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来到永定何凹头

2019-12-20 09:19林添茂卢加万
红土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土楼烈士革命

◎林添茂 卢加万 文/图

1929 年初秋,毛泽东来到永定抚市何凹头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了一代伟人深深的足迹,见证了毛主席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当年8 月上旬,毛泽东由上杭县的苏家坡抵达大洋坝,参加当地人民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两周年举行的军民示威大会。随后,装扮成教书先生,化名杨子任,偕夫人贺子珍,在红四军一纵队粟裕的一个连护送下,从大洋坝出发经分水凹进入永定虎岗。当晚,他住在虎岗虎西的“晏田新祠”。而后,经三堡、堂堡、上湖雷、陈东岭头,来到抚市五湖上寨的何凹头,住在石岭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张茂煌家四方土楼三楼左边的一间房间。

毛泽东住在这座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的小土楼里,心情难得舒畅。他一边养病,一边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发动群众,分析斗争形势,思考和拟出加强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方针策略,指导永定和整个闽西的革命运动。他经常接见张鼎丞、阮山、卢肇西、陈正、卢其中、曾牧村、谢宪球、陈兆祥、林梅汀等永定县党政军负责人,与他们一起商议贯彻中共闽西一大精神和研究建立永定革命根据地等问题,详细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经验,指导张鼎丞、阮山、卢肇西等人总结永定暴动的经验教训。

毛泽东不满足于从当地党政军的领导人口中了解情况,还经常走家串户,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召集党员群众座谈,倾听民声,了解基层情况。访问对象有贫苦农民,也有赤卫队员。毛泽东和群众交谈时态度平和,问寒问暖,拉家常,讲革命道理深入浅出,群众一听就懂。所问问题都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过去种地主多少田?交多少租?纳多少税?”“现在革命了,分了多少田?收了多少粮?”等等。何凹头群众从毛泽东身上感受了共产党人真正关心农民、与群众心连心的温暖,不少人从开始时对革命的观望、同情、支持,到最后坚定走上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到70 人的小村庄就有15 人参加红军游击队,其中有8 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一次,毛泽东听说何凹头的一位张姓红军战士在古竹战斗中牺牲了,抱病亲自向烈士家属表示慰问。这件事不仅使烈士家属十分感动,觉得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更没有忘记牺牲的同志,坚定了烈士家属前仆后继,继续烈士未竟事业的信念。群众交口称颂说:“杨先生(毛泽东的化名)真是穷苦人的贴心人啊!”

何凹头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十分敬仰和爱戴。当时毛泽东正值身患疟疾,小土楼的主人张茂煌、张茂春、张茂荣三兄弟冒着生命危险,不仅要寻医找药,又要认真照料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生活起居,还要与当地赤卫队一起担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何凹头的革命群众听说“杨先生”是红军的首长,是帮助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的领路人,都纷纷前来,为他送来鸡蛋、米盐和刚刚采下的新鲜蘑菇等;并帮着四处寻医问药,按照郎中开的偏方,上山采草药、煎药汤,送进那座小土楼里。在张茂煌一家和村民的悉心照料下,毛泽东的身体得到了明显康复。

8 月21 日,在何凹头居住了10 余天的毛泽东被陈东的民团发觉。之后,陈东民团与大埔民团联系,准备包抄何凹头,围捕毛泽东。当天傍晚天黑时,张茂煌、张茂春兄弟与赤卫队员一起,把竹床子改成担架,沿着羊肠小道,途经陂子头、石岭、金丰大山,艰难地把毛泽东安全护送到岐岭下山牛牯扑自然村。

毛泽东离开何凹头后,何凹头始终是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仅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何凹头先后6 次被敌人强迫移民并村和烧杀抢掠,遭受严重摧 残。 1936 年,毛泽东住过的张茂煌家的楼房被烧毁。张茂煌、张茂春、张茂荣三兄弟为了革命事业也相继献出宝贵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没有忘记老区人民。1952 年11 月,根据《中央、华东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老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指示,永定开始为革命基点村人民重建家园。同年,为缅怀毛泽东主席的丰功伟绩,由永定县政府全额拨款,特意将何凹头张茂煌、张茂春、张茂荣三烈士被民团烧毁的楼房,按四方土楼原形重建。同时,经永定县委请示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同意,将该楼命名为“泽东楼”;并题联“泽水长流革命宅,东风争放和平花”,大门上方横批“共产党万岁”,厅正屏悬挂毛主席像,楼的左边为附属设施,右边为造纸厂旧址。

重建后的泽东楼坐东南向西北,四架六间,三层半,斜屋顶,挑梁式土木结构。2014 年,永定将泽东楼设立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以更好铭记革命先烈丰功伟绩。

猜你喜欢
土楼烈士革命
“美味”的土楼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逛土楼
“红美人”的故事
中国的出行革命
永定客家土楼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