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争取“中间势力”。当时的香港,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政治环境,成为国内大批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聚集之地。为了扩大海外宣传力量、争取更多进步势力的支持,香港开始成为国共舆论斗争的聚焦点。在国民党的干扰与破坏下,香港《群众》周刊的发行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群众》周刊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它在香港地区的革命任务,为中共树立正面形象、动员人民群众、开展统一战线、争夺中间势力、教育国统区地下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關键词】中间势力;《群众》周刊;香港;争夺;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19)05-0093-09
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历经武汉创刊、转移重庆、迁移上海和转战香港四个阶段。1947年1月到香港后,在章汉夫、许涤新等负责人的带领下,《群众》周刊顺利开展了组织、编辑和发行工作,在积极宣传中共政策主张的同时,也发挥出动员人民群众、争取中间势力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关于《群众》周刊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大多侧重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研究。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周刊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多是回忆性文章。①本文在梳理香港《群众》周刊发行情况的同时,试图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
一、统战背景下“中间势力的争夺”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同抗日战争时期相比,此时的统一战线理论日臻成熟,且被广泛地应用于革命实践活动,不但使国民党军事上节节溃败,而且还在国统区开辟了“第二条战线”,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那么对“中间势力的争夺”则是其在统一战线理论指导下的一个重要体现。
(一)“中间势力”的内涵及其边界
“中间势力”指在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之间具有中间政治立场的阶级和阶层。每个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各个阶级所处的地位不同,“中间势力”所指的阶级和阶层范围也在发生变化。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一般指介于国民党右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共产党所代表的工农阶级之间的其他社会政治力量。②1940年毛泽东在《目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争取开明士绅,争取地方实力派”。③中间势力主张抗日,与进步势力、顽固势力均在不同程度上合作,但又有一定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势力采取争取的策略。①解放战争时期,中间势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农和小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及国民党内的中间派等。总结而言,“中间势力”的主体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则是其在政治上的主要代表。②
(二)国共双方对“中间势力”的态度
国共双方对“中间势力”的态度,既取决于各自的工作方针,又取决于“中间势力”在革命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中间势力”在推进社会政治改革、发展民族经济、实行资产阶级民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国民党战时宣传的环境下,他们很容易走向中国共产党的对立面,从而帮助国民党达到打击共产党的目的。因此积极宣传中共的主张、方针、政策,既是中共争取“中间势力”的应然之举,也是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实然之策。
面对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本着“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原则,积极争取“中间势力”的支持。1946年2月28日,周恩来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蒋管区工作的指示,指出:“针对目前蒋的镇压政策,我们应扩大宣传,避免硬碰,争取中间分子,利用合法形式,力求从为生存而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③1948年1月14日,毛泽东在《对可以争取的中间派应采取积极争取与合作态度》的电报中指出:“对一切可以争取的中间派,不管他们言论行动中包含多少动摇性及错误成分,我们应积极争取与合作态度,对他们的错误观点,采取口头的善意的批评态度”“要在报纸上刊物上对于对美帝及国民党反动派存有幻想、反对人民民主革命、反对共产党的某些中产阶级右翼分子的公开的严重的反动倾向加以公开的批评与揭露,文章要有分析,要有说服性,要入情入理。”④194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广泛揭破美蒋和平阴谋的指示》中,明确指出针对国民党的骗局,我们必须在民众中在各民主党派中揭破这种欺骗。尤其要注意争取各中间派分子。⑤
