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衣拉·艾力尤甫,夏丽帕尔·艾克拜尔,郭艳,谢秀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内科,乌鲁木齐 830054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且逐年递增,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临床尚无有效的根治性措施,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失了手术的最佳时机,而化疗可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已成为治疗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2-3]。但化疗药物可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腹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4]。因此,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个性化管理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晚期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肺癌,并接受化疗;②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肿瘤大范围转移或复发。排除标准[5]:①合并凝血和免疫功能障碍;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④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为(55.23±4.56)岁;病程为 2~5年,平均病程为(3.45±0.43)年;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3例,腺癌21例,小细胞肺癌24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为41~67岁,平均年龄为(54.78±4.75)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为(3.46±0.42)年;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5例,腺癌20例,小细胞肺癌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介绍住院环境;②为患者准备合理的膳食,告知患者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③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及良好的通风。
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计划,向家属及患者介绍肺癌相关知识和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化疗对患者自身营养状况的影响较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生理和饮食特点,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方案,鼓励患者多进食低脂、低盐、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③疼痛及并发症护理,当患者出现疼痛时,给予患者放松疗法以减轻其疼痛,预见性告知患者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帮助患者清理污物;④睡眠护理,在病房内张贴醒目的标语,提示患者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值夜班的护理人员开门和关门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大声说话,影响患者休息。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SAS、SDS均由20个条目组成,其中,SAS评分高于50分代表患者存在焦虑情绪,SDS评分高于53分代表患者存在抑郁情绪;评分越高表示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6]。②护理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7]。③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本研究的PSQI量表评分项目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6个项目,评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8]。④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5个领域,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9]。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VAS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量表评分的比较
护理2周后,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失眠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35%(5/6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59%(1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5,P<0.05)。(表 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10]。目前,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化疗无法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肺功能,且长时间的化疗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1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对疾病的简单治疗,而是开始注重缓解患者的身体疼痛,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恢复患者的社会角色,从而使患者真正回归社会[12]。在常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遵医嘱提供护理服务,护理工作较被动,不能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个体化护理,护理效果往往不理想[13]。
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由于难以接受患病的事实,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从而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加之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4]。肿瘤本身可引起疼痛,因此,肿瘤患者需要承受诸多的躯体不适感,负面情绪也随之增加[15]。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68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辅导,让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为患者播放音乐,转移注意力,缓解其疼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证实个性化管理可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疼痛和化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6]。EORTC QLQ-C30是目前临床用于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量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17]。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个性化管理可有效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晚期肺癌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来配合治疗。研究表明,受疾病本身的影响,肺癌患者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在护理的过程中,主动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患者客观正确地面对疾病,充满信心地对待化疗[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接受个性化管理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升高。分析其原因为个性化管理通过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夜间病房保持安静,可确保患者获得较高的睡眠质量。化疗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然而,在个性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肿瘤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确保患者化疗期间营养充分的摄入,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2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2周后,接受个性化管理的晚期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35%,低于接受常规护理晚期肺癌患者的20.59%(P<0.05)。提示通过个性化管理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可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
综上所述,个性化管理可明显改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少,且研究时间较短,为进一步证实个性化管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