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苗
小学语文界的泰斗级名师无一不重视朗读,我曾听过于永正、贾志敏老师动情的朗读,时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时而山水含情,草木微笑;时而翠柏蹙眉,群山呜咽。在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里有生动的画面,有鲜活的人物。这样的语文课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老师读得陶醉,学生听得沉醉,师生在这样的课堂享受着语文带来的乐趣。他们用朗读诠释着:朗读是理解,朗读是发现,朗读是创造。他们用简单的智慧让静默的语言文字变成声音和画面交织的旋律,赋予作品另一种生命的温度和高度。
朗读,是读者全身心沉潜字里行间的反复涵咏,理解到什么程度,就能读到什么程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支离破碎的解析、没完没了的分析,让学生读起来,快快乐乐读起来,神采飞扬读起来,读着读着语感就来了,对语言文字就越来越敏感了。当学生开始写文章,也会不自觉地把朗读获得的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感受力付诸笔端。我发现经常朗读,并深深热爱朗读的学生写出的文章更具有音乐性,有特殊的语言气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简而言之是有“诗性”。
巴金先生说:“我不懂什么文章作法,也没有学过文艺理论,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 如果我们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更是善莫大焉。在朗读、诵读的不断“输入”过程中,为文之“法”,为文之“道”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厚积”,早晚会遇见“薄发”的精彩!与其说灵感是不经意的邂逅,是一次意料之外的美妙相遇,不如说语言的富足、精神的富有是每个阶段认认真真累积而来的某种必然。
朗读,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可以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老舍先生曾说:“我写作中的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叶圣陶先生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
两位先生所说的“念”,就是朗读。这个简单、管用的老方法,有多少老师还记得呢?十几年前,在一次高端培训会议上,听过一位老先生的报告,他谈及课堂改革,语重心长地说:“倒洗澡水的时候,千万不能把孩子也倒掉啊!”当时对这句话的体会并不深刻,如今随着个人教学经验的积累,越来越能领悟到这句话的深度和分量。
我是一个热爱语言文字的人,时常在清爽的早晨或安静的夜晚出声朗读名家名篇,每天高声诵读不仅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写作水平,让我的语文课堂拥有源头活水,焕发别样的生机,还能排解心中的一些苦闷和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朗读的受益人,我愿继续深耕课堂,以读代讲,多读少讲,努力回归基础,回归常识,回归本质,回归原点,送语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