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青岛青特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指建筑工程投入的资金费用。从市场经济发展层面进行分析,建筑工程造价主要包含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意向工程价格总额两个方面含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主要为某项建筑工程项目预期开支涉及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或者建筑工程实际开支涉及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建筑工程在建设期间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费用资产总和;而意向工程价格总额则是在意向工程建设完毕后,预先估计所得的工程价格总和,或者实际建设阶段各模块价格总额,意向工程价格总额又可称为承发包价格。
作为一个动态化的管理过程,造价管理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方方面面,只有确保造价管理的动态化、完整化,才能有效地提升造价管理质量。然而从实践过程来看,我国造价管理人员对于动态化造价管理的认识明显比较薄弱,其没有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把握。具体而言,在建筑施工中,有较多的建设单位注重施工过程及竣工阶段的效益计算,而对于招投标、工程预算等内容的把控明显比较匮乏,由此造成了造价管控与实际成本的偏差增大,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提升。
造价管理过程混乱是其管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实践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工程造价人员管理能力专业性不强,具体而言,较多的造价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没有进行必要的施工现场勘查测量、同时也没有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由此造成了造价管理计划编制与实际的脱离,从而影响了整体造价管理质量的提升。其二,新经济形态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内容和施工方式发生重大改变,这就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进行管理方式、管理设备的优化。然而从实践过程来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和设备明显较为落后,在造价管理中,通过手工进行纸张记录仍是当前造价管理的重要方式,该方式容易造成管理信息的缺失。因此在实践中,造价管理人员应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进行造价管理方式及管理设备的优化更新。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影响工程的效益,更对工程质量及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具有深刻影响。实践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在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等环境进行系统把控,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确保造价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进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目前,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得造价管理难度不断提升,这对传统的造价管理手段提出了较高挑战。新时期,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录入方式、计算方式、审核方式的转变,在确保造价管理信息来源稳定同时,保证造价管理的完整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原材料是造价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因素,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材料价格、质量、技术指标的综合管理平台,在坚持工作规范性和动态性的前提下,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原材料的价格、数量、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做到对建筑工程原材料造价更为深入、更为细致的控制。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的采购环节,有效预防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同时要针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专业性的技术检验,有效解决来自原材料方面的开支增加、质量下降、性能不足等问题,在保持技术标准的情况下,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为建筑工程造价水平的合理调控提供管理体系与工作基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从立项到竣工结算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造价管理。施工单位应加强与业主、设计方及监理方的沟通联系,尤其是施工图纸与现场不符时,应及时向建设各方汇报,以免影响工程进度,不能未经建设各方的同意,就自行施工,由此产生的返工费用需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与建设各方的良好沟通,能推动工程顺利开展,及保证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造价工作需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和价值,而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筑工程造价作为基本的支持,发挥管控功能。在工程施工中,要以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为平台,对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等要素进行动态化调整、控制和管理,全面掌握施工各类信息和资料,结合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功能目标,真实而全面地进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确保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全面实现。对于施工中的建筑工程造价工作,要以提升动态性和有效性为前提,要设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能和岗位,将建筑工程造价人员派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取得建筑工程造价的一手资料和信息,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要结合施工过程、环节和重点,展开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分析工作,更加明确各类影响因素的调整、控制措施,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质量和水平。
建筑工程造价受到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施工原材料、建筑工程施工实际等问题的影响,出现了各类隐患和问题。因此,必须从建筑工程经济和管理目标角度入手,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创新和变革,从体系、机制、要素的强化和建设方面入手,构建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水平的新对策和新方式,这是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基本方向和基本策略。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