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锋
(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2)
一些企业都十分注重改革,希望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加强企业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有效控制成本,需要对人力成本也进行控制,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支出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研究国有企业人力成本控制策略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了国有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国有企业人工成本主要构成要素:职工的工资总额、劳动保护费用、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等。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体系: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和人工成本总量指标。
国有企业人工成本偏高,是现阶段国有企业成本控制遇到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国有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对国有企业人工成本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第一,忽视投资效益,存在无效或者低效的投入,导致成本偏高。在国有企业一些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只注重产量与规模,不注重成本的现象,导致出现先工作后结算的行为,从而衍生了为了增加产量不进行严谨的计算、窝工、人工冗杂等现象,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再加上长期进行不科学、不合理的风险性投入,出现了负债经营,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出现成本较高,甚至利用贷款进行投资,效益却不尽人意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影响了企业实际的经济效益。
第二,管理不善,浪费严重,出现成本偏高的情况。浪费严重主要指存在窝工现象,国有企业安排了大量人员,但是,实际工作的人员较少,造成了管理不善,严重浪费的情况,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导致出现成本偏高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3]。
第三,成本管理着眼点不同。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将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以及表面分析上,主要注重一些材料等看得见的成本费用控制,对人工成本控制较为忽视,未意识到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导致人工成本控制方面较为欠缺,影响了人工成本控制效果,不利于人工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出现企业人工成本偏高的情况,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四,经营者意识到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依然对成本控制缺乏具体的规划。虽然部分国有企业意识到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国有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过程中,缺乏具体的计划。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本,也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造成人事的动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第五,对人工效益成本缺乏重视。国有企业的岗位较多,所需要的人才较多,任何一个岗位的人才效益成本都与国有企业的总体发展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现阶段很多国有企业对其岗位的人员效益成本缺乏重视,未能将人员成本与效益成本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传统管理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国有企业的管理,传统的算账、报账等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了财务成本,却未计算管理成本,因而,财务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影响了财务管理效果。针对此情况,革新传统管理成本管理思想,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效开展人工成本控制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人工成本控制效果,影响到总体成本控制效果。第一,树立竞争观念,经营观念以及法治观念。通过树立新的观念,革新管理意识,使企业意识到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以便有效进行人工成本控制、合理开展人工成本控制工作,保证人工成本控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降低支出,降低成本。第二,对投入与产出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投入与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与贡献,合理进行成本控制,达到理想的人工成本控制效果[2]。由此可见,革新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提升人工成本管理意识非常重要,使有效开展人工成本控制工作,保证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进行科学的劳动定额,通过定岗、定员、定编,保证人员结构的合理性,避免人员分布结构失衡,以免出现干活人员少,管理人员多的问题。第二,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人力资源预测,以免出现人力资源整合富余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三,注重素质测评,对岗位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岗位分析以及素质测评,可以保证人尽其责,人适其事,保障人与岗位的相适宜,也避免出现,人与岗位不相符,岗位工作无法顺利实施的问题,有效进行人工成本控制,避免出现人工成本支出过多的问题。
结构对功能是有较大的影响,因而,人工成本结构直接决定了人工成本支出与使用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人工成本效能充分发挥与人工成本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对人工成本结构进行调整与控制,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需要参照本行业的标准,结合企业的人工成本情况,对累积的数据进行分析,摸索人工成本占比的合理性,确保人工成本占比的恰当性与科学性,从而有效进行人工管理。另一方面,需要科学进行薪酬分配,实现人工成本组成部分的合理搭配,将隐性成本显性化,避免采用一成不变的薪酬分配模式,保证薪酬分配的科学性,从而有效控制成本,降低人工成本支出[3]。另外,应加强对岗位人员成本的分析,并将其与国有企业的效益成本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避免岗位人员的成本超出经济效益而出现成本过大的现象。应及时调整岗位人员的结构,不断优化各个岗位人员结构,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国有企业岗位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将岗位人员的作用最大化,有效降低人员成本。
有效进行人工成本控制,需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同样的人工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劳动产出,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有效管理的落脚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效开展人力成本控制工作。第一,进行技术创新,利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经济价值,增加企业产能,达到节省人力资源的目的,从而有效进行人工成本控制。第二,对薪酬进行必要的浮动,通过薪酬浮动,采用绩效挂钩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促进员工进步,保证员工努力工作。第三,对工作环境进行优化,降低工作的压力,减轻员工的负担,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与质量,使员工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避免员工富余问题。
人工成本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牵涉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而员工对企业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力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但是,现阶段人力资源成本普遍偏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的进步,需要对企业人力成本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