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与新生 会通以超胜
——“当代与传统: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第九届年会综述

2019-12-21 12:13
文艺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第三极影响力教授

王 欣

2018年11月3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ICCC)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当代与传统: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国际论坛暨中国文化国际影响传播研究院第九届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瑞士、印度、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出版机构共五十余位学者出席,大会共有百余位参会人员展开研讨。

基于对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的深入落实,同时本着探寻国际传播广度、追求文化理论深度的研究宗旨,此次国际会议分为上午的主论坛,下午的三个圆桌论坛以及“三极文化对话”共三个重要研讨环节。在主论坛和圆桌论坛中,与会者的发言围绕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传播符号与路径、中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中华文化正统性的继承与转变、国际新形势下中国文化的传播方式、中国文学与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现状与困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动能、世界视角下的文化与市场对话的可能性、“看中国”项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拓性等议题,为追求理论创新的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研究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三极文化对话”则立足于“第三极”文化理论,主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新型全球化文化观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中国文化的传统资源与国际影响力生成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资源的深入反思关系到中国文化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发展自信,这既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性理论研究,更是构建国际交流和影响力的基础性环节。北京大学博古睿讲席教授安乐哲通过对“学以成人”概念的援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反哺,使我们重新发现儒家伦理学中“人”的概念的丰富涵义。北京体育大学曹卫东教授提出,当今世界的状态是“再相对化”和“再中心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真正扬弃工具理性的方式在于完成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在实际运用中彰显价值。

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问题的深入研究为“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的实践与落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从雕塑艺术中提炼文化价值观,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点是将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现出来,最终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共有价值。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白乐桑教授提出要从受众接受的角度研究汉语学习的动机,从而更好地让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走出去”。北京市委宣传部梅松副巡视员从文化实操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北京应该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瑞士苏黎士大学东方学院洪安瑞教授在于坚诗歌这一文学视阈下对语言的极限进行研究,说明中国传统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的相同点,并将其落实为诗歌的语义与物质生态相结合的状态。中国传媒大学曾庆瑞教授认为,铁路货运不仅改变世界贸易格局,更是在进行文化传播事业。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傅乐吉教授针对19世纪朝鲜的中国山水画与俄国地图的关系,揭示了制图术中呈现出的朝、俄、中三国文化的相互交织。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阐发了作为传统资源的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针对当代社会的各类问题,黄会林进一步充实了“和”的当代意义,提出世界多样文明的对话与融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文化的多样表达与国际影响力拓展

圆桌论坛分别围绕中华文化与全球影响力、中国文学与电影国际影响力以及“看中国”的美学表达与国际影响力等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圆桌论坛集中探讨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传播方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转型以及世界文化形态与中国文明的关系。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心孟建教授明确了跨文化传播当中的分层传播理论,尝试以对传播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综合性运用来增强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的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隋岩教授从符号传播的角度提出了“强符号”的概念,以此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色音研究员针对旅游业市场,提出既要继续重视其对传统文化的促动作用,也要警惕“人文环境的污染”。北京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研究中心吕韶钧教授认为武术的国际推广需要运用“柔传播”策略。《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闫玉清副主任的发言内容针对中国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以及中国形象展现,认为要以文服人,也要以文“化”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邵磊梳理了从明清到现代中国这段历史中韩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由此揭示了中华正统的认识论转变。暨南大学历史系李春尧助理研究员对“和谐”思想进行了概括,认为“天”“人”之间可发生感应,中国哲学的“天人说”的基础由此得以建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刘伟奇关注消费文化和中国制造之间的矛盾,即中国的品牌需要西方认可方能增值,认为国货的传播与流变充满变化与张力。

