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变迁中的科技力量

2019-12-20 02:08白伟生
艺术评鉴 2019年22期
关键词:科技影响艺术

白伟生

摘要: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科技呈指数发展速度背景下,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的热点。本文从两者之间的概念差异以及科技对艺术的认知、纵向发展、生产方式、“唯技术化”等几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科技”   “艺术”   影响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184-03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承接了“艺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相似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新型创作人才培养”2018年在四川美术学院获批。纵观最近几年,“艺术与科技”对话甚是频繁,由此可见,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对艺术与科技跨学科趋势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笔者有幸参与了央美的“艺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学习,感触颇深,并由此引发了对于科技与艺术二者关系与动态影响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科学”、“科技”与“艺术”

对“科学”本身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简而言之,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认识现象背后物质运行本质的规律。1999年版的《辞海》里“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法国的《百科全书》则是这样表述:“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等领域的科学。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与“科技”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术是在科学的规律之规定内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造的手段。科学侧重于解决理论问题,技术侧重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必须符合科学规律的内在规定性。人类初期的技术多是人在无意识的活动中符合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而后期的技术多是人们的有意识而为之。古代中医是靠自身实践,不断尝试某种草药治疗某种病的实际效果而积累起来的经验,它并未被现代科技手段检验其化学构成成分和其运动规律。但是随着科学医学的发展,中医会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更加能动地有意识地治疗疾病。

“艺”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左上是“木”,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后繁化为“藝”。好似一个人伸出双手在种植苗木。古代的“六艺”之说就是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关于艺术的定义,从它诞生那一刻起,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何况在社会呈现指数化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新事物必定促使艺术有更新的表现形式。但是,无论如何定义艺术,都不可否认它的“术”之属性。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离开了物质实体,艺术将无所依存。物质的存在形式则需要以一定的“技术”呈现为基础。

当Art289采访陈丹青对于新媒体、材质和技术手段的看法时,他说:“……艺术跟着工具走。没有油画这件事,没有雕塑这件事,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

二、科技对艺术认知的影响

科技对艺术语言的演变和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起到了促进作用。

“科技”与“艺术”相交叉的重点部分是“技术”,但是绝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科学”对“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科学”的认识层面上。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绝不可能会产生形象逼真的绘画,也绝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本身就是一位集科学家、艺术家等一系列头衔于一身的跨学科天才。此外,正是由于摄影术的发明,19世纪的部分画家才有种绘画要走向灭亡的绝望感,迫使他们思考绘画的本体语言。于是他们探索绘画新的表现方式和可能性, 转向对艺术理论和创作手法的研究, 现代绘画由此诞生,其中的印象派、未来派等流派和摄影术的诞生不无关系。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具有几千年历史,在中国书法绘画的历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也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看似简单的构造,其实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笔杆与笔毛经历了外扎式、夹扎式、插入式,笔毛内部结构也从相对单一的书写到功能和结构相对复杂的转变,分为笔心、一副毫(护心)、二副毫(墨池、承墨)、三幅毫(被毛)。在笔心出现之前,书法上几乎没有尖峰的出现。尚且我们不谈各种动物的毫的特点对书法的影响,单单从毛笔构造技术的发展对书法艺术形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书法形态的影响,更是深层次的艺术审美和认知的影响。

三、从历史维度看科技对艺术的影响

纵向来看,科技对艺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大,科技类的艺术形式将会不断涌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的艺术近代史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化的一种进程。正是由于有这种模拟化的欲望和需求,才促使了一系列辅助科学发展和工具的诞生。透视学、解剖学的出现以及照相机雏形——绘图仪的出现。这些透视理论和工具的出现又使得西方艺术的模拟化更加接近表面的真实。相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绘画工具的延伸。相机的出现和发展又诞生了新的艺术样式:攝影艺术的出现。尽管摄影术诞生初期,关于摄影是不是艺术的问题进行过相当激烈的争论,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摄影艺术蓬勃发展。随着化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呈现影像的方法:蛋白印相、湿版印相、碳转移印相、铂金印相等工艺的出现,工艺的发展促使了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成。数码科技时代的来临,高清屏幕应运而生,我们不需要打印照样可以欣赏电子类的影像作品,屏幕是不同于传统纸质形式的媒介形式,基于这种新型的媒介形式,影像呈现一定的交互性和动态性。

猜你喜欢
科技影响艺术
纸的艺术
科技助我来看云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技在线
爆笑街头艺术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