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杰 朱雪娇
11月11日,洋县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评估确定,正式入列国家农业绿色先行区,这也是第二批入列名单中陕西省内惟一一个,标志着洋县在农业生态保护、农业环境改善、有机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是该县长期坚持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循环发展的必然结果。
汉江在洋县境内流经84公里,从湑水镇西南沙河口起,经13个乡镇,接纳22条支流,于黄金峡镇渭门村关沟口东流入西乡县境。
为了让源头水更清,汉中市对产业发展实行限制性措施,不允许水源地保护区有规模以上养殖企业存在,更不允许有工业污染企业存在。此外,严格限制矿产开发和农药使用,严重影响该市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而对于洋县来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最后的7只野生朱鹮在洋县姚家沟被发现之时,洋县便开始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平衡的问题。
从拯救朱鹮到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洋县绿色发展之路走得持久而又坚定。
破解“绿色贫困”
洋县拥有钒钛磁铁矿、膨润土、石墨等矿产16种,其中石墨储量及品位均居全省第一。但是为了保护环境,洋县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开矿、不能开展大型工业项目,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发现朱鹮后的二十年间,洋县每年农作物减产、地方财政减收,损失达2000多万元。”洋县有机协会会长李天刚说,“那时,捧着金碗讨饭吃,我们深陷‘绿色贫困泥潭。”
为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洋县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制,杜绝污染企业和高能耗污染企业进入。据洋县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站站长刘武强介绍,该县严格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行業坚决禁止进入,先后否决项目6个,减少投资约5亿元左右。
同时,洋县大力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落后产能企业。十多年来,该县共关闭涉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的硫酸、造纸、玉米淀粉加工、皂素水解物生产线18家,关停矿山开采、粘土砖等生产线32家。
为走出“绿色贫困”的泥潭,洋县于2003年开始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按照“绿色有机崛起”的理念,依托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编制了《洋县生态示范建设规划》,将全县划分为秦巴山地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秦岭低山丘陵水土流失控制区、巴山低山丘陵水土流失控制区、平坝生态经济区和城镇生态经济区5个生态功能区,着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全面发展,努力建设陕南旅游名县、经济强县。
2004年,随着国家《关于积极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陕西明确陕南要以绿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和重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05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安芷生、山仑、李佩成4位院士到洋县实地考察后,向陕西省决策咨询委提出《在洋县朱鹮保护区建立我省有机食品产业基地》的建议。4位院士达成共识:“洋县是中国境内发展有机产业的最佳区域。”
在专家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洋县朱鹮保护区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出台。自此洋县开始探索一条以保护促发展的新路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学校的专家教授举办讲座、技术培训260余场次,普及有机标准和技术,培训农民6万人次,为有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2010年,洋县成立有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有机产业发展办公室,组建有机产业监控大队,编制了《洋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龙头带动,规范运作;打造品牌、扩大宣传”的有机产业发展32字方针,建立“县有办、镇有站、村有员”的三级监管网络,一场轰轰烈烈的有机产业大战迅速展开。
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洋县每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出台《有机产品认证及肥料采购补贴管理办法》《获得名牌产品企业奖励办法》等多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监管网络机制和退出认证机制;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为有机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运行模式。出政策、投资金、创品牌,聚集生产要素向有机产业集中发力,同时,积极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对有机生产企业实施贴息贷款、项目支持、奖励补助、土地配置等政策扶持,有效带动了康原农业、双亚粮油、景柱香菇等一批有机生产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围绕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洋县及时制定出台70多种主要农作物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标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并在全县设立有机农资配送中心和定点经销部,严禁非有机投入物流、基地和生产线,确保有机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建立“不合规产品退出认证机制”,规范市场运营和产品标志、标识使用,确保有机产业健康发展。
为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洋县还及时启动建设总投资21.8亿元、占地3750亩的集有机产品加工、科研、贸易、物流信息为一体的有机产业园区,招引超群医药等12家有机生产企业入驻园区,有机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
如今,洋县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有机产业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物资供应、营销网络、质量追溯、监督管理和诚信保障体系,成为全国首批、陕西惟一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也是西北地区生态原产地产品受到保护数量最多的县。
2019年4月,以“县域有机品牌创新之路”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有机大会在洋县举行,该县有机产业发展的经验在全国示范推广。
截至2019年9月,洋县累计认证有机产品14大类79种14.1万亩,培育有机生产企业29户。有机产业总产值达到10.68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
打造区域品牌
“有机产品从种子到产出,每一个环节都是有机的。”洋县有机办有机认证科科长肖向东说,“有机产品需要好的水质、空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在产品生长过程中,要使用有机肥料和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