并在增值税发票上予以体现,因此企业在确认收入时是按不含税收入进行核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相同条件下“营改增”前后企业的收入规模会有一定的缩减,这会对其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同时会引起企业成本费用支出的降低,主要是因为“营改增”之后,企业在采购生产材料、出差住宿以及参加会议等经济活动中能够取得可抵扣进项税发票,企业的成本费用会以不含进项税的金额作为核算依据,从而使得在相同事项中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会有所降低。

3.2 对企业票务管理的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在企业票务管理中都格外的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然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具有严格的规范制度和规范要求。由此一来,我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就应该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要求,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发票的领取和使用,努力避免发生乱开发票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在我国实施“营改增”税收政策,有效监督不按规定来的企业,而那些乱开发票,违反法律规定的企业也会受到相应的制裁。因此,实施“营改增”政策将会是税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并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相关票务管理工作。

3.3 对于企业的纳税产生的影响

面对“营改增”政策,企业中具备的纳税人员类别不同,那么增值税改革对于企业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纳税人员计算纳税额度,一般都要大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额度,税负要更高一些,针对那些小规模的纳税企业来说,“营改增”政策的提出会对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产生一系列影响,需要缴纳的营业税转换成为增值税,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利益。

3.4 对利润核算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企业利润的变化与企业的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变动具有之间的关系。在之前的税收制度中,企业缴纳税金采取的是预交制度,这样对于企业的资金流动非常不利。然而,在企业的实际的经营活动中,营业税与其他税金则需要依据工程进度进行缴纳,但是这个工程的总额度高于要缴纳税款的总额。由此看来,这样的制度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在营改增税收制度实施后,企业可以在其生产经营结束以后再进行缴纳税金,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4 针对“营改增”进行会计核算的改进策略分析

4.1 加强票据管理

增值税度发票的管理有一系列的规定,企业中不仅是会计核算人员,其他提供票据的员工也必须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学习并掌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使用和管理标准。关于对外开具的发票,企业需要安排专人管理发票的采购和开具。关于进项发票的管理,首先需要辨别发票是否可以认证,对于不可认证的发票,会计核算人员需要妥善处理;对于可认证的发票,会计核算人员要明确发票管理、抵扣和核算等程序,保证发票各个环节的一致性。

4.2 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完善

企业在面对“营改增”给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带来的复杂度增加的问题,应当从三个方面采取对策对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完善:一是认真学习“营改增”的相关规定和政策,通过对自身经济业务的分析和调研,分别从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科目进行补充和修改、及时调整相关税务的账务处理等方面来强化会计核算,以适应新税制的要求;二是企业要明确会计岗位的职责,建立监督管控机制以规范会计核算活动;三是在“营改增”之后,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以弥补自身对新税收政策理解的不全面问题,降低因核算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的可能性。

4.3 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培训

在实施营改增后,对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因此,为了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企业对相关会计核算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提高其税务意识,使其更深刻的认识营改增税收政策的相关规定,准确把握国家的税收政策,并能够快速掌握增值税的核算方式,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核算过程中,减少出错。在核算过程中,严格增值税发票的保管与使用,加强对发票抵扣的管理。在培训员工的同时,企业也需要积极配合当地税务部门的相关工作,实现传统税收制度和营改增制度的转换。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按照营改增税收制度的要求,让公司财务人员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增加企业在营改增制度后实现利润最大化,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4.4 进行税收筹划,降低“营改增”所带来的税负增加的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建议企业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税收筹划,以降低税负增加的风险:一是合理利用纳税人身份进行纳税筹划,即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身份的税负孰高孰低并不明确,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税负更低,企业可利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通知》(财税〔2018〕3 3号)第二条的规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以减轻企业税负。二是巧用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无差别平衡点进行筹划以降低企业税负:增值率=(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1-抵扣率,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率,营业税征收额=销售额*营业税征收率,当二者相等时即为无差别平衡点,此时代入企业适用的税率即可计算出应取得的进项税抵扣率,企业应在会计核算中尽可能采取管控措施取得超过该抵扣率的进项税额,以降低税负。

4.5 调整企业的核算方案

在营改增制度实施后,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其优点,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度不同的税务方案。另外财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的详细收入情况,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同时,对增值税中需要缴纳的税额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企业要根据不同地区缴纳税务的税率不同而合理的对其划分等级,计划出最佳的核算方案。这些调整有利于控制税务风险,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企业缴纳的税率,重点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核算的高效管理,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向前发展。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营改增时代背景下实现企业会计核算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企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会计工作人员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工作素养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税收制度税负发票
公共财政与税收制度的关系探讨
基于改进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发票识别研究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当前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联及差异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11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0:46:26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企业税负、就业税盾与就业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