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门峡地区传统文化对当地数字动画制作的作用

2019-12-21 00:35薛龙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三门峡文化遗产物质

文/薛龙,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1 审美艺术动画价值分析

审美艺术价值决定着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以及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形式,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三门峡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例如灵宝市的扬高戏,本人在这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时,耳闻目睹了当地的乡亲们在今天仍然是唱歌成风,上至古稀老人、下到妙龄少女,几乎个个张嘴能唱,且唱而有韵有调、有意有境。他们不仅唱世代相传的歌谣,而且能即兴即景唱身边之人之事,唱社会变迁与时代特色,从而唱出了新社会的风物人情、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动画文学艺术价值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如三门峡的皮影戏、木偶戏等当代许多影视、小说、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学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艺术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仅口头文学、民间文学、表演文学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就连其中的民族民间文化、社会习俗、服饰织染、红白礼仪等也普遍涉及文学的内容,对发扬文化传承,进行文化事业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3 动画社会和谐价值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基础。三门峡地区每年定期举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技活动,很好地起到了凝聚民心、讲究道德、弘扬正气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当地的人民平安、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主要表现在:

3.1 根据调研得出,社会价值主要是因为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的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因此,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也就是个体学习族群独特文化,接受、适应并在这种文化中成长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接受了族群的独特文化,也就是对这个社会进行了价值认同,从而有效地融入社会而达致社会和谐。这样,作为鲜活的、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的价值和作用。此外,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反有利于三门峡人民同心同德的思想结构、万众一心的团结信念、规范三门峡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和认同,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

3.2 在当今这个张扬个性的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利益和欲望的满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某些人惟利是图,只为金钱和利润服务,不讲诚信、不讲道德,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需要我们倡导传统伦理道德,鼓励向善的个人美德,而在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含有大量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极大推进了三门峡当地当的合谐社会的建设。

3.3 文化交往有助于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也是同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交往作用,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促进地区和谐与稳定。例如在2012年末三门峡市举行的“中国特色产品博览会”中,义马地区推出的“布染技术”入选三门峡特色产品,经过三门峡当地的技术再加工,已经大批量生产面向全国推广开来。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价值,可以成为地区与地区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民族间联系沟通的粘合剂。

4 动画经济开发价值

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三门峡地区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经济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例如渑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化、民俗资源就是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资源。以渑池当地的经济开发为例,不仅很好地保持、弘扬了汤河文化,民间版画的发展,而且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首先,组织组织当地居民穿上战国时期的衣服进行节庆社火演出,中老年妇女、青年少女穿着不同的战国传统女装在舞台上大展风采,充分展示民族服饰的魅力。这种做法既利用传统工艺、传统文化资源吸引人们观光取得了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这是通过经济手段、经济途径救活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极好案例。

5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分析

5.1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分析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传统技艺和是民风民俗为主。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文化,其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技能,另一类是民间的传统风俗。如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陕县的庙底沟,三里桥文化遗址,铸鼎塬等都反映了三门峡这块土地上的古代文明。

三门峡地区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口头传承。如三门峡的当地神话故事大禹治水、中流砥柱等。

2)传统表演艺术。如蒲剧、道情皮影等

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大营社火。

孔子生于鲁,鲁国所独有的文化氛围可以用“周礼尽在鲁矣”来概括,鲁国继承了正统的周朝礼乐文化。在孔子年少时的行为举止以及爱好兴趣我们就可以发现周朝的礼乐文化对孔子的影响是极为的深刻:“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在这样一个儿童身上我们看到了浓厚的礼乐积淀;同时孔子的家族文化也是继承着周朝的诸多观念,孔子之先祖微子是宋国之国君,虽然家境逐渐败落,但这种对周朝礼乐文化的继承与认可却是孔子挥之不去的文化基因。

4)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能。如制造陕州糟蛋。

5.2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

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活”的显现。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符合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而且需要,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加以“确认、保护和传承”,三门峡地区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着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等特点来传承下来的,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另外三门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种特点是根据三门峡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的。具体而言,那就是传承性强、社会性广、活态性较薄弱等特点。活太性是“活”的文化,是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手段,而这又是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5.2.1 民俗性广

三门峡的自然条件恶劣,以前人们的生活极度贫困,使当地人们产生了对神灵的崇拜,敬神、娱神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为此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有很大的联系。多以人民表演为主,在表情、歌唱、视觉等方面都达到综合性娱神效果。以老子著经为例,老子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其内容贯穿了“道、儒、佛”三教因果报应、惩恶扬善、教化民众的教派思想,也符合人民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境界。至今灵宝当地农村在举办庙会祭祀、招徕纳福、红白喜事、生日祝寿等民俗活动中,都请戏班演出助兴或以其承担某一特定习俗礼仪的习惯,为此三门峡当地政府每年举办大型的社火表演,为了就是能够突出三门峡丰富的民俗特性和朴实的民风。

5.2.2 群众性强

三门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在技艺传承、民风民俗、生活等方面都以农民的质朴生活态度和古代神话传说为基础,主要是以宣扬精忠报国、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追求积极人生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基础,具有教化民众的积极作用,是三门峡当地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5.2.3 种类繁多

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的历史岁月中,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逐渐完善了种类艺术形态众多的艺术结构。在其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既吸收河南的当地文化和本地民歌、小曲的营养,也融合了民族乐器、说唱、说书等艺术形式,是集音乐、美术、文学、戏曲、说唱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5.2.4 地理位置特殊性

三门峡地理环境优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老子著道家学派开山巨作《道德经》的灵谷圣地,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环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关(函谷关)、名著(《道德经》)著称。函谷关将周围的亚武山、永乐宫等道家圣地联系在一起,以农耕为生的农民始终把心态与黄土山川连在一起,并由此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同样,道教文化也被当地农民所崇尚和敬仰。具备了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在古代也以其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发展的人文地域环境。

6 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6.1 历史开发现状

三门峡地区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地区,辖陕县、渑池县、卢氏县、灵宝市、义马市、湖滨区等三县两市一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20万,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发祥地之一,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就位于其境内。三门峡市古文化积淀丰厚,民间文化地域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舞百佛顶灯被誉为中华一绝,猴鼓、亚武天锣多次参加国家级文化活动,卢氏木版年画、烙画、灵宝剪纸、道情皮影、布艺、刺绣等工艺品都参加省级以上展览和比赛或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灵宝皮影和义马狮舞还做为文化的使者走出国门表演献艺。近年来独具特色的民居地坑院及地坑院民俗也引起世人的关注。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分析

三门峡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使它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在灵宝荆山铸鼎祭天、奠定政权、达摩祖师舍身求法等。其中空相寺作为佛祖圆寂地香火传世宝地,每年都举行“水陆大会”更是吸引了省内外各界的佛教信仰者,而位于风景区内的宝轮寺塔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更是彰显了

7 文化开发现状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深厚主要是重在传承,许多民间艺人已经意识到了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把非常有思想性的工作变成一种很简单的行政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优势资源,不仅关涉民族文化精神,而且还涉及民族经济利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 结论

如今,保护好先民们留给后代的回音,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是前辈们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以其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自己的文化形式。几千年人类在这里繁衍栖息,有仰韶文化的遗存,战国时期的虢国都城和墓葬群等。三门峡地区以独特的形式彰显出了厚重的文化基础底蕴,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叙说着中华民族坚韧的性格。

猜你喜欢
三门峡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张超丽作品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An Analysis of the Common Errors in Oral-English Learn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