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肢体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的护理价值研究

2019-12-20 07:38
关键词:消肿患肢肢体

甘 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骨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肢体骨折是肢体骨结构受外力或长期劳损导致连续性断裂的一种常见骨科疾病,该疾病患者可出现休克、疼痛、骨擦音、内脏损伤以及活动异常等临床表现。其经手术治疗后往往会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的症状,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肿胀情况,帮助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1-2]。中医学认为骨折术后肿胀、疼痛与经脉受损导致气血积于关节间,从而出现疼痛、肿胀症状。通过在患肢进行湿热贴敷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以达到镇痛、消肿的效果[3]。本研究表明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肢体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治疗肢体骨折患者64例,对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例数均等的研究组与参照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同时该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4]:符合中西医肢体骨折诊断标准,手术治疗后出现肢体肿胀、疼痛;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脏器疾病,伴随精神性疾病。研究组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56~72岁,平均年龄65.67±5.55岁;尺骨鹰嘴骨折9例,胫骨骨折1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9例。参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55~75岁,平均年龄65.87±5.67岁;尺骨鹰嘴骨折12例,胫骨骨折11例,肱骨外科颈骨折9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例如镇痛、饮食以及肢体活动训练。研究组采用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中医湿热贴敷健康宣传。护理人员应讲解术后肿胀与疼痛的具体原因,并说明中医湿热贴敷对消肿、止痛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可采用微信公众号疾病知识文章推送或知识讲座等方式,以提高患者对骨折术后肿胀以及疼痛的认知水平,进而避免患者患肢出现愈合困难、感染等情况。②中医湿热贴敷护理。中药药方为苏木、降香、伸筋草、山鸡茶各15 g,牛膝、五加皮、当归、鸡血藤、香附子、川芎各20 g,透骨草、红花、木香、海桐皮、威灵仙各30 g;将其药材放于敷袋,同时注入200 mL清水,待30 min浸泡后煮沸,降温至 45℃时,可采用敷袋置于患者肿胀部位,并避开创面,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其主诉,询问患者不适症状,若出现异常应停止热敷,分析其原因并给予解决后,再进行热敷。③心理疏导。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中,往往会因疼痛而抵触肢体活动,从而延缓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法、音乐疗法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同时给予适当冷敷,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情况。此外,护理人员需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在服药中指导患者变换体位,避免肢体活动不当出现疼痛。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测量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肢围径[5]。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s表示,并分别行x2、t检验。如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比较护理前后VAS评分

如表1所示,研究组与参照组护理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V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32 8.17±0.322.45±1.08 23.18 <0.05参照组 32 8.21±0.334.18±0.16 38.12 <0.05 t 0.20 9.30 P>0.05 <0.05

2.2 两组比较护理前后患肢围径

研究组与参照组护理前患肢围径分别为53.69±3.71 cm、52.97±3.67 cm,两组比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患肢围径分别30.58±2.67 cm、39.23±3.66 c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2,P<0.05)。

3 讨 论

骨折手术后患者不易肢体活动,导致肢体血气运行不足,从而致使肢体关节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6]。同时术后创口组织渗血,也可导致肢体疼痛。中医学认为肢体骨折容易使筋骨受损,进而阻碍筋脉血气运行、为血气湿瘀,出现肿胀与疼痛现象。因此,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就着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治疗原则,缓解患者骨折术后肿胀与疼痛症状。本研究数据表明,护理后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肢围径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用湿热贴敷护理中的镇痛、消肿的药物,能够促进患者关节血气运行,改善患者肢体关节功能;其中五加皮、苏木、降香、伸筋草、香附子等药物具有祛风除湿之效,且还可散血消肿;在使用中药湿热贴敷前提下采用心理护理,可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能够增强止痛效果,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能够有利于患者康复,促进肢体功能的改善。诸药合用能够活血化瘀、消痈散疖,从而达到缓解疼痛与肿胀症状,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除此之外,通过对患者进行中医湿热贴敷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该治疗的方法、作用以及价值,能够引起患者与家属的重视,提高对消肿、止疼护理配合度,从而能够保证缓解疼痛与消除肿胀的效果。

采用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可有效缓解肢体骨折术后肿胀、疼痛的症状,还可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应到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消肿患肢肢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大城市“消肿”的国外经验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