相比之下,国民党对“中间势力”的态度则显得尤为复杂。他们争取“中间势力”的目的是打击中国共产党、维持自身统治;他们采取的手段是虚假宣传、恶意诋毁;他们对“中间势力”的态度更多取决于自身利益的得失。面对中共依托《群众》周刊展开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做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1947年2月3日国民政府行政院新闻局对香港报界宣传业务工作情况的汇总报告中,明确提出国民党在香港宣传的工作要点:制止“中间路线”之产生与滋长,对于共党外围之伪装“中间路线”,予以无情地破坏与打击;搜罗英美及欧美其他各国之反共资料,加以充分之运用;国内建设多作兴奋性之介绍,以增刺激,以弭失望;软性刊物,抑低品位,加强刺激,作侧面宣传,期于低级趣味之中,收影响社会之效等。⑥
(三)国共双方争夺“中间势力”的举措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并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斗争策略。在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他们进步,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给中间势力一定的政治地位和发展空间,并且保障中间势力的经济、政治权益不受侵害。伴随着解放战争中共的节节胜利,中间势力最终转入到中共领导的广大人民阵营中来。
在争取“中间势力”的过程中,《群众》周刊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共党刊,《群众》周刊在宣传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同时借助《群众》周刊,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内战,假和平”面目得以揭露,最终实现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争取和平民主的目的。对此,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周刊的出版工作,从理论指导和组织安排上都给予了帮助。1946年10月初,周恩来派章汉夫到香港筹备出版《群众》周刊。10月底又致电党中央转方方、林平并香港工委:目前香港已成为南京、上海的二线……,香港新华分社由章汉夫、乔冠华负责。①如果说《群众》周刊的順利发行得益于党组织的不断完善,那么争取“中间势力”的成功自然也是党组织正确领导的结果。
相对而言,国民党争夺“中间势力”的方式更加“繁琐”。一方面,他们通过其党报系统大肆诋毁共产党,妄图使广大民主人士与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共产生误解,从而获得“中间分子”的支持与拥护。另一方面,他们还利用“特权”肆意干涉民主人士的政治自由,妄图利用强力来获取中间势力的支持。具体表现在国民党当局对《群众》周刊的编辑、出版、发行等工作上的限制。面对国民党的压制,《群众》周刊在中共的正确领导下,与其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最终确保了《群众》周刊在香港的出版发行。②
二、香港地区“中间势力的争夺”
解放战争时期,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既没有遭受战争的直接威胁,也没有受到国共双方的直接控制。它拥有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吸引大批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聚集。此外,香港还具有对外宣传、沟通交流的功能,是国共双方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与帮助的重要窗口。鉴于香港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国共双方围绕“中间势力”和宣传阵地展开了激烈争夺。
(一)内战风暴中的“台风眼”
《群众》周刊在香港的成功发行,得益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政治环境。地处大陆南端的地理位置使香港远离战争威胁,具有相对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1946年6月,为躲避国民党变本加厉的独裁统治,一大批在内地活动的民主党派,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农工民主党、致公党、中国民主促进会、人民救国会、民主建国会等纷纷转移到香港活动,使香港成为中国南方民主运动的中心。③1947年3月8日,周恩来在和任弼时听取钱之光等人的汇报时说:“现在香港成为唯一可以公开活动的地方,已去了党的干部,民主人士也将陆续去。”④
中共高度重视香港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工作。在解放战争之初,中共在香港地区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党组织,为中共在香港地区开展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1946年7月,中共中央派方方到香港,与尹林平共同负责领导华南地区的工作,并筹建中共中央香港分局。1947年5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成立,直接受中共中央领导,1949年4月后则改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⑤党组织的日益完善推动了中共在香港地区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使《群众》周刊能够以中共党刊的身份活跃在香港地区,为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力量。
