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雨
山东省煤矿培训中心 山东济南 250021
人力资源经济师,是在普通经济师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一种职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师不同,人力资源经济师主要研究经济方面的问题,结合人力资源相关的专业知识,目的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1]。
当前时代,“信息”这一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何一条信息都能随时随地传遍整个地球。如果能够利用好信息时代的大潮,把握有利信息动向,就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先锋。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师除去能够帮助管理人力资源,还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而人力资源从另一角度来看,同样也是一种信息化的资源。简而言之,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够利用好信息时代的便利,就能为企业乃至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2]。
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这一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行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依靠人力对纸质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人力的计算速度有限,是对资源管理效率最大的限制。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和结构都立足于此。然而,时下借助计算机,使用各类数据库,能够在几分钟内对上万条数据进行读取、分析、存储、处理。基础的排序、计算、筛选功能再也不需要借助人力进行。此外,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更多工作人员参与整理和计算,错误率较高。而当下计算机出现错误的概率几乎为零。可以说,信息技术解决了限制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发展的最主要问题。然而,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结构已经不适用了。原因在于,为了保障操作可靠性和正确性,其管理模式和结构都过于复杂,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过多。因此,限制资源管理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已经不再是人力,而是陈旧的管理模式和结构。企业若想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结构的转型。否则,势必被信息时代所淘汰。
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经济师数量较之以前变少,但对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力资源经济师可能只需要掌握经济学及人力资源专业相关的知识,就能够胜任企业中的工作。然而,当信息技术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之后,人力资源经济师就必须要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包括基本的软件使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等,才能够适应工作需求。时下,各行各业都在趋向于往互联网发展。又由于工作岗位的饱和,纷纷进行裁员。那些综合素质不佳的职员面临着丢失工作的危险。人力资源管理行业也是如此。如果人力资源经济师不注重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新技术的了解与学习,同样会被时代所淘汰。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类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同样,各个领域也出现了专业性的交流论坛和平台。人力资源经济师首先是与“人力”打交道的职业,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交流。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有了交流的平台。不仅是人力资源经济师,凡是工作有交集的职业都可参与讨论,共同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前文已经分析过,人力资源经济师是跨领域的职业。在以往,不同行业之间由于日常交流少,要进行沟通是很困难的。但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人力资源经济师在获取职业相关知识时也更加快捷方便。简而言之,信息化能够刺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结构转型,促进相关从业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推动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向好发展[3]。
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针对这些改变,相关从业者也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首先,人力资源经济师应当对信息化时代有全面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思维,接受全新的技术与模式。企业也是一样,不仅要接受,还要针对时代需求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结构和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将信息化技术真正投入到生产工作中来。如果不积极变革,就无法适应信息化的潮流,日后企业发展将遭遇严重的阻碍。其次,从业者自身要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求。除此之外,企业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信息化能力。由于我国人才培养周期长,从学校增加相关专业课,到人才能够真正投入工作,这期间的时间成本是非常大的。所以,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要投入更多的成本,适时的培养现有编制内的人力资源经济师。这样不仅能大大缩短人才培养时间,还能够避免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4]。最后,相关高校应当积极做出对策,在相关专业增添新的信息类专业课,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不落后于时代,能为国所用,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