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延华
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处静态管理科 四川成都 610015
随着汽车保有量和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中国大中型城市普遍面临日益严峻的停车泊位供给不足挑战。北、上、广、深、渝、蓉的泊位缺口都超过100万个。与此同时,有限的泊位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以上海为例,停车位整体利用率不足40%。受制于资源不足、利用率低、调配困难等问题,政府、市民、停车管理单位等群体在停车问题上均面临多重“痛点”,急需通过集约化、规范化和平台化的模式进行运营效率提升,以更先进的交通和停车管理模式来改变现阶段的困境。
通过对特大型城市静态交通管理的深刻理解,提出“一台一库一模式”,建议上海市打造集成各类场库实时数据信息的大数据运营平台,以统一的技术标准,以政府+大企业的市场化手段,发展具有上海特色的静态交通“上海模式”。其中,“一台”是指建立统一的停车信息大平台,并打造以平台为核心、多方参与的信息交互圈,打造具有强大整合能力的信息平台,突破实现智慧停车的信息障碍。“一库”是突破智慧停车技术层面障碍的重要手段,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示范库,确立平台的信息接入标准,并形成可复制的信息化建设和改造模式。道路停车是“一库”的补充和衍生,采用地磁检测传感器、无线转发器和无线网关,车位检测精度可达到99%以上。与手持POS机、手机APP应用构建灵活多样的支付结算体系。“一模式”是确保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停车”模式,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原有产业的利益相关体实现共赢,创造增量市场、实现价值提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涨,国民经济的提升下私人汽车也逐渐增多,同时由于城市设计的不足及土地经济的高涨,造成停车场所严重不足,城市停车难,道路拥堵现象频频出现,且继北上广一线城市“停车难”,全国各大城市也纷纷出现。在城市中居民小区在上班期间停车位空置,办公写字楼停车位不足,违章停车现象屡屡可见,造成交通拥堵[1]。下班后办公及写字楼停车位闲置,居民小区无处停车现象频频可见,甚至造成草坪、道路等设施被破坏,停车成为旧城区发展的瓶颈,阻碍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及普及,共享停车平台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但落实在实际运用中,仍凸显出资源整合及技术手段不足等问题,城市停车资源数据库开放程度有限,更新不足,造成平台资源库欠缺,同时智能停车技术发展缓慢,车辆识别、收费管理、移动终端应用等软件技术开发不足,相关从业人员经验技术支持不足,共享平台技术手段速度提升不上去。
本文提出智慧停车平台已经在上海市闵行区得到了应用,该平台是闵行区智慧静态交通建设的基础平台,主要应用于汇集各种场库、道路停车信息的资源共享与综合利用。平台的总体框架。
智慧静态交通业务立足于打造与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和交通公共信息平台及系统、停车场库、车主进行持续资源与信息交互的智慧静态交通平台,缓解长期困扰政府、企业和车主的停车规划难、管理难和出行难的三大难题。并变革整合当前高度分散的停车运营行业,构建的停车智慧平台生态经济圈将政府(G)、企业(B)和车主(C)三方的实时停车信息的供需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三方共赢。
以“政府+大企业”为合作模式,通过政府授权,由企业牵头项目建设和运营,具体以PPP、BOT、BOO等模式进行投资并获得回报。基础业务包括为政府搭建智慧静态交通信息平台、实现车位预定、车位共享、错峰停车、增收分成、场库广告、沉淀资金管理等;支撑业务包括道路智慧改造和运营、配建停车场库智慧改造、场库运营、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和运营等;增值业务包括养车用车服务、代驾业务、数据授权或合作数据开发、APP内广告、金融产品及服务等。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智慧静态交通的产业布局将紧紧围绕智慧静态交通大平台,开展基础业务、支撑业务和增值业务,并通过智能化静态交通领域全产业链的重塑进行业务布局,提供信息服务、资产管理、以及场库智能化运营获取营收。
共享停车平台数据、引导、识别、收费、管理相关技术需尽快提升,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停车管理效率。(1)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发商、事业、民众等停车位业主要积极响应城市停车位建立大数据的需求,填补、更新数据库资源,为平台建设提供基础数据。(2)提升停车位引导系统技术。车牌识别系统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停车效率,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提高其识别质量及速度,快速准确响应引导系统要求。通过车位检测技术,利用通信及计算机进行控制,对停车位车辆停放状况及时反馈给管理系统及车主,提供动态数据加快车辆停放速度,提高停车管理效率。(3)强化移动终端软件功能。移动终端将为车主提供多方面信息,是软件的开发及新技术的运用重点,丰富软件功能,为车主提供详细、准确、动态的信息,促进停车效率。同时也要重视市场推广,各平台软件共同发展,促进共享停车平台的建设。
缓解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停车管理方、政府、车主等多个利益相关方。智慧停车平台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手段,结合云停车服务平台,将各停车场互相错开使用,可充分利用城市闲置资源,提升停车使用率,用信息化的手段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为车主提供车位寻找、预定、在线支付等多种便捷手段,极大提升车主使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