相对于国统区而言,香港拥有更大程度的新闻自由,同时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香港始终备受世人关注。为赢得广大中间分子的支持,中共决定充分利用其便利条件,宣传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在此背景下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于1947年5月15日正式成立,乔冠华担任首任社长。此外,章汉夫负责的中共理论刊物《群众》和乔冠华、龚澎负责的英文半月刊《今日中国》也在该时期出版。①党报刊物在香港的建立,标志着中共在此舆论宣传阵地的形成。在此后两年多的抗争岁月里,这些报纸刊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国共双方的激烈对抗
中共历来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在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强调党报刊物的重要性。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信息闭塞、交通落后以及国民党当局的有意阻挠与破坏,中共提出的方针、政策无法有效地被国际社会所了解,严重影响到中共的海外形象。因此寻求有效的宣传路径成为中共面临的难题。
为了赢得舆论战的胜利,中共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1945年9月14日,毛泽东和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并转告张云逸、饶漱石、李先念、尹林平,强调指出:“上海《新华日报》及南京、武汉、香港等地以群众面目出版的日报,必须尽快出版……早出一天好一天,愈晚愈吃亏。”②1946年6月2日,中共中央南京局指示由林平、连贯、廖沫沙、左洪涛、饶彰风五人组成中共港粤工作委员会,林平兼任书记。③工委努力“建立社会关系多交朋友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着手组织散布在港九、新界区、澳门和中山区域的约700多中共党员,开展对港澳统战、文化与上层侨运工作。④
1947年周恩来亲自部署在香港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他指出:要对香港、对海外,对国统区人民群众的活思想,从各方面进行理论性的解释。⑤正是在中共中央的周密部署、精心计划和统一领导下,香港的《群众》周刊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创办。
出于限制中共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国民党方面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蒋介石曾特别命令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要求国民党的新闻机构深入研究中共的宣传战术,“于每星期检讨一次,详加分析,必求彻底了解然后再研究对策”。⑥
国共和谈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报刊的态度更加强硬,先后将中共在上海的《文萃》《群众》查封,而《联合晚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也被勒令停
刊。⑦被封禁的《文萃》以修改刊名与出版社的方式得以继续出版,而《群众》周刊则转战到了香港。但是《群众》周刊并没有因此逃脱被迫害的危险,在国民党中宣部致外交部的函件中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点:据报香港政府对于出版物发行及社团活动均严加限制,但中共在港筹办《群众》周刊,其创刊号业已发行,兹抄送原情报一件,即希查照,设法交涉防止该刊在港出版。⑧
作为一党专政下的执政党,国民党逐步建立起一套以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为支柱的党营新闻网。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更是通过接收日伪电台的方式,积累起丰富的新闻宣传资源。而中共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党报刊物,且机构规模、发行范围都受到国民党的严格限制,因此,二者间实力差异悬殊。面对国民党的强烈进攻,中共凭借长久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依托《群众》周刊与其展开了激烈对抗。在《新华日报》被迫停刊时,《群众》周刊既是党刊又是党报,在确保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延续的同时,最终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香港《群众》周刊发行情况分析
(一)办刊原则与方针
《群众》周刊、新华社都是中共宣传喉舌,肩负着宣传中共路线、方针、政策,团结、鼓舞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战争和民主权利而斗争的任务,但是他们在分工上既相互配合又各有侧重。正如周恩来曾指示的那样:“在香港设立的《群众》和新华社都是党的宣传武器。当然,要有分工。新华社的任务是传播党中央文件,解放战争的战绩;《群众》也负有这些任务, 所不同的是,香港《群众》要对香港、对海外、对国统区人民群众的活思想、从各方面进行理论性的解释。”①因此,《群众》周刊所要遵循的方针,既要服务于战争时期的政治需要,也要突显出中共党报刊物的独特性质。
只有借助于宣传对象,宣传载体的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②因此,在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宣传载体的作用,也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面向广大群众、团结进步势力、与国民党当局开展斗争的报纸刊物,《群众》周刊始终遵循着这些要求和原则,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
