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预裂爆破切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9-12-19 13:02:06李涛潘磊
商品与质量 2019年14期

李涛 潘磊

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 山东泰安 271004

1 概述

采煤工作面直接底为厚1.70-1.85m的灰黑色粉砂岩;直接顶为厚度0.5-1.0m的泥灰岩,基本顶为厚度10.43-10.67m的粉砂岩。根据《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标准》,直接顶属2a类顶板,为中等稳定顶板;基本顶属Ⅰ类(压力不明显),顶板结构整体为“拱梁式”结构,无大厚度坚硬顶板,矿压显现不明显。经观测,工作面推进9m后直接顶垮落;工作面推进21m后出现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在9-12m之间[1]。

采煤工作面在轨道巷进行沿空留巷,留巷长度约780m,掘进时巷道进行了起底,靠巷道上部安设单轨吊梁,用以进料等。轨道顺槽采用锚带网支护,矩形断面,净高2.4m,净宽4.0m,净断面9.6m2,回采期间主要作用为进料、进风、行人。为了更好的保证留巷效果,研究应用了沿空留巷深孔爆破切顶技术。

2 技术路线

2.1 预裂眼打设

为保证留巷效果,确保留巷侧老塘顶板充分冒落,采用超前预裂爆破施工,在现场选取5m、6m和8m三种眼深进行对比试验,并分别选取铅垂线向下20-25°,45-60°为打眼度进行对比分析。

2.2 爆破药卷制作

将炸药均匀充填至聚能管内,聚能管安装专用配套固定块,制作合格的爆破聚能管。

2.3 预裂爆破施工

将聚能管装填至爆破孔内,聚能管内不大于2米一发同段号电雷管,一次爆破5眼,封堵不小于2.7米的炮泥,依次起爆顺序,确保预裂爆破裂缝一条线。

2.4 爆破效果检查

放炮后对爆破裂缝一条线检查,对爆破效果进行检查,对打眼、装药结构进行检查。

2.5 爆破效果检验

在沿空留巷内对岩石冒落情况进行检查,确定爆破后岩石是否按照预期爆破效果冒落,对爆破施工参数进行检验[2]。

3 结论

3.1 爆破效果

炮眼深5米,铅垂线向下20-25°:爆破后不再影响巷道支护,但放炮区域爆破孔变化不明显,爆破眼进入留巷区域后,支架后方易出现悬顶;炮眼深5米,铅垂线向下45-60°:爆破后不再影响巷道支护,但放炮区域爆破孔变化不明显,爆破眼进入留巷区域后,支架后方易出现悬顶;炮眼深6米,铅垂线向下20-25°:基本顶硬岩较薄时,爆破效果较为理想,基本顶硬岩较厚时,爆破效果仍不理想。

炮眼深6米,铅垂线向下45-60°:爆破后放炮区域产生崩裂缝,但支架悬顶冒落不充分,悬顶冒落面积变大后,易造成动压冲击;炮眼深8米,铅垂线向下20-25°:爆破后下部顶板岩层有小部分明细崩落,形成一个深0.2-0.5米的崩裂沟,顶板冒落不明显,爆破效果较为理想;基本顶硬岩较薄时(厚1.5m左右),使用6m眼深双炮头预裂爆破效果较为理想。基本顶厚度超过2m时,使用8m眼深三炮头预裂爆破,断顶冒落范围紧跟端头支架,有效切断采空区压力传递路径,可以较好保证留巷效果。

3.2 技术参数

(1)炮眼深度:8.0m;

(2)钻孔直径:42mm;

(3)炮眼间距:0.5m±0.1m;

(4)炮眼角度:铅垂线向下20-25°;

(5)聚能管装药密度:0.4kg/m;

(6)每根聚能药卷长度:≤2m,使用1个雷管;

(7)水泡泥:0.4m;

(8)封泥长度:≥2.0m且不小于炮眼深度1/3。

依据工作面顶板岩性、预裂爆破用途及试验效果,岩石冒落角度确定铅垂线向下20-25°为打眼度,间距0.5m打设8m爆破深孔,确保留巷侧顶板冒落效果。

4 创新点

(1)针对我矿采煤面直接顶、老顶岩性及锚索布置位置进行合理的预裂爆破角度设计,确定8m眼深、铅锤20-25°打设,即保护超前锚索支护、留巷内锚索支护强度,又确保了采空区岩石冒落角度,为高标准留巷打下基础。

(2)合理的炮眼间距布置,通过不同炮眼间距的优化,从0.8m优化至0.5m,确保了爆破裂缝的连续性,确保了爆破效果,实现了顶板“切得下”、“留的住”。

(3)高效爆破施工,通过装填聚能药卷,解决8m深孔爆破时煤矿许用水胶炸药定炮难题,利用聚能管可以将药卷装入炮眼底,减少爆破装填对生产的影响。

(4)炮眼封孔,使用木锲+铁制顶棍代替封孔器封孔,木锲+铁制顶棍封孔爆破效果好,相对于封孔器成本较低。

5 效果

(1)通过超前预裂爆破,实现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岩石按设计要求冒落,防止留巷侧喷矸,为优化留巷侧巷帮支护打下了基础,现采用一排钢棚砌顶,减少了原垒设矸石砌顶,提高了留巷施工效率,实现了留巷对生产无影响。

(2)通过预裂爆破施工,有效切割留巷区域顶板岩梁面积,减少了锚索有效悬吊空间,减轻了留巷内支护压力,为留巷支护参数优化打下了基础,现采用2颗单体配金属铰接顶梁有效支护留巷空间,并实现了拖后工作面200m压力稳定区域支护材料全回撤,降低了留巷成本。

(3)通过预裂爆破实现简易高效留巷,为临近采煤工作面节约一条顺槽巷道,减少一条巷道掘进工程量,并能稳定矿井生产接续,矿井经营效益显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