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服务能有效照顾好老年人,使年轻人的压力得以有效减轻,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区养老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司法、执法以及立法等方面,倘若我们不及时分析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定会严重威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
研究发现,我国于1999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人数增多速度越来越快,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一种新兴模式,社区养老模式受到了诸多老年人的青睐,一方面减轻了年轻人的压力。另一方面,老年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实质上,社区养老主要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机构为支撑的一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老龄化时代背景下,政府要积极鼓励,同时还必须要通过各种措施,开拓养老市场,大力发展这种老人养老机构。进而更好地为社区养老提供便利,比如,医护护理、心理咨询、紧急救助等多形式的服务。解决我国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养老制度执行时间并不长,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法律方面,缺乏完善且系统的养老制度,在立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在养老方面的法律也比较少,因此,无法有效将国家和基层政府法律体系不能有效衔接在一起。另外,由于缺失相应的法律内容,因而无法有效做到统筹兼顾,自然社区养老制度也就无法顺利落实下去。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有关部门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缺乏必要运营经费。加之忽视了运营服务方面补助,因为社区养老运营存在一定的难度性。缺乏完善且全面监督和评估机制,因此在执法方面管理较为混乱,在很大出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养老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投入机制,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的措施来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这样一来就导致社区养老投入渠道存在一定的狭窄性,导致社区养老服务无法全面且有效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部分养老服务合同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规范性,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还有缺乏科学且全面的社区养老护工管理标准,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事件,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缺乏法律意识,发生了纠纷他们不懂得如何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此外,由于缺乏健全的司法,因此在养老护工管理方面出现纠纷的时候,很大部分老年人都面临着维权难的情况,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
首先,政府要采取措施,采取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当前的现状制定出完善全面的的社区养老法律,同时政府还必须要根据社区养老的方式,标准以及内容等,明确规定社区养老专业护工人员的培训,规定资金的来源。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存在一定的地方性和区域性差别,因此,各个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出符合当地情况的地方性立法。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还必须要积极配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有一些部门,门缺乏资源分配和资源整合的情况,基于此政府要制定出支持非盈利型组织的法律,加大支持力度,吸引民间资金,并且还要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因为地域区域性因素,需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应对或者是处理各种服务收费方面的问题,进而更好地为不同区域的老人提供保障。
政府在社区养老中占据有执法主导地位,因此,在社区养老问题上,政府必须要全面考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政府需加强对这这方面的财政投入,最大化的确保社区养老方面的经费问题,进一步规避社区养老机构建设或是社区服务场所建设缺乏经费的情况,对于社区养老方面,政府需及时给予预支相应的补助。并且要重点加大对经济困难地域的补助。其次,政府要根据当前社区养老的具体情况,构建完善且全面的监督机制和社区养老服务评价机制,采取内部和外部有机的方式来对合理评价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再根据结果科学有效的选出出服务较好的方法。内部外有机结合的方式,能促使工作人员与老年人之间的服务。最后,要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和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扩大社区养老的规模,实现社区养老经营多样化,除此之外,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而更好地让互联网服务于居家养老模式。
为解决我国社区养老司法方面的问题,政府必须要立足于司法角度,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并且政府还必须要开辟绿色救援通道,同时还需成立老年人法庭,针对性处理或者解决老年人权益纠案件。为从整体上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定期或是不定期的为老人年举办一次普法宣传活动,针对性对老年人进行教育,提升老年人的法律意识,进而让老年人在遇到纠纷问题时,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新兴事业,社区养老模式在我国起步时间比较晚,由于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和多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共同参与下,社区养老制度、法律法规也在日益完善,同时也深化了在各地的实践,随着各方面的完善,相信今后社区养老服务制度一定稳健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