《群众》周刊作为中共刊物,自诞生起就服务于中共革命事业。在迁移到香港后,《群众》周刊延续了在上海时期的办刊方针,同时在周恩来的指示下结合革命的新情况,最终将《群众》在香港的办刊方针确定为:揭发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揭发它破坏“停战协定”和“政协”协定及进攻中共在敌后建立的各个解放区;揭发国民党为打内战,不惜向美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加重了中國的殖民地化危机;揭发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掠夺,苛捐杂税,恶性通货膨胀等,宣传介绍解放区的成就。③为遵循办刊方针,《群众》周刊做了充分工作,通过香港这一特殊区域,向国统区、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坚持斗争、坚持统战工作。④
(二)撰稿对象、撰稿内容情况分析
同为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大型机关报刊,《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关系紧密, 构成了“一报一刊”的宣传格局。继 《新华日报》 于1947年2月底被迫停刊后,《群众》周刊便开始发挥党报、党刊的双重作用。作为中共面向海外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媒介,《群众》周刊香港版担负着战斗与建设的双重任务。为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群众》周刊组织力量、设置专栏,大量刊载中共中央关于战争局势的文件和讲话,及时转发新华社的重要社论,系统介绍各解放区战争与土改情况。同时《群众》周刊还特邀著名民主人士和学者发表了大量专论和署名文章,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在内容上,《群众》周刊侧重于从思想上、理论上,系统地阐述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选载以进步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学术文章;从理论思想上揭露和批评各种不利于团结抗战的反动思潮和言论。
《群众》周刊香港版的发行,其目的在于反击国民党的攻击,向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海外人士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从而赢得广泛的支持与帮助。为实现该目的,中共中央多次为《群众》周刊撰写文章,对国民党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内容、开展解放战争的正义性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毛泽东、周恩来等既是读者,也是作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群众》周刊工作的开展。
此外,《群众》周刊编辑部规定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提供稿件,主要是抨击国民党的政策, 以杂感、资料综合、分析和评述等方式写出稿件。许涤新先后撰写了40篇文章,其中多以社论性质的文章居多;夏衍也在“茶亭杂话”和“蜗楼随笔”两个专栏里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还有从事外交、特科和经济工作的中共党内人士积极为刊物撰稿,乔冠华、廖沫沙、胡绳、方卓芬等先后撰写了大量文章,有力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陋面目。①
国共双方在香港开展舆论争夺战的同时,大批党外人士也投身到《群众》周刊的撰稿工作中。他们有的是为躲避战乱移居香港的爱国人士,有的是香港本地的爱国人士,包括文学家郭沫若、社会科学家季方、书法家马叙伦、教育家侯外庐、化学家曾昭抡、社会科学家邓初民、民主革命家谭平山、李章达等,②他们在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为《群众》周刊撰写了多篇文章,有力地支援了《群众》周刊在香港的工作。
香港《群众》周刊较全面地介绍了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在思想文化方面较系统地批判了国民党宣传的封建法西斯思想,支持进步学术文化界的活动。③《群众》周刊最终赢得了广大“中间势力”的好感与支持,并在与国民党开展斗争的过程中使中共处于不败地位,最终使国民党既在正面战场受挫,又在舆论战场败北。
(三)发行数量、发行范围情况分析
报纸刊物的影响力度,一方面受报刊内容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报刊发行范围、发行数量的制约。由于香港版《群众》周刊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因此国民党当局对其发行工作百般阻挠。为确保发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群众》周刊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发行措施,成功躲过了相关审查。据统计,《群众》周刊在香港公开出版发行,数量高达7000份。其中,约有3000份在港澳地区发行,3000至4000份通过多种渠道发往国统区销售,剩下约有1000份则通过建立在海外的中转机构向东南亚地区和英美等国进行销售。
在发行范围方面,香港《群众》周刊不仅畅销于海外,而且还被秘密运入上海和南京,在国民党的眼皮子底下宣传中共政策主张。此外,香港《群众》周刊还存在海外与大陆之间互相流通的现象。已在海外发行的《群众》周刊可能会再次流通到大陆,或者已经在大陆发行的《群众》周刊流通到海外。通常情况下《群众》周刊都要经过多次流通与使用,以至出现《群众》周刊订购困难,新旧刊物并行的现象,读者数远远多于发行数。④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香港《群众》周刊具有极高的受众度。
