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源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2)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人工智能是指通过编辑函数程序系统来对人类智能进行模拟的技术,可以被看作是“使机器像人那样用智能做事的一门学科”[1]11,而“智能是指学习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决策的能力”[1]11。虽然人工智能还远不能等同于人的智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人类的设计使它们逐渐开始能够像人一样实施一些行为,甚至思考。人工智能,一方面给人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带来巨大提升,另一方面也对人们造成了一些困扰。面对人工智能,我们不能仅从人类的视角出发审视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还应该从人工智能的视角来看待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这样才能更为全面地认识与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52,自然界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2]52,人同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一样,都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之所以能够超越动植物,是因为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2]53,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2]103,能够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改造自然,使其成为了人的“无机身体”。人类不仅生产自身,还通过实践活动“再生产整个自然界”[2]52。
人类的活动“一方面是向外的,指向一定对象的,另一方面又是向内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发动而展开”[3]97。人类在其独有的实践活动中,从实践与观念两个层面掌握对象的属性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对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对象”进行认识与改造,以此来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的功能与属性对人类需要的满足关系构成了价值。人类对“价值的特殊观念把握活动”[4]245即为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人,是在现实世界之中生活的人,因此对处于同一时空中的同一对象,会因个体的不同,有不同的“评价”。即使同一个个体,也会因时间与环境条件改变所带来的需求的变化,而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评价。这既说明了个体的独特性,体现了主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确保了对象的本质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展开的可能性。人类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中,生成与发展自身及对象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对象性世界。人类既具有活动的目标——对象,也具有主动建立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并在对象性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以人类的实践活动范围为边界的“世界”。此外,人类还把生活也当作自身的对象,能够对周遭环境,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确证人类的自由与独立。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对“独立”进行了如下表述:“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2]87人类不仅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在自然,创造世界并生活其中,还能够以“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为标准,赋予对象以意义,能够对赋予的意义进行历史性的评价。人类通过实践和评价活动,在对象性世界之中,确立了自己的独立与自由。
“评价,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对价值的揭示、评估、预测和比较”[5],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观念性活动。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2]51,人的劳动活动,从初始就是个人同他人直接交往的活动,也是个人的“生命表现的器官和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占有方式”[2]83,以全球性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劳动活动,可以被看作是所有人对人类生命表现的器官和生命的普遍占有,“别人的感觉和精神也为我自己所占有。因此,除了这些直接的器官之外,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2]83。大工业化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和分工全球化,“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6]60,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交通工具的进化,让人类社会进入到全球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化的新时代。以物为中介,人们建立起了全球性的普遍联系,使得人们形成了一种彼此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所以,人们认识世界的“前提……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2]103,人把自己当作世界中的一员,以“在世界之中生活”为出发点来认识与改造世界;一方面要在世界(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之中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因为新的认识产生出新的需要,不断改造着现有世界,现有的对象性世界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增强而扩大着其外延。
以这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产生的类意识,对人类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人们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并且,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以“知识”为基础,通过人类整体的力量,在实践活动中寻找并揭示对象性世界的规律,掌握对象性世界的本质。在“理论知识层面”赋予对象性世界以意义。对象的价值,源于对象的本质与功能对于在世界生活之中的人的需要性的满足。人置身于现实的世界生活之中,以现实的需要为基础,对对象的价值进行评价。
