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达
上海市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上海 200235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供应链物流管理是指相关企业借助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自身供应链环节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手段。这种供应链物流管理较传统的物流管理,打破了过去孤立的观点,将供应链各个环节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优化,加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协调。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步入发展的新常态,相关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物流管理,以自身的供应采购作为核心,逐步打造出较为系统的供应链,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因为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发展得并不成熟,加之市场主体行为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相关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管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1]。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在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滞后,他们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对工作外包这种模式缺乏正确的认知,害怕影响到自身的效益,因此,他们仍秉持着供、产、销以及仓储、运输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在物流管理上也是采用传统的采购+配送的模式。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质量,但在无形中也增加了企业物流管理的成本,加大了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这种较为封闭的经营方式,也无法及时掌控市场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都将自身的组织结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垂直化管理转变为扁平化管理,但仍有部分企业,特别是家族式企业,仍然采用着“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组织结构下,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层级太多导致信息传达失误或忽然停滞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并大力倡导“互联网+”行动,引导企业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实施信息化管理。我国很多企业都纷纷引进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引入的时候,很多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导致引入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匹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并影响到了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效果[2]。
我国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是基于社会经济步入新常态才兴起的,尚处于起步与探索的阶段,而且,相关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一些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管理者逐渐探索出一条比较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但仍需要解决一些突发的问题;而有的企业管理人员仅仅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决策,导致供应链方面问题频出,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风险。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关企业要想赢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变革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在实际变革中,企业应树立以客户实际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构建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服务体系,从而提高不同阶层客户的满意度。同时,针对客户的需求,相关企业应积极拓展服务的类型,适时增加服务的项目,并以此体现企业服务的个性化和专业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此外,相关企业还要实现服务向信息量和资金流的转变,通过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加强供应链管理,积极采用信息流控制企业的实物流,从而实现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同发展。
针对企业组织结构层级太多影响到企业内部信息传达,并影响到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相关企业应与时俱进,依据市场发展的形式和要求,及时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特别是企业建立供应链物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柔性化和连续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不仅能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加强企业文化和价值的塑造。因此,相关企业应借助供应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及时改组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各方面都得以顺畅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相关企业为了确保供应链物流体系的顺利进行,还必须采用科学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企业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实操中,相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ERP系统以及CRM系统进行调整,并借助B/S程序架构技术,编制监管系统,以此实时追踪相关的资金流和物流信息,确保自身物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效率。
针对企业供应链物理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相关企业应采用培训教育的方式,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为此,相关企业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开展座谈会,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或是举办供应链物流管理交流会,邀请成功企业的管理者畅谈自身的经验,从而逐渐丰富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3]。
综上所述,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物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指出了解决的对策,这仅是笔者的一点个人浅见,可能还存在分析不到位的情况,但希望能对相关企业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其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