(四)发行过程中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在迁移到香港后,《群众》周刊面临国民党的百般阻挠,以及港英当局的突然审查。作为中共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群众》周刊已然被国民党和港英当局视为审查的重点单位。此前采取事前不送审或不顾检查机关的禁令等抗检的办法,已不能满足发行需要。为应对挑战,《群众》周刊在采取了许多行而有效的措施,最终确保了出版发行工作的正常开展。
首先,通过其他报刊纸型夹带《群众》纸型的方式,以此来达到蒙蔽敌人的目的。1948年夏秋,进步学生陈壁城找到香港中共组织,提出在上海翻印、秘密发行《群众》周刊的倡议。经过协商最终决定依靠新民主出版社和有利印刷公司合作,用香港《经济导报》的纸型来夹带《群众》的纸型,使两种纸型结合得天衣无缝,即经检查也查不出破绽,然后航寄上海翻印。⑤这种做法抓住了敌对势力疲于仔细审查的缺点,成功实现了发行工作的目标。其次,在周刊中凡是涉及敏感字样的都以×××代替。即凡是有蒋介石的字样都以×××替代,如打倒蒋介石改为打倒×××。①面对这样的做法,港英当局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但又无法进行反驳,于是审查也就不了了之。此外,《群众》周刊还利用伪装的封面来规避国民党与港英当局的报刊审查。常见的伪装封面有《茶亭杂话》《欧游漫记》《历史的惩罚》《没有用了》《活不下去了》 《严重的冬季》 《野火烧不尽》 《燎原》《走向光明》《迎接新年》等。②最后,中共还通过制作无封面的“特制本”向国统区工厂和大中学校发行《群众》周刊。如果说拥有伪装封面的《群众》周刊面向的是国统区的人民大众,那么无封面的“特制本”则有了更加具体的指向,主要包括工厂厂部、学生自治会、系会、班会。“特制本”工作组每周都会分派不同的成员去邮局进行邮递,同时培育“中介人”协助发行工作的开展,比如上海的新民主出版社和香港的新民出版社。其中,新民出版社的发行重点是南洋和海外的华侨报社及爱国华侨经营的书店。③依托这些出版社的协助发行,《群众》周刊不仅畅销于海外和港澳地区,同時也大批流入到大陆的国统区,甚至对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都产生了较大影响。1949年5月许涤新、夏衍、潘汉年在北京饭店看到南京中央大学梁希教授,他说:“你们在香港出版的《群众》的光芒,竟射到南京来了。我是你们的读者,几乎没有漏过一期。”④《群众》周刊发行工作由此可见一斑。
四、香港《群众》周刊社会互动分析
(一)香港《群众》周刊与读者的双向互动
报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涉及办报者与阅读者两大群体,因此报刊创办的好坏必然会受到读者群体的影响。为了提升办报质量、密切与群众间的联系,不断听取群众意见是必不可少的。毛泽东曾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⑤“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⑥作为中共的理论刊物,香港《群众》周刊一贯遵循党的群众路线,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实现党刊与群众的双向互动,并积极宣传中共政策主张。
为满足读者需要,香港《群众》周刊每天都会刊发读者迫切需要的消息、文章。尤其是当时人们最关心的有关解放战争的报道和评论。此外,《群众》周刊还通过约请学者、知识分子撰写详细的军事评论,以及刊印战场形势图、介绍毛泽东军事思想等方式,加强对解放战争情况的报道,以确保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解放战争的发展情况。例如《二十天来的战局》《从鲁南看全局》《中原大捷》《东北攻势的两周间》等文章就阐述了有关解放战争的具体情况。
《群众》周刊在关注群众阅读需要的同时,还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不断巩固统一战线。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一切反蒋的爱国民主力量,推翻蒋家王朝的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此后各民主党派纷纷以各种方式发表通电、宣言和声明,热烈响应中共提出的“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在5月5日当天联合发表了著名的“五五通电”,以此表明对中共政策的拥护。此外,《群众》周刊还刊登了一系列有关“五一号召”的文章。例如《论旧政协与新政协》《读了五一号召之后》《论新政协的道路》《香港工人对于五一号召的响应》等。⑦在很大程度上将中共声音、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感情传达到读者心中,完成了作为党报刊物的政治责任,并且有利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群众》周刊始终坚持密切与读者之间的联系,采取灵活的宣传方式,广泛地宣传中共正确主张。在香港《群众》周刊的创刊号中,专门设置“编者的奢望”栏目,以期征求来自读者的意见与稿
件。①在该栏目的鼓励下,全国各地的读者开始通过写信的方式,向《群众》周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且大多稿件都见诸报端。值得一提的是刊登在1947年第37期上的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这位读者通过打油诗的形式,将国民党反动派“真内战、假和平”的虚伪面目揭露无遗。②此外,《群众》周刊还借鉴《新华日报》开辟“友声”专栏的做法,于1947年11月6日开辟“友声”专栏,征求民主人士发表意见和撰写文章,狄超白、邓初民、陈其瑗、王思曙、李伯球、黄药眠、谭平山等民主人士就为《友声》专栏撰写了多篇文章,不仅巩固和发展了民主统一战线,而且还密切了中共党刊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在坚持党报