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岩
(中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1)
企业的税务风险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时没有按照相关税收法律规定进行操作,造成企业少纳税,税务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企业处以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等行政处罚。二是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对税收法律,特别是地方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掌握不足,造成企业多缴纳了税款,并没有享受到国家给予该企业的优惠政策,不但浪费了机会,还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成本。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第一种税务风险进行讨论,使企业可以避免因纳税行为违反税收法律而承担过多的法律风险。企业为了降低税收风险,避免因税收风险而损害企业的良好社会公众形象,应积极采取措施,对税务风险进行识别、防范,不断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水平与质量,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企业在通过税务风险管理后可以实现如下目标:一是企业税收筹划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完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同时,企业一切经济活动流程与投资决策均符合税收法律的规定,避免企业承担过多税务风险。二是在会计核算方面,税务风险管理可以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不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税款申报、缴纳期限等方面符合相关税收法律规定。同时,在发票的领购、开具、档案保管等方面符合当地税务机关管理要求。因此,企业在制定税务风险管理时首先应保证行为的合法性,使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起来。然后对税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再次,对税务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控制风险。最后,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进行评估、改进和反馈,使其更加完善。
(一)对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所谓税务风险识别是指企业在完善的税收风险防范体系框架内,通过建立一套有关识别、评估、防范税务风险的制度与措施,并通过健全企业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的牵制、约束等机制,以防范企业潜在的税务风险,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主要将面临以下内部风险因素:一是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其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机构设置、配备、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程度等因素;二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水平是确保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三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监督机制是规范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它可以督促企业管理层不断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督促企业各部门积极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税收筹划。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对以上因素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层及时查找出潜在的税务风险点,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不相容岗位分离、授权审批等程序加以防范、控制,最终实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当然,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下对企业税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不仅仅包含以上方面内容,还有企业外部、动态识别等内容,总的来说就是要全面准确的细化识别税务风险因素,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提供帮助。
(二)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的评估。企业税务风险的评估主要应包括对风险的评估与对风险的评价两项主要内容。企业应根据一定的会计数据、外界影响因素,对企业在经济业务中可能产生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并将风险发生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计算在内,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可行的防范风险措施。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上应以《企业会计准则》及管理会计理论作为依据,加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与方法更加合理、规范。首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应重点对企业纳税的过程和事项进行筹划,建立基准,用共同的标准,对计量指标和结果进行比较,建立有关的流程、事项、计量指标的数据,用来比较税务风险。然后建立概率模型,将税务风险有关的事项以及可能性与特定的假设联系起来。
(三)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企业应完善会计基础信息系统,指定专人对与本企业相关的税收法律、规定进行收集,以汇编的形式装订成册,以供企业财务人员、管理层决策时参考。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应对影响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事项给予必要的关注,对战略规划、重要经营活动,跟踪监控风险。第四是制定相应的税务风险应对策略,这是税务风险控制的核心,主要可以通过转移、避免、小心管理或可接受等,来实现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
(四)形成有效的内部牵制机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应做到对企业关键岗位进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各部门之间形成强有力的内部牵制。例如,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申报与审批、发票的开具与会计记账应分别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以避免因一人掌握全部流程而出现瑕疵。办税人员应在企业重大经济事项过程中参与决策、审查、研究等,并对重大合同提出税收影响和风险意见书。与税务相关的企业内外信息应及时汇总到办税机构和办税人员的手中,办税人员有权了解所有的涉税信息。
(五)建立奖惩机制,调动办税人员积极性。企业负责办税的人员应着力降低企业税收风险,不断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并给予管理层可行的税收筹划意见。可通过定期考核,以督促各部门、职工认真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可通过与税务师事务所合作的形式,一来可以对本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二来可以为企业管理层税务风险管理出谋划策。
(六)实现税务风险信息化管理目标。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开发一套税务风险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对企业各项财务与非财务数据指标进行仔细的计算。
通过系统对企业纳税过程及筹划方案进行归类与鉴定,直接得出企业产生风险的原因。通过计算税务具体风险水平与损失,针对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形成一套日常控制税收风险点的机制和发生税务风险的应急程序及措施,力求将税务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编制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更新及时、使用方便的税收手册,让不懂税收的业务人员也能知道怎样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配合企业完成税收目标。
(七)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理念。企业应不断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每位员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与观念,不断为企业防范税务风险贡献力量,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税务风险防范氛围。如此良好的运营环境可以使企业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税务风险防范体系,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在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下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对现行税收法律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会计核算、企业生产流程有所熟悉。另外,对于公司的业务、整体经营战略等方面也要全面了解,十分熟悉。在税务风险管理中,根据税收政策变动,不断思考和学习,实现对税务风险的及时识别和控制,实现税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