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济管理系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所得税筹划工作受到了重点的关注。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中,相关人员要在不违反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税负,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的经营利润。在我国,有着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其不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投资方向,还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
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经营利润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中,主要实现了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展开优化安排,享受虽大收税利益,获取更多的经营利润。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合理的手段降低税负是无可指责的,也是必然的。纳税筹划工作的总体目标在于,利用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经营利润、企业价值、股东财富、社会价值以及相关利益者的综合价值最大化。
在我国现阶段的税收优惠政策中,提出了“对与企业要求一致的技术转让所得税进行减免征税”的相关内容。在这一项中能够发现,对于企业来说,想要确保经营利润的提升,可以有针对性的掌控转让所得数额。根据税收优惠政策中“在规定时间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出五百万元即可免征”的项目,笔者认为,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中,可以将超出五百万员的部分实行在下一年度收取的策略,就能够在不违反相关法律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经营利润。
目前,我国针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项目企业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所以,在展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时,可以明确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项目,并将企业中相应的产业独立,实现经营利润提升。
现阶段,我国对于农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都提出了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新税法能够进一步了解到,该想税收优惠政策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具体来说,就是在相关企业前三年的发展中,实行免征税的优惠政策;当相关企业发展至第四到六年时,实行税收减半的优惠政策。对于相应的企业来说,当企业发展处于前三年的阶段时,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中,可以重点引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保障企业的经营利润。当相应企业发展处于四到六年的阶段时,根据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享受税收减半的优惠。此时,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中,要展开后期收入的提升或是推后本体费用,使得企业能够在税收减免期的应纳税额提升,让相应企业能够在税收减免期享受更多的优惠。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中还包含着针对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其主要的优惠对象有两种:特殊就业群体以及小型微利企业。对于特殊就业群体来说,例如残疾人士、下岗人员等等,当企业对些人员进行安置时(包括外企),就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安置特殊就业群体而支付的工资在计算应纳税款中可以扣除。基于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笔者认为,相关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当的岗位为特殊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机会。这样,不但能够享受到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也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并为特殊就业群体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
我国对于小型微利企业的工作人数、资产总额等有着特殊的规定。在符合相关要求的条件下,当企业的年度应纳税额在三十万元以下时,可以享受税率为20%的优惠;当大于三十万时,税率为25%。
我国对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也有着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关规定显示,当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引入了合理的储备资源,并形成了符合国家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产品。针对这一部分的税收,可以依照90%来征收。当企业购置并使用了所需要的专业设备,10%的投资额就可以从同年的所纳所得额中抵免。在利用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完成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时,相关人员需要对优惠年限、优惠条件等进行重点关注,避免企业无法享受到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多的途径。通过积极展开技术创新、引入农林牧渔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利用针对弱势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引进环保节能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的效果,合法的提升了企业的经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