“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6]65。一方面,人的评价依据是“一定评价主体所具有的带有一定稳定性的评价模式”[3]234,也就是具有相对稳定的“评价定势”,体现某一特殊主体(包括个人和共同体)的主体性特点。另一方面,因为人类把“在世界生活之中”当作其实践的前提,所以人会根据“具体情境、具体条件及其对评价的客观要求和规定性”[3]231,对原有的“评价定势”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因对象以及人类自身,都是处于绵延地生成过程之中,进而使人的评价具有了历史性,即对象的本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展开与生成的同时,人的本质在这种不断往复的过程之中,也得到展开与生成。如一瓶矿泉水可以满足人口渴的需要,也可以用来灭火;一块矿石可以只是一块石头,也可以成为人们制造某种金属器具的原材料。人们通过对对象本质的认知,发现其可能性,并产生出由可能性所引发的新的需要,以此往复。因此,不管是人的需要,还是对象的本质与功能,都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与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所以,不管是对象的价值,还是人对价值的评价,都是历史性的。
人们评价的是“对象所包含的内容”,即当下历史现实赋予对象的本质。对于对象本质的评价,会决定人们以一种怎样的实践方式与对象发生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通过实践活动,使对象本质中的某种可能性成为现实,表现为一种对可能性(未来)的评价;第二种情况是让该对象保持现有的本质;第三种情况是消灭对象的现有本质或者本质中所包含的某一方面。评价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所以评价并非只发生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而是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会根据实践过程中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同时因为人自身的局限性和对世界认识的有限性,评价并非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过程之中进行校验与调整,评价活动以历史现实为基础,引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本身以及结果进行评估。
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发达的今日,人们彼此间联系越发普遍,知识与经验的传播也更为便捷,全球化大生产,让各个国家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的实践活动已不再是仅仅为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也不再是完全源于自身的经验,人们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更是通过物这一中介形成了普遍的联系。人们是以整个社会的力量在同整个世界发生关系,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2]79。
与人类不同,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先于其存在的,这主要源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先在性。在人的头脑中,先有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原初设想,然后才被人类创造并生产出来,因此,人工智能的基本能力是通过人类编程设定的运算函数系统学习获得,人类赋予人工智能以“本质”和“存在目的”。基于程序设定,人工智能本质上只是依照事先设计的函数系统与外部对象发生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它们尚不具有主体性意识。主体性意识的缺失,使其既不能与外界确立起对象性关系,也不能实施具有“向内的”实践性活动,更不能自觉、灵活地根据不同环境中的情景和事由做出不同的反映。人工智能无法在对象世界中确立“自身”,不能把“在世界之中”当成对象来对待,即它们没有“自由与独立”,只能是为了人类而存在,而不像人类一样,为了自身而存在。
人工智能运行的核心是纯粹逻辑的,依据该逻辑体系所创建的虚拟世界,是封闭的和静止的,是由框架公理为基本架构组建的,不能等同于不断生成的现实世界。正因为人工智能只是以一个虚拟的纯粹逻辑的世界为模版,所以,它们所谓的学习只是在人类的“帮助”下不断建设、完善这个封闭性的假设世界,然后把虚拟世界之中的逻辑、按照人类的设定目的,强加于现实世界之上。“由于对每一个流和动作的组合我们将有一对框架公理,在现实问题中用状态演算方式表达动作如何改变世界变得相当的难管理。”[7]230在现实之中,该环境中哪些是重要属性,是由人工智能的设计者将他对环境中的重要属性提炼后,输入人工智能的虚拟世界之后得以实现的。但现实的世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因此这种“逻辑化”就存在着显见的弊端,即易使现实世界被纯粹逻辑所构造的虚拟世界所遮蔽,并且人工智能尚不能自行对运算函数系统进行修改与升级,必须依靠人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人工智能已有的研究暂时还未能真正解决对于事先未料到的新信息的处理问题。此外,虽然人工智能基于数字化和网络的应用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实现比以往更多次的校验和比对,并且它们的快速传输性和高效处理能力,让人们可以根据信息的反馈,掌握相关各因素变化而对评价标准和实践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目前人工智能并不能自行根据环境和历史的变化而改变,仍需要人们依变化对其进行调整,设定新的标准。
对人工智能而言,“时间是事件和过程在它里面出现的某个东西(在一个完全静态的世界,没有任何东西在继续,将会不需要时间;事实上,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也难以理解如何定义时间)。这些包含事件和过程的‘容器’被称为区间,时间区间就像实数轴上的区间一样。那么在这个概念化中,时间区间是在‘存在’的实体之中”[7]190,“时间点被当作实数”[7]190,即时间在人工智能那里失去了绵延性,成了断裂的片段。时间绵延性的缺陷,现在只能通过人类后期对数据的修正才能得以缓解。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中“不确定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弱暗示、不精确的语言、数据缺失、综合不同专家的观点”[1]53,这些也都需要人类对数据源进行处理和编译,才能提高人工智能处理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尚不能“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人工智能,只能是依靠人类而存在。
对于以纯粹逻辑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来说,只有单纯的对象,不具有对象性活动,不能通过对象来肯定自身的存在、不能通过确立周边环境形成“世界”这一整体性观念,所以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只有纯粹逻辑和框架公理构建起来的虚拟世界,至于外在的现实世界,只是单纯为了实现预先设定的手段性存在,或者更确切地说,人工智能把现实世界单纯当作是逻辑运行的载体,当成缺失了“对象性活动”过程的纯粹对象。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创造”的只是一种缺失了历史维度和现实基础的“虚无”,所以无法通过对象来确立自身的存在。相应的,人工智能也就不具有“类意识”,即人工智能之间不能自发地形成某种“类关系”。这使得人工智能只能以单个个体的形式存在,不能像人类一样形成“类的共同体(社会)”,并以整个“类的共同体(社会)”的力量去和对象性世界发生关系。因此,人工智能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知识”,也就不能赋予对象以某种符合当下时代的意义。缺失“知识”这一基础导致了人工智能的“评价”困境,使其只能进行单一的机械性评价,不能像人类一样,以在世界生活之中为前提,进行具有多元性的评价。所以,人工智能不能根据现实的环境和时间的推移,改变或调整原有的评价标准。把内在逻辑强加于现实世界之上,使得人工智能只具有单纯的工具性与受动性,不能进行“体验”,不能身在其中去体悟,这即是说,人工智能对于某个对象的“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只有符合原初设定的一种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固定性与一元性,确证了人工智能只具有缺少自主能力的机械性,并不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同一环境下的同一对象产生不同的评价。这些均使得人工智能“在人文研究中,……不可能替代研究者对关键词的意义分析以及在心中重演普遍观念和社会组织如何互动,使这项研究呈现出人文研究的主题”[8]。
