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019-12-20 08:48楼洋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法律关系依法治校学生管理

楼洋

关键词 依法治校 学生管理 法律关系

作者简介:楼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和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193

法治是人类进步的旗帜。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布局,是解决我们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依法治国承担着保障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使命。

一、研究背景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医学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承和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重要职责。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自主性、独立性日益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日趋增多,双方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纠纷。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法律的原则和规定,开展教学和管理活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学校法治能力,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高校的学生管理中频频涉及到法律相关问题,由于学位、受伤、伤害、违纪被处分、告知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高校被学生告上法庭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在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中,学生显然是弱势群体,但很多情况下高校也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这些现状和问题都迫使我们要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相关法律问题作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规范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依法治校的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探讨

在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混合的法律关系。高校是具有多重身份的法律主体,它既是普通的民事主体,但同时它又是通过法律授权的行政主体,这就决定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了双重属性。

(一)行政法律关系

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具体来说:

第一,高校享有招生权。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

第二,高校对学生进行学籍、教学、学位管理。学籍管理主要是指高校通过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的入学注册、成绩考核、升级留级、降级、休学、停学、复学、退学等进行规范。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科书指定、教师授课、学业评价以及教学秩序的管理。学生对于高校的学籍和教学相关的规定,原则上必须遵守。同时,高校根据国家的授权,为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和授予学位证书。

第三,高校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主要是学生宿舍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校园卫生管理、校园功能区的划分等方面的规定。基于此,学生对于学校符合法律的管理具有服从的义务;但同时,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如对教师进行评价、对课程进行评价、对学校的管理进行评价等),以及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请求权(如请求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荣誉称号、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等)。

(二)民事法律关系

高校与学生之间虽然存在行政管理关系,但不代表高校可以完全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属于学生私人领域内的事务,是不能通过行政法律来调整的,此时,高校与学生之间就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高校与学生之间主要存在民事财产关系和民事人身关系两大民事法律关系。民事财产关系是指以财产为客体,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比如高校对其所拥有的房产、教学设施设备享有所有权,学生对其损害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学生也对自己所拥有的学习、生活用品及财物等享有所有权,高校不得擅自侵犯。民事人身关系是指以主体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比如高校不得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权、隐私权等。相比行政法律关系来说,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具有等主体身份平等、权利义务平等、意志形成自由等特点,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双方的地位并非是对等的,学生被普遍认为是弱势的一方,处于被动的状态。

所以,对于学生而言,高校扮演者双重角色,一方面高校要注意教育的强制义务和服从性,強调对学生管理;另一方面要注意平等性,高校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的服务。

三、医学生管理中的相关法律风险

(一)相关法律依据缺位

现有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相关的法律都是比较原则性的,许多表述较为抽象,内容也不完整,缺乏具体的工作指导和程序性规定,可操作性差。社会上对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究竟是什么法律关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种“法律关系”的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高校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强化高校行政管理的角色,就容易使高校与学生之间成为对立面,社会舆论也会随之而来,不易于纠纷的解决;另一方面如果强化学生的权利,过分强调二者平等关系,就容易使家长把责任全部推给高校,高校就处于被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目前的法律规范存在滞后的问题,导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实际的问题难以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

(二)高校制度不健全

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大部分高校在制定校纪校规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对有的问题规定较细,对有的问题又没有涉及,存在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等情况。同时,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重责任轻权利、重认识轻措施等的问题,导致高校的制度不能形成有效的引导规范作用。很多问题和矛盾发生以后,都难以找到学校有关的制度和规定,又由于没有相关制度和规定,学校和学生各执一词,更容易导致矛盾升级。

(三)学生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熟悉度不高

目前学生自我意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增强,但与之相矛盾的是,部分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方面知识的并不太熟悉,有的学生责任感不强,知行脱节,他们关注的重点仅仅是在自己的权利,有的学生在心态上也有浮躁和偏执的情况,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有效化解,容易迷失。所以在学生与高校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容易导致法律纠纷,学生将学校推上被告席,更多地是从自身民事权利的角度考虑,而没有考虑到二者之间存在的行政法律关系。

(四)医学生心理压力大更需关注法律问题

相比其他高校的学生,医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医学是一门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医学生学制长,学业繁重,导致医学生学业压力大。同时,医学专业因其学制长,医学生在与普通学制本科生的横向比较中倍感压力;医学的专业性又很强,导致其就业渠道单一,医学生就业压力也很大。而当前医疗市场环境、社会舆论给医学生,尤其是给临床专业的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心理压力大更容易导致法律相关问题的发生,近年来,学校面对的由学生患心理疾病带来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多,处理过程中也或多或少都涉及法律问题,这对学校来说也是工作中的难点。所以,对于医学院校来说,法律风险更大,需要更多的关注。

四、防范医学生管理中法律风险的措施

(一)学校方面:完善制度、優化环境

高校要坚持依法治校,按照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稳定性与灵活点相统一、系统性与完整性相统一的原则,制定系统、规范、科学、合理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不断更新、修订、完善校内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育管理行为。高校要认识到学校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情况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学习,学习其它高校先进的管理经验,以提高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适应高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同时,高校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学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完善问题解决机制,畅通学生申诉渠道,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校园中营造出良好氛围。

(二)教师方面:加强宣传、积极引导

首先,要加强学生法律意识,除了在学校可以设立法律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片,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其次,要注重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建立完备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引导学生合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校园内发生不理性维权的行为。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减少法律风险。

(三)学生方面:自主管理、发挥作用

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参加高校治理的主体不应该只是管理者,而应该是更宽范围的利益相关者,所以,学生必然是高校治理的主体之一。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既是有效的教育,也是有效的社会治理。自主管理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发展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也能更好地防范法律风险。因此,要加强校园民主建设,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习民主的方法和程序,培养法治和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刘晓纯.高校的法律治理及其典型案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谭秀森,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3]张立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相关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陈扬.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

猜你喜欢
法律关系依法治校学生管理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