第二圆桌论坛集中讨论影视与文学视阈下的文化影响力。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认为,当下文学的繁荣不代表消费与传播意义上的繁荣,建立流畅健全的海外传播和消费市场机制是解决中国文学传播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萧放教授提出国家形象建构需要充分调动优秀传统资源。中国传媒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张国涛教授认为中国电视文化从过度娱乐化转向再度意识形态化,有四个特质:媒体性、艺术性、意识形态性和产业性。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田卉群教授以《战神纪》和《阿修罗》为例,讨论了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文化影响力面临的困境。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李瑞卿教授立足中国古典文学,重新审视“人文精神”以及中国文化所蕴含的理性和科学性,主张发掘符合时代性的中国文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刘江凯副教授针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相关问题,认为必须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回归文学本身,利用当代文学的知识体系做系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诗宇博士讨论了刘震云作品的翻译及海外的评论和介绍,指出文学形式的本土性和世界性会对作品走向世界起到重要作用。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东亚研究所孙汉田博士认为将来中国的海外诗社有可能跟欧洲文化结合,并实现世界性。

第三圆桌论坛集中讨论“看中国”项目的视觉表达与国际影响力,涉及影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学术视角。溯源式的视角有助于更深地理解中国作为世界文化角色的历史与现实。来自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的四位学者与五位中国学者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作品与作者、肯定与反思、当下与未来、问题与发展等方面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就作品中的民族志倾向、叙事结构与文化亲和力、由中国文化价值所体现的普适价值体系、在地亲历性对文化体验的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三、古老的新生:“三极文化对话”的内涵与启示

2009年,“第三极文化”由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与绍武教授联袂提出。这一新颖的理论概念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显示出深邃的理论意蕴和思想能量,成为当代文化、文艺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与会专家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其中的碰撞与冲突,思考了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道路,为基于新媒介的“第三极文化”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共谋“第三极文化”的发展路径。

会议主持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向云驹指出,“第三极文化”理论中的“三极”依托全球化背景,相对于“逆全球化”概念,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对“再全球化”的实践。基于此,“三极对话”对谈嘉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谈与研讨:在什么状态下可以讨论文化影响力?何以具备真正的影响力?影响力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影响力是如何生成的?

安乐哲教授认为中国并没有勉强东亚国家接受中国文化,是后者主动将其纳入自身。因此,“第三极文化”理论的提出关系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新型全球化问题的深入思考,而这种理论将会伴随全球化的整体进程。“第三极文化”是一个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念,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基于国家间文化关系的国家间性概念。白乐桑教授认为忽略语言的功能性将有可能导致文化间沟通受阻,继而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效率。另外,白乐桑教授提到“第三极文化”中一门极具独特性的学问和艺术——书法,认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与“书法”相比,国外受众更容易接受“书道”或“书意”这种表达。这使我们认识到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需要关注语言模式的调整。高玉教授从中国文学的现状谈起,认为总体上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力和认可度仍不理想,这涉及外国人看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到喜好中国文学的多层接受关系等问题。因此,作为“第三极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生成值得持续关注与研究。萧放教授则立足民俗学领域,强调重视神话功能,因为它们是民族艺术的重要写照。这是“第三极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特殊而珍贵的文化意象。

四位嘉宾的研讨对“第三极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与充实,他们共同夯实了“第三极文化”理论中对文化历史和文明传统的研究,并以此再次验证了“第三极文化”的逻辑起点,是突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为世界文化格局贡献价值。

结 语

本届论坛论题具有前沿性、丰富性、创新性,与会人员的讨论深入、热烈、学术含量高。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首先,该论坛主题广泛,涉及影视学、传播学、文学、艺术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发言者均有切实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成果,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吁求下,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其次,多主题、多层次、多维度、多专业背景的跨文化对话,促进了与会专家间的学术交流,对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与未来具有较为全面的启示和引领作用;第三,不同国家、不同省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一线电影工作者之间的文化对话,使得各自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凝聚并提升为政府的智库资源,是文化与智慧的整合与提炼。最后,整个论坛话题都较为紧密地围绕和论证了“第三极文化”的学术价值和可操作性,专家们的研讨共同赋予“第三极文化”以更长久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活力。

猜你喜欢
第三极影响力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天才影响力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解读纪录片《第三极》的人文理念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第三极沉没
第三极:欧阳旭之“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