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泉,程思贤,许建华,郑正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甲乳外科,福建泉州 362000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全球发病率约4%~7%,其中4%~8%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也是近年来中国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类型中的60%为甲状腺乳头状癌[2]。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结节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案,通常采用传统涂片(coventional smear,CS)诊断甲状腺结节[1]。但CS的涂片质量较差,10%~40%的甲状腺结节无法明确诊断及判别[3]。当FNAC中选用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LBC)技术制片,涂片质量更优,目前在临床上也较为广泛地使用。B-Raf原癌基因(B-Raf proto-oncogene,BRAF)最常见的突变是第600位密码子突变(V600E),BRAFV600E基因突变也是甲状腺癌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占29%~84%,且与甲状腺癌的侵袭程度密切相关[3]。有研究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癌实体瘤临床诊断、良恶性鉴别诊断、预后评估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4]。然而,目前临床关于LB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LBC及BRAFV600E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旨在提高临床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纳入标准:术前均行CS、LBC和BRAFV600E检测,并且已经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排除标准: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非乳头状癌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9例,年龄13~67岁,平均(44.72±9.69)岁;肿物直径 5.0~75.0 mm,平均(29.4±10.7)mm;病程1天~20年;28例为单发结节,62例为多发结节;超声TI-RADS 4A~5类为58例,超声TI-RADS 2~3类为32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先行CS和LBC检测,并同时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进行BRAFV600E基因检测。
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软枕,头后仰,常规碘伏消毒铺巾,穿刺进针点局部浸润麻醉后,右手持一次性吸引活检针,超声引导下将细针穿入目标结节,拔出针芯,穿刺针在结节内沿不同方向前后快速穿插数次,通过虹吸原理吸取甲状腺结节细胞,囊实性结节穿取实性部位细胞,穿刺标本分别立即行CS、LBC和BRAFV600E基因检测。穿刺标本行CS后采用95%无水乙醇湿法固定,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5],德国莱卡光学显微镜下行细胞学诊断。
穿刺标本直接注入30 ml细胞保存液中,离心后去上清液,去除胶质、黏液和血细胞成分,利用全自动液基细胞制片仪制片、封片和HE染色,德国莱卡光学显微镜下行细胞学诊断。
穿刺标本注入含800 μl RNA later保存液的PCR管中以进行BRAFV600E基因检测。采用QIAamp DNA Mini Kit试剂盒进行DNA分离,提取样本基因组DNA,然后通过qRT-PCR进行基因扩增,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法和BRAFV600E基因突变试剂盒进行BRAFV600E基因检测。
所有患者检测后均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切除的甲状腺结节标本均行组织病理学诊断,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S、LBC及BRAFV600E基因单独检测及LBC与BRAFV600E联合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根据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定义、标准和注释[6],将甲状腺细胞病理学诊断分为6类:Thyl,标本无法诊断或不满意;Thy2,良性,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增生、甲状腺炎;Thy3,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性病变,或意义不明确的滤泡性病变;Thy4,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Thy5,可疑恶性肿瘤;Thy6,恶性肿瘤。本研究将Thy2、Thy3和Thy4良性病变记为阴性,将Thy5、Thy6甲状腺乳头状癌记为阳性。BRAFV600E突变型为阳性,BRAFV600E野生型为阴性。双盲,由两名高年资病理科医师对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
90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0例为良性病变(10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
显微镜下,CS背景较为模糊,血液、胶质及无定形物成分较多,滤泡细胞分布不集中、重叠堆积、出现多层排列现象,核沟、假包涵体、沙砾体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诊断结构模糊难辨,制片过程中导致细胞变形及退变(图1)。显微镜下,LBC视野更加清晰,血液、胶质成分少,滤泡细胞集中且数量显著增加,细胞呈单层小簇状排列,恶性细胞以散在或拥挤的三维细胞团排列,视觉立体感增强,细胞核清晰,核仁易识别(图2、图3)。
CS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2.50%(29/40)、96.00%(48/50)、85.56%(77/90);LBC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00%(34/40)、98.00%(49/50)、92.22%(83/90);BRAFV600E基因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7.50%(27/40)、100%(50/50)、85.56%(77/90);LB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00%(38/40)、98.00%(49/50)、96.67%(87/90)。(表1、表2)
图1 CS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活检结果(HE染色,×200)
图2 LBC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活检结果(HE染色,×200)
图3 LBC 显示甲状腺细胞核内包涵体(HE染色,×400)
表1 CS和LBC单独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对照
表2 BRAF V600E基因单独检测及LBC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对照
目前,FNAC在国外已成为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常规检查手段,临床应用呈现逐年递增趋势[7]。王丹[8]研究分析甲状腺结节FNAC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6.67%、89.74%、87.8%、92.7%、92.7%,表明FNAC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可靠方法。FNAC穿刺后行CS,由于穿刺针上细胞没有完全涂在玻片上,部分细胞随穿刺针丢弃;人为因素致涂片过厚、涂片不均匀,或涂片过程中细胞过度风干[9];穿刺结节血供丰富,使穿刺针中红细胞或胶质过多,严重稀释滤泡细胞,以上等因素均可使涂片不满意,导致诊断效能下降。因此,解决CS不满意的方法之一是细胞病理学医师床边快速制片、阅片或检测涂片的质量,但这需耗费病理科大量人力,实施难度大。而LBC检测将穿刺标本冲洗至细胞保存液中,多次振荡离心后,去除标本中血细胞、胶质、细胞碎片等干扰成分,液基自动制片仪器制片,将浓缩细胞及诊断成分黏附于载玻片上约直径13 mm范围内,可以提高诊断效能[10-11]。LBC最早应用于妇科宫颈疾病诊断,并得到了充分肯定;近年LBC也广泛应用于非妇科疾病领域,如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痰标本、支气管镜刷洗[11-12],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文献报道,LBC与CS两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分别为94.44%~97.50%和85.56%~90.45%[13]。本研究结果显示,CS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2.50%、96.00%、85.56%;LBC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00%、98.00%、92.22%;LB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效能均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LBC制片过程中存在振荡、离心会引起细胞簇的分散,出现大量单个细胞,且对细胞质有一定影响,导致核质比例增大,出现大量裸核,影响了诊断准确度[1]。
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极为常见[14]。BRAF基因可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内,引起一系列细胞反应,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转移等功能[14-16]。据文献报道,BRAF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未分化癌中检出率分别为29%~83%、10%~24%[17],本研究结果显示,BRAFV600E基因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7.50%和85.56%,与黄美玲等[18]研究结果相似。BRAFV600E基因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异度为100%,因为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结节、滤泡性腺癌及髓样癌中均未能检测到BRAFV600E突变[19]。LB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00%、98.00%、96.67%,提高了BRAFV600E基因单独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值得推广使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可以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危因素及独立的预后因子[20]。Lee等[21]通过Meta分析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侵袭力高,易向甲状腺外浸润、区域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更高。
综上所述,LBC技术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特异度,BRAFV600E基因检测诊断具有高特异度,两者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术前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准确度,指导临床治疗,并且两者检测操作可行性强、创伤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