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年华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措施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对基层事业单位而言,随着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单位管理也会越来越规范。为了更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基层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为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事业单位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主体,财务管理也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推进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单位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2)提高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强化单位资产管理,规范预算执行,保障财经政策贯彻实施,促进财经纪律严格执行。
(1)一些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不够健全,岗位设置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单位财务人员履行财务管理职能不到位。
(2)部分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规章制度照抄照搬,流于形式,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条款,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更不用谈严格執行。
(3)少数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松散,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工作不重视,不支持,单位员工对财务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甚至认为加强财务管理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原则性不强,履职尽责不到位。
(一)规范财务机构设置,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基层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健全财务会计机构设置,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
(二)建立健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基层事业单位无论大小,均应建立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一些基层事业单位人少事多,或因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的虽有制度,但执行不严,流于形式。规范的财务管理必须依靠完备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内部监督管理
加强内部财务监督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财务监督管理重要手段。如今,许多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而言,因单位人员较少,虽然无法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也应当成立必要的内部审计工作小组,对单位资产管理现状,物价、预算执行情况,费用报销合法合规方面进行内部审计。
(四)加强对财务工作的考核管理
财务工作专业性强,要求高,不仅需要财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新时代,新要求,财经纪律更加严格,特别是费用报销合规性审核更严、更细,要求财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熟练掌握政策法规,严格把关,否则就会承担违纪风险,受到相应责任追究。基层事业单位负责人要在遵章守纪,支持财务人员工作上以身作则,做表率。基层事业单位要建立财务工作考核机制,对工作认真负责,原则性强,工作出色的财务管理人员给予应有的表彰,对工作不负责任,不坚持原则,甚至弄虚作假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做好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被重视。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势在必行,需要基层事业单位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体系,建章立制,并严格遵守,强化考核,并严格执行。提高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维护资产安全,强化经费合理应用,增强资金使用效果,防范化解财务风险,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鹏.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4):230+232.
[2]高艳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若干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24):6-7.
[3]王占明.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2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