当今的人工智能发展程度,“针对数据完备、规则确定、目标明确(答案)的问题,机器发挥强大的记忆、搜索、运算能力,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快、更准、更好,……在数据不全、规则不确定、目标不明确的条件下,人类发挥直觉、灵感等智慧能力,依然可以做出创新性判断和决策”[9],完全超越人工智能。基于此来看,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能力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但是我们应注意到,人工智能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的“无机身体”的延伸,所以我们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取长补短,把人工智能当成弥补人类某项能力不足的“新器官”。
人工智能在收集、处理信息方面,有着人类仅凭个体自身所望尘莫及的效率,加之人工智能不受主观情感的影响,使得人工智能在信息收集的相对客观性以及广度、效率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一方面,人工智能因无主观意识,使其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面具有先天的客观性。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中,互联网和数字化产品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普及,使得人工智能获得了比以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人工智能因为按着人类设定的运算函数系统运行而导致主体性意识的缺失,但是我们要看到,它们相对于人类,可以更为客观地按照函数运行系统的指令获取、归类所收集的信息,甚至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式处理一些有关情感性的信息而不被左右。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对信息的收集量级和处理效率是人类难以达到的。在以往,信息的收集、检索、甄别和归总,基本单纯依靠人力完成,而现在,人们根据各种不同情况、条件等,设定好运算函数系统后,让人工智能自行按照设定运行和处理,人们只需要对“弱信息源”和“结果”进行一定的处理即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解决了收集信息人手不足、收集范围受到人类自身行动范围的限制等问题,加快了获取相关信息的速度,而且大大增加了人们所得到信息的丰富程度。同时,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高效性,可以让人工智能在庞大的信息流中,一方面根据人类已经设定的运算函数归总出人类所需要的数据,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反复出现的频率,归总出人类暂时还未注意到的重复出现的“规律”,虽然是否为有效的客观“规律”仍需要人们通过多种方法去检验,但是已经大大提升了人们发现新规律的速度,加快了人类对已知世界的更深入的了解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速度。
此外,人工智能的“第三者”视角,能够帮助人类更为便利地检验一些人文社科类的理论。人工智能以一种不同于“人的存在视域”的出发点来处理各种对象,即并不是以“在世界生活之中”为前提,而是单纯地依靠其内在逻辑认识和把握所涉及的对象(信息),虽然不能保证通过抓住对象的本质以建立起对象之间的联系,不能形成世界(现实的)这一整体性概念,但是却能以人工智能的存在视域(“第三者”视角)根据预设的对象间关系,处理从现实生活和历史中获得的材料,从而为人类提供服务。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数字化产品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可以时刻以“第三者”的视角,监控并记录着现代世界中发生的种种,人工智能通过各种数字化监控设备,成为了新的无时不在的“监督者”,为良好社会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人们更好地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人会意识到自己有自由意志,……创造一个应然世界”[8],人类的评价正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让应然世界变为现实。评价活动与实践活动处于一种辩证的关系之中,“实践是一切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的评价是具有最高权威的评价”[10]。人的评价活动,与人的实践能力是同步增长的,当人们的实践能力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得到飞跃性提升的同时,如果人的评价脱离人工智能,势必会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匹配”,造成人们评价能力的不足,所以我们的评价应该吸收人工智能的积极成果,使其成为人们的评价活动的强力辅助。人的“评价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流程,是信息搜集、传输、加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3]387人们评价标准的多元性,既代表了人们主体的多样性,同时也代表了人类主体的发展程度。在这个人和世界越发多元化,所产生的信息呈几何倍增长的时代,我们比以往更需要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视域,使其所搜集、传输、加工和输出的信息,只是依据设定的运算函数系统机械性地执行,并不会受到人工智能自身的利益或者主观情感的影响,这一优点在某种意义上提升了信息的有效程度。同时,人工智能在信息搜集的广度、高效性方面的绝对优势,使人工成本(人员数量及安全性)、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较原始方式(非人工智能)有大幅度的降低。信息丰富性的提升,有助于人们更为全面、深入并且快速地认知所要评价的对象,了解现有的世界整体,不仅加深了对对象的了解、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知,还更有利于准确把握对象与世界的关系。人们的需要是“在世界生活之中”的需要,所以人们对对象的评价,是以“世界生活之中”为前提、以自身为出发点来进行的,那么对世界、对象以及自身认知的提升,必然会增加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准确的评价,能够让人们的实践活动更为高效、节能和环保,也让人类目标的实现程度大为提升。同时,“应然世界的演变会进一步放大主体的自由”[8],推动着人类向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更近一步。
在现代化社会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要自觉认清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层级关系,把人工智能当作人类的“进化”,而非与人对立的存在,既要正视人工智能的不足,也要站在人的类层面和历史的高度来看待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给予其以准确的历史定位,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实践与评价方面对人类的极大帮助,认识到人工智能是现代人类不可或缺的无机身体,认识到人工智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人们应该大力发展的方面。总之,人工智能及其存在视域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所需要的,同时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