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关键词】 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28—01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措施,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一、通过开设传统美学课等形式进行教育
可以利用中國的传统节日开设班队会、故事会等,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地灌输传统美德,宣讲一些通俗易懂的传统美德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经过学生的消化吸收,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区别善恶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他们爱党爱国、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立志勤学、求索攻坚的意志品质,养成他们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的道德行为。
二、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渗透
通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具有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通过各学科进行渗透,不仅内容广泛,而且形式多样、角度多变,会使受教育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由于各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各有不同,渗透教育的特点和作用也就不同。因此,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能牵强附会,而要认真挖掘本学科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贴切、自然、合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1.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学科,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课程。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优势,把传统美德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与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科学的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传统美德因素,教学中注意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动人故事或壮丽诗篇,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操、道德、品质、意志等方面的感染。
3.数学学科可以通过讲授历代科学家、发明家的发明和创造及其爱国治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立志勤学,为祖国为人民求索攻坚的科学态度。各学科教师要努力挖掘和运用好本学科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把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使之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
三、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富于理想,有上进心,榜样对他们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榜样示范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学生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磨炼品德意志和训练品德行为将起到巨大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1.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楷模作用。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是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代表,在他们身上聚集了劳动人民的理想、意志和品德,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先进思想,是人民群众的楷模。在传统美德教育中,通过对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实际的宣传和学习,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受到感染和教育。如通过学习孙中山的革命一生,使学生了解到他那种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革命精神,从而激发大家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学习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通过学习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助人为乐、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品质。
2.师长的表率作用。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教师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
3.三好生、优秀干部的典型作用。这些是从学生身边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是学生最熟悉、最直观、最现实的榜样。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同,年龄大小相近,用这些典型为榜样教育学生可信、可仿、可望、可及,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很广、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就会取得可喜的成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下来,厚植于每个学生的心田,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之花在新时代盛开得更加鲜艳。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