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焱
兰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与此同时,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相应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桥梁坍塌问题较为严重,会导致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强化对工质量通病问题的重点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对于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具有重要意义[1]。
常见的功能性病害包括泛油、啃边、波浪、坑槽、松散、裂缝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因实际情况、施工条件和施工地区存在差异,因此功能性病害的表现形式也存在较大区别,功能性病害主要是因道路桥梁工程的预期设计的使用功能受到破坏而造成的。
产生结构性病害后,将会极大降低整体结构的荷载承受能力,道路桥梁工程路面结构会产生破坏。结构性病害指的是路面组成或整体结构方面的病害,在最初的阶段对道路桥梁的使用情况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等到病害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车辆的通行。
裂缝问题是桥面、路面长期使用中最为普遍的,因此它属于道路桥梁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它不仅降低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还会缩短他们的使用寿命。温度是导致这种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一般开展市政道路桥梁施工,都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会受到很多自然界因素的影响,且不能估算出使用次数,导致道路桥梁承受的压力过大。通常以半刚性结构对国家道路桥梁进行铺装施工,这样将铺装层承载力逐渐提升。但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该结构,这是它自身的不足之处,如果温差较大,就会导致路面桥面出现裂缝[2]。
对市政道路桥梁而言,钢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材料,且与市政道路桥梁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息息相关。现阶段,在我国许多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一个主要通病,即钢筋锈蚀,这是由于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未能按照施工标准完成钢筋抗氧化操作,导致钢筋的质量无法满足施工标准预期值,从而降低了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缩短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另外,钢筋锈蚀的成因还与施工环节因素、施工过程因素和原材料因素等有关,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钢筋锈蚀这一通病,并结合其成因制定高效的保护措施,抑制钢筋的锈蚀,以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沟槽回填土沉陷病害问题较为常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施工部门没有按照虚铺厚度进行铺筑处理,回填工作中虚填没有合理分层或分层过厚,都会造成表面夯实不当的问题。因为铺层厚度内松土没有达到压实度的要求,会导致沟槽回填土的沉陷,若是管道结构,因为其上部管道结构土压力不足以承受地面荷载压力,就会造成管道管体的损坏,甚至会在雨天出现管道渗水的问题,形成空洞,出现严重的路面下陷问题。
在对道路桥梁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之后,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该问题进行防治。具体来说,首先要对混凝土的结构硬度状况进行了解。这一过程中,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进行结构强度检测,并对其强度进行等级评定。如果发现强度等级与相关要求之间差距较大。那么要及时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一般来说,可以使用环氧树脂材料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同时,还可以在板底位置粘贴相应的碳纤维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裂缝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并且还能提高结构的强度。此外,还可以采取表面喷涂法进行处理。养护工作中首先要对表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之后在其表面喷涂上一层高强水泥浆保护层,进而达到裂缝的修补效果。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期间,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钢筋锈蚀情况,保证钢筋承载力,需事先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和特殊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对雨水引发的钢筋锈蚀:可以为钢筋表面进行防护操作,例如喷漆或电镀,以此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预防雨水侵蚀钢筋,也可避免雨水接触钢筋造成锈蚀,减缓钢筋锈蚀的速度;(2)强化钢筋后续维护操作,通常每隔两周检查1次道路桥梁及其钢筋腐蚀程度,并针对已经被腐蚀的钢筋及时进行更换,保证钢筋的使用性能,提高道路桥梁维护的有效性,使市政道路桥梁使用质量满足国家标准[3]。
路基、沟槽填土沉陷也是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通病之一,其成因与夯实质量不达标有关,因此,可以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道路桥梁施工单位需告知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控制路基、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2)在进行路基填土时,需应用水平分层法填筑其总宽度内的部分;(3)当路基地面的纵坡或横坡达到5:1时,可将其施工成台阶。完善回填土压实工作流程,保证路基原地面横纵坡处理工作都能满足沟槽处理和分段填土工作要求,一定程度上提升市政道路桥梁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期间普通存在质量通病,且严重影响着道路桥梁的使用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进而对我国交通运输和市政经济造成极大的制约,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其施工质量存在的通病,并根据通病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处理措施,以从根本上解决通病问题,提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交通事业健康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