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南部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及对产能的指示意义

2019-12-19 06:37高玉巧高和群何希鹏丁安徐张培先何贵松
石油实验地质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层气量岩心

高玉巧, 高和群, 何希鹏, 丁安徐, 张培先, 何贵松

(中国石化 华东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 210011)

甲烷碳同位素主要用于气体成因类型判定、演化程度的确定、油气运移及气源对比等研究,前人从烷烃碳同位素值及其排序上确定天然气类型,建立了有机成因气与无机成因气、油型气与煤成气的划分标准,认为油型气碳同位素明显轻于煤成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碳同位素逐渐变重,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块的天然气提出了甲烷碳同位素与成熟度的拟合公式,解决了天然气成因及气源类型判定等重大理论问题[1-5]。戴金星等[1, 3]在总结前人资料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甲烷碳同位素(δ13C1)是区分相同母质不同成熟度天然气的有效指标,而非区分无机成因气与有机成因气、油型气与煤成气的有效指标,即仅依据δ13C1大小不能有效确定天然气成因类型,需结合其他参数(乙烷碳同位素、烷烃气碳同位素序列等)进一步确定[6-7]。但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特征普遍存在,这一特征在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进行了初步应用[8-19]。这些理论成果和应用对于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具有借鉴意义。目前对于岩心现场解吸气甲烷同位素分馏特征以及通过这一特征,对页岩气产能进行系统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选取四川盆地东南部及盆缘转换带(渝东南盆缘转换带)6大区块10口页岩气井,通过现场含气量测试过程中页岩气甲烷碳同位素变化,研究不同压力系统、不同小层下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特征,并将这一特征与页岩气实际排采相结合,对页岩气产能进行评价,为页岩气资源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1 地质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地质概况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位于重庆市与贵州省交界处,包含南川、彭水、武隆、道真等县市,勘探开发主要目的层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钻井揭示该区页岩气处于常压与超压过渡带,且以常压为主[20-23]。为研究不同压力系统下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以压力系数为指标,选取3种类型页岩气区块。常压区块位于盆缘外部,以桑柘坪向斜、武隆向斜为代表,压力系数小于1.1;过渡类型区块位于盆缘附近,以金佛断坡为代表,压力系数介于1.1~1.2;超压页岩气区块位于盆缘内部,主要包括平桥背斜、东胜背斜、南川向斜,压力系数大于1.3(图1)[20-22]。龙马溪组页岩可以分为3段,从上至下依次为龙三段、龙二段、龙一段,其下部为五峰组,目前勘探开发主力层位在龙一段和五峰组。根据岩矿、地化、电性、古生物等特征,何希鹏等[22]又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划分为9个岩石相,自上至下依次为9小层至1小层。考虑到页岩气井主力开采层,也为使研究更具代表性,本文以1~5小层为研究重点[23]。

图1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构造位置[17]

1.2 研究方法

先后采集一系列同一口井岩心现场解吸气气样及压裂排采后气样,在MAT-253型同位素质谱仪上进行气样同位素测试,测试方法为GB/T18340.2-2010《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测定同位素质谱法》。现场解吸气测试仪器为自主研发设备NCM-Ⅲ型含气量全自动测试仪,测试方法为二阶温度解吸法,遵循SY/T 6940-2013《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在页岩气探井现场,岩心装罐密封开始测试解吸气的同时,使用气体收集装置,每间隔一段时间(0.5,1,2,3 h)连续取气样,直至解吸终止没有气体逸出为止,分析每个样品中甲烷碳同位素值,建立甲烷碳同位素变化图版。采样井压裂排采后,间隔一段时间(3~6个月)取气样,分析排采气碳同位素值,并将其值投图到甲烷碳同位素变化图版上,对照图版,判定目前页岩气井排采阶段。

以页岩气甲烷碳同位素为指标,根据解吸过程中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建立现场解吸气同位素变化曲线图版,通过压裂排采气同位素值,实现排采阶段判定,确定页岩气井生产年限。通过排采产量与甲烷碳同位素关系,进一步确定页岩气采收率。

2 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页岩气甲烷同位素变化趋势一致,δ13C1初期最小,随解吸时间的推移,该值急剧升高,解吸6 h后趋于稳定,随后进入稳定上升阶段,同位素分馏现象明显;甲烷碳同位素变化曲线表现出对数函数的规律,且随着压力系数的升高,整体变轻(图2)。各种压力系统下,甲烷同位素分馏各具特征。以1小层页岩气同位素变化特征为例,常压区块武隆向斜解吸初期δ13C1为-32.4‰,解吸后期,δ13C1为-21.3‰,整个阶段甲烷碳同位素变重11.1‰;过渡类型区块金佛断坡页岩气δ13C1由初期的-30.8‰增加至-21.8‰,整体变重9.0‰;超压区块平桥背斜页岩气δ13C1由初期的-30.9‰增加至-24.8‰,整体变重6.1‰;东胜背斜页岩气δ13C1由初期的-32.9‰增加至-28.3‰,整体变重4.6‰;南川区块δ13C1由初期的-29.7‰增加至-23.1‰,整体变重6.6‰。由此可知,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程度与压力系数密切相关,压力系数越高,δ13C1变化值越小,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程度越低。

图2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

以第一次采集气样的甲烷碳同位素值为代表,常压页岩气δ13C1介于-27.8‰~-32.4‰,平均-30.2‰,过渡类型页岩气δ13C1介于-29.3‰~-33.3‰,平均-31.4‰,超压页岩气δ13C1介于-28.4‰~-38.8‰,平均-32.4‰。从常压页岩气到超压页岩气,页岩气甲烷碳同位素逐渐变轻;纵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即同一口页岩气井向下至1小层,甲烷碳同位素整体变轻。以东胜背斜S井为例,从龙二段至1小层,δ13C1从-29.9‰减小至-34.0‰,变轻4.1‰(图3)。

