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梅
被小朋友抢走玩具的晓晓哇哇大哭,爸爸大声说:“你去抢回来!”妈妈则温柔地说:“没事儿,再给你买一个!”晓晓却哭得更厉害了,然后,他飞奔向那个抢走他玩具的小朋友,狠狠地在他头上拍了一巴掌,被打的小朋友“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他奶奶见状,气呼呼地过来质问晓晓的父母:“你们是怎么教孩子的?”
父母一下被问住了,替晓晓道了歉后,他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向着自己的孩子吧,他可能会吃亏,向着他呢,他可能就会仗势欺人。很多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也都像晓晓父母一样左右为难。
其实,晓晓在刚被抢走玩具的那一刻,最需要的并不是父母即刻的怂恿或保证。他需要大人能接纳他的哭闹,并帮他用语言标识出此时此刻的情绪可能是难过、委屈或生气。这样,他就会从一种混乱的状态变得相对清醒,也基本不会冲动行事。
与此同时,孩子的行为的确需要规范。有时,大人为了能尽快制止孩子的坏行为,情急之下会对孩子说:“你再这样,看我不打你!”“你再那样,我就不要你了!”这些气话,只能让孩子感受到威胁和对被抛弃的恐惧,并不能让他学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和孩子约法三章,在行为上明确对孩子设限,他才可能在情绪失控时做到行为不失控。比如,对孩子说:“小朋友抢走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换了我也会这样,但你打他是不对的。”或者“你嫉妒哥哥得到了奖励是正常的,但你骂他、摔他的东西就是不对的。你还可能想想别的方法来处理你的难受吗?”也就是说,允许孩子拥有生气、嫉妒等真实的感受,同时也要陪伴、帮助孩子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
父母还可以根据个人或家庭的价值观为孩子立规矩,按绿灯、黄灯、红灯3个行为区段,为孩子明确设定规范:绿灯区是充分允许孩子做的行为,黄灯区是特殊情况下允许孩子做的行为,红灯区是坚决不允许孩子做的行为。比如,对孩子偷吃糖果、弄脏衣服、偶尔不刷牙等“孩子气的行为”给予接纳,属于绿灯区;平时不允许孩子乱扔东西,当孩子和小朋友玩得特别开心或孩子生病身体特别不舒服时,偶尔乱扔东西,类似行为可以归属于黄灯区;对人、事物、身体有伤害和破坏的举动,就要坚决亮红灯,比如孩子打人、自伤或尝试违禁药品等。
父母还需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服从或是违反约定的后果。如果孩子遵守行为规范,哪怕在自己发脾气或心情低落时也没有出格的举动,父母的关心、赞扬和奖励就会强化孩子的自制力和好行为。当孩子明知故犯,脾气一上来就有不当言行时,他得明白接下来可能会被大人冷淡对待,也可能失去一些特权或奖励。
为了孩子在不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里都行为得当,我们还可以在小事上帮孩子构建两个能力:一是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二是听懂言外之意。
当孩子对你说:“某某打我了。”我们可以先在情感上与孩子联结,问孩子被打后是害怕、生气还是伤心、难过?接着,询问孩子:“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别人是不是无缘无故打你?”就算孩子回答“不知道” “他就是打我”,类似的问题仍然可以帮助他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通过向孩子询问别人的感受,让他明白为什么别人会做出这样的反应。
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沟通中的非语言信息,听懂别人的言外之意。比如當孩子把好朋友的书弄丢了,好朋友可能出于善意,嘴上说“没关系”。父母可以提醒孩子注意好朋友难过的表情、下垂的双肩,孩子就能理解好朋友其实挺难过,而他需要道歉和给予安慰。帮助孩子多做一些简单的观察,孩子的心智能力会得到发展,也更能体会他人的感受。
当孩子越来越能理解、接受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也越来越能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时,自然也就越来越能成为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