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巍
辽宁顺鑫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本溪 117000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及成本控制对工程能否发挥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现行道路与桥梁工程管理机制中完善、延伸及调整关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成本控制的内容,已然成为相关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同时这也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能够认清当前道桥领域市场发展的特征及需求,从根本上提升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水平。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监管的相关人员,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各不相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具有专业化的监管水平,而部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处于工程基层的人员,仅依赖于自身的监管意识来实现自己的监管价值。工程监管的人员队伍中,有些人员虽然具备专业化的工程监管水平,但却缺乏认真负责的监管精神。工程施工管理中,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对工程监理的整体综合素质产生影响。我国部分企业仅重视工程监管人员监管水平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工程监管人员监管理念的培训,导致部分工程监管人员虽有较高的监管水平,却缺少积极负责任的监管精神。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此现象,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工程施工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工程,道路桥梁建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为支撑,在此过程中,财务部门根据施工方案为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然而,对于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来说,实际施工过程与方案之间并不能够完全吻合,成本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一旦实际工程项目成本与预算出现较大偏差时,将导致工程后期资金紧张,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甚至造成工程“烂尾”,这也是工程管理人员最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部分施工工程仍存在对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现状,这非常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施工方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问题,往往会因小失大,造成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得不到安全保障。现在这一现象依旧比较普遍,认为安全只要提醒就可,无需大动干戈,可往往是这样的疏忽才形成了隐患,这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管理,提高安全培训水平,并监督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是思想意识、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技能水平。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完成,必须要加强提升工程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关施工企业和承包单位,应积极开展利于培养工程监理综合素质的专业培训课,提高监理监管水平的同时,鼓励监理树立认真负责的监管观念。为确保企业监理队伍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阶段,重视监理的培训工作,加强对工程监理的培训,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训机制,有利于工程监理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有利于相关施工企业建造出集美观性与实用性一体的道路桥梁。培训作为再教育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工程监理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只有提高工程监管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使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相关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成本支出主要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设备成本,其中,人力成本根据工期和工程量的计算并不存在较大出入,存在成本控制风险的为材料成本和设备成本两个方面。为确保工程成本可控,工程管理人员应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材料的采购、消耗实施进行监控,尤其是涉及到贵重材料的使用。对存在大量材料浪费的情况,因组织施工人员及进行讨论,分析材料浪费的具体原因,对于人为浪费材料的情况,应进行警告或处罚,如果是由于工艺问题导致的材料浪费,则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避免浪费情况持续下去造成的成本过度支出。在设备成本控制方面,工程管理人员应做到责任到人,要求设备负责人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汇报,加强工程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避免设备“带病”工作。
建设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应从最基本的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设备设施上加大管理强度,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应完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填补管理漏洞,执行管理制度;其次,对安全方法措施进行补充,避免出现纰漏,以此提前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降低工程安全隐患;最后,应当在施工前做好准备,了解施工环境,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安全检查,避免出现影响工程的情况。
强化工程监理严格监管成本资金的意识,对改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成本资金过度浪费的现象具有重要作用。相关施工企业应先制定出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依据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资金需求情况的分析,做好施工过程中资金监管的工作,借助偏差成本控制法,细致研究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成本误差。对建设原料的采购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而更好的完成成本控制工作。与此同时,为使未来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规可操,工程施工计划和成本控制计划的制定,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水平。合理利用和分配工程施工的资金,加强工程监理对施工资金的监管,对避免出现工程施工资金浪费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成本控制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忽略材料成本控制、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考核工作不到位等,严重影响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鉴于此,施工单位必须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成本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成本管控对策,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防止成本超支情况的出现,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工程建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