甲烷碳同位素变化曲线与岩心解吸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图4)。岩心装罐密封后的解吸初期,解吸气量急剧增大,释放的气体中甲烷碳同位素也急剧升高变重,同位素分馏现象明显;随着解吸时间的推移,气量逐渐减小直至解吸终止,此时页岩气中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程度逐渐减弱;二阶温度下,岩心装罐密封后,持续解吸时间一般为16~20 h。

3 分析与讨论

页岩气解吸过程中,甲烷同位素分馏现象与原子质量、分子间吸附力关系密切。相同元素下原子质量越大,吸附能量越强,致使各种元素之间的分配比例不同。原子质量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解吸就相对滞后。13C的原子质量大于12C,优先释放的气体中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在页岩解吸过程中,原子质量较小的12C等质量较轻同位素先从页岩中解吸出来,滞留下来的13C等重同位素所占比例整体较高,使得甲烷碳同位素整体变重[5, 9-12],出现了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现象。

图3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东胜背斜S井纵向同位素变化

图4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武隆向斜L井累积解吸曲线与甲烷同位素变化曲线叠合

不同压力系统、不同层位下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的差异,与其保存条件、孔隙结构关系密切[24]。以岩心装罐密封后第一次采集气样甲烷碳同位素为代表,对渝东南盆缘转换带6大区块10口井甲烷碳同位素与页岩比表面积、含气量、压力系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图5),岩心解吸初期甲烷碳同位素随压力系数、含气量、页岩比表面积的升高具有逐渐降低变轻的趋势。页岩比表面积越高、孔径越发育、压力系数越大、含气性越好,说明页岩气保存条件越好,甲烷中吸附能力较弱的12C等轻同位素保存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超压页岩气甲烷同位素整体轻于常压页岩气,且含气性较好、游离气越大的层位中δ13C1就越低,其页岩气同位素就越轻。

4 应用

结合现场含气量测试结果,通过与岩心解吸过程中甲烷同位素分馏特征与排采气同位素对比,实现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初步评价。以武隆向斜L井为例,该井2015年7月进行岩心现场含气量测试的同时,系列采集了解吸气气样;2015年12月进行压裂试气,随后投产,主力产层为1小层,同时按照一定间隔连续采集排采气气样,进行甲烷碳同位素分析。

通过现场含气量测试所取气样,建立1小层岩心解吸气甲烷碳同位素变化图版(图6)。依据甲烷碳同位素曲线变化规律,该井可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δ13C1<-27‰,甲烷同位素整体较轻,且整体变化较小,同位素分馏特征不太明显,此时解吸气气体以质量较轻、吸附性能较差的12C等轻同位素为主,岩心释放的气体多为游离气;中期,δ13C1=-27‰~-22‰,甲烷碳同位素快速增加,同位素分馏特征明显,甲烷中13C等重同位素开始解吸,气体解吸逐渐向深层进行,游离气与吸附气共存;晚期,δ13C1>-22‰,吸附性较好的13C等重同位素大量解吸,岩心解吸结束,吸附气占据主要部分[10, 25]。将压裂排采后页岩气甲烷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投到该图版上,2018年6月该井排采气δ13C1为-30.3‰,对应现场解吸前0.9 h甲烷同位素值,排采两年半(2015年底—2018年7月)变重0.8‰,因此,该井开采尚处于早期阶段;此时对应累积解吸气量为0.295 cm3/g(图4b),岩心总解吸气量为1.189cm3/g,所以可以估算该井2018年6月采收率为24.8%。

图5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页岩气甲烷碳同位素与含气量、比表面积关系

图6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武隆向斜L井压裂排采气与岩心现场解吸气同位素对比

5 结论

(1)不同压力系统、不同小层下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各异。从常压页岩气到超压页岩气,页岩气甲烷碳同位素逐渐变轻。甲烷同位素分馏程度与压力系数密切相关,压力系数越高,δ13C1变化值越小,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程度越低。纵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即同一口页岩气井向下至1小层,甲烷碳同位素整体变轻。

(2)页岩气同位素变化曲线与岩心累积解吸气量曲线图叠合,两者变化趋势一致。页岩气解吸过程中,解吸气量先快速升高,随后逐渐变缓,二阶温度下,解吸时间约在16~20 h左右,其气样同位素与之具有类似变化趋势,随着解吸时间的进行,δ13C1变重,页岩气同位素出现明显分馏现象。

(3)不同压力系统、不同层位下页岩气同位素分馏特征的差异,与其保存条件、孔隙结构关系密切。页岩比表面积越高、孔径越发育、压力系数越大、含气性越好,说明页岩保存条件越好,12C等轻碳同位素保存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超压页岩气区块含气性较好的层位中δ13C1整体就越低,页岩气同位素就越轻。

(4)以武隆向斜L井为例,建立了岩心解吸气甲烷碳同位素变化图版,以δ13C1为指标,将甲烷碳同位素变化分为3个阶段,依据开发阶段所采气样同位素值,判断该井开采尚处于早期阶段,计算2018年6月采收率为24.8%。

猜你喜欢
小层气量岩心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钻探岩心定向技术在地质剖面解译中的应用
高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做人要有气量,交友要有雅量
气量可以学习吗
气量三层次
Acellular allogeneic nerve grafting combined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repair of long-segment sciatic nerve defects: biomechanics and valid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长停井恢复治理思路
长岩心注CO2气水交替驱试验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