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19 21:47王丽姗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核算资产行政

王丽姗

(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2)

一、引言

固定资产的数值和年限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认为使用年限需大于12个月并且价值应该大于1000元,专业设备的价值要超过1500元。而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原有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行政事业单位正是因为有了固定资产,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基础,只有管理好单位的固定资产,才有助于单位各项活动的开展。然而,事实情况往往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不足,造成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其毁损、浪费及流失等现象。因此,为使得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营和发展,固定资产的管理刻不容缓。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益性、非营利的性质,国家的财政投入成为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要来源部分,要确保固定资产的数量以及价值,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资产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避免固定资产浪费或流失;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的基础,才能促进单位的良好运营。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明晰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制定严格控制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而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上明显不足,缺少固定资产在采购、验收、核算、使用、保管、维修等方面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程序不规范。例如固定资产采购回来,缺乏账面上的明细处理,只登记会计账不登记实物账,加之其他的手续不完善,比如缺乏领用记录、不按规定走流程等等,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困难重重。

(二)单位管理层管理意识淡薄,资产预算管理不力

长久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单位管理层对固定资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重视资金分配和预算管理,忽视对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管理。对于单位固定资产的采购,由于财务部对于单位的需求了解不充分,所以会有预算分配的不合理性的产生,导致部门对于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的情况的存在。而其他部门需要增加新设备时,因为缺乏一套完备的配置管理机制,造成资金配置不足,所以会出现单位年度预算未包含购置固定资产资金的问题,从而造成账目上的无法入账等一系列问题。

(三)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行政单位的设备通常都是由使用人来负责的,上至采购下至使用,而这样的专制体系存在许多漏洞,而验收和登记等制度的缺失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账面和实物不相符、使用验收不对应、使用状况不透明、盘点不充分、移交不明、缺乏明细账目等问题,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难以施行。

(四)缺乏健全的资产核算体系,无法真实反映资产变化

按照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固定资产在购置的过程中,单位仅仅把这部分支出列到当期支出里,而这种的缺陷在于仅反应设备的初始价值,不计提折旧,导致了对单位固定资产的评估时,难以体现现有的价值。仅反应当时的价值,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这样也导致了后续对固定资产的清理及转让不能提供准确依据,难以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未按规定执行,诸如新购置固定资产只做经费、在账务处理工作上没能有效考虑新增资产、有总账没有明细账等等问题随处可见,这些情况的存在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出现问题,也难以评估变化趋势。

(五)存量资产家底不清,资产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多,配置使用管理涉及单位各部门等问题,使得其存量资产不明确。大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拥有形式以房屋、土地、车辆等等大额资产为主,同时还有大型办公设备、仪器设备等多种类。这些资产在结构上非常不合理,其中闲置问题特别突出:一是违规行为造成的闲置,如违规构建的房屋、无法定编的车辆等等;二是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老旧生产设备无法满足单位业务开展,更新换代造成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但这些闲置的固定资产未达到报废标准无法及时报废。

(六)不能科学合理地配置固定资产,导致使用率低

在固定资产配置上面,很多单位不能有效科学地进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为因素,比如为追求部门利益的最大化来进行资产配置,这样的配置计划未经过科学的研究,从而导致一部分部门配置不足,另一部分配置盈余。在进行采购设备时,由于缺乏全面的购置需求论证和市场调研,造成了对于设备的采购不当或者重复采购的问题。另一方面,这样不合理的配置计划,导致部分部门对于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这是因为该设备仅仅满足了短期的单位目标,除此以外,投入使用的设备也缺乏经常性的保养和维护,加快了资产的老化程度,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制度建设,依法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强化制度建设来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确保资产的有效使用,并定期进行维护保障其安全和质量,同时使得资产实现合理科学的配置。首先,应当加强对登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力争做到对资产上至购置下至维护或者转让清理都应明确地进行,对各种资金或者其他来源的投资都做到登记并分类,确保账目的有效性。其次,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实现对设备的按期盘点并对出现的问题归类解决。再次,应当加强固定资产损坏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次,报批制度要加强建立和完善,资产的转让变动都应严格按照规定走流程。最后,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上述的管理制度应当落实各个部门以及个人都应严格遵守。

(二)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树立责任追究责任制

责任追究制度在行政单位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应当加强其建立和完善。在单位的人员管理上,可以选择分层管理,这就使得单位里的各个部门都分配到自身的工作职责。而责任追究制度强调,责任分为第一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前者指单位领导,后者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在单位领导离任时,审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估值是很有必要的,查看其是否增值或者贬值,从而反映出一定的问题供后续的人员做参考。责任追究制度的严格施行,是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做到对领导人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追究,其才会真正加强对资产的管理。

(三)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融入外部监督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设置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各部门联动,落实到岗到人,明确责任,动态管理,出了问题进行问责。同时,外部监督工作也必不可少,通过此方式,审计及财政部门才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检查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进行,使得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可能。假如发现违纪行为,责任人应受到管理部门的责任追查,通过员工的监督管理,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四)通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保证核算信息的准确性

新会计制度中提出会计处理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部分,应当准确有效科学合理,以此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因此,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刻不容缓。而这一行为使我们对固定资产的信息、使用年限以及实际价值都有了充分地了解,只有做到充分了解,才能够实现核算信息的准备,并为其安全性做了充分地保障。

(五)加强对盘点、处置环节的控制,提高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认真落实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应当从制度上着手,并给予充足的时间及人手,以此挖掘管理上出现的一系列漏洞。盘点后处置的机制也需要完善和加强,在进行执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贯彻落实这一机制。同时,闲置的资产也应该按期维护和保养,以避免发生贬值。这需要对其进行资产评估,当对其处理时,包括出售拍卖等或者资产捐赠,流程应该公开透明,同时也加强了其使用效率。

(六)推动信息化建设,摸清资产家底,资产结构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涉及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多个部门。而单位内部的人事管理、财务核算、资产保管等各有自己的管理软件,资产数据无法进行共享,也就不能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财务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软件,只能是核算型软件。通过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把单位内部各部门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软件相结合,使得各类数据资源共享,进而把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中会涉及单位所有人员都能在财务软件中把财产的采购、处置、安全控制及登记中的验收和领用登记等等数据真实连贯地反映出来,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财务部门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运用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科学配置单位资源,不仅需要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还需要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提升单位的管理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提高资产利用率。

猜你喜欢
核算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