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2019-12-22 07:19:41乔宇沫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意识院校人才

文/乔宇沫,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1 引言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更注重于社会岗位的针对性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不断创新,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引入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将创新创业作为高职院校培育重点,着重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科研环节以及实践环节,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警示,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创新带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姿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来说,不同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们的岗位适应能力,针对岗位需求进行学习和培养,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们的开拓精神,促进学生们面临社会和职场等不确定因素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提升以及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中,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以及人才培养课程的构建都是针对行业乃至企业的岗位需求来制定的,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切实的实际需求进行考虑。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观念,注重学生们的创新培养,从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导,建立开放性教学模式,改变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们在面临社会不确定环境中的创新意识。挖掘高职院校学生们的潜力,实现因材施教的培育模式。

2.2 以教师为导向,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时,以学生为中心,并通过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设定,引导学生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以设计的作品作为导向,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在整个过程扮演着活动的组织者、指引者以及辅助者等角色,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对自身的角色进行科学的调整。教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越俎代庖,取代高职院校学生占据的中心位置,也不能放任学生们的学习活动,积极主导教学活动。

3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3.1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突出创新创业模式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把创新创业作为教育的重点,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应该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通过针对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学习到相关技能的培养,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还应该引入创新创业理念,有意识的把创新创业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渗透创新创业思想,引导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

3.2 采取开放性姿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在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中,应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开放性教学理念结合校内外的资源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校园教学局限,积极与外界进行探索合作,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创业园或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教师应该打破教育局限性,加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学生们的合作共享。最终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3.3 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想要良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仅靠单纯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授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在其中积累经验,并通过实践活动深入思考,挖掘出学生们自身的创新创业优势。针对这一现象,高职院校应积极建立创新创业培训基地,为学生们提供模拟创业场所,让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学,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依托有关部门在校外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园,聘请创业精英对学生们进行问题指引和解答,让学生们不断创新,构建真实的实体企业,开展真实的企业运用管理。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主动改变人才培育机制,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坚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切实的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综合型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应该本着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导向,辅助学生们开展创新创业意识,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实现学生们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猜你喜欢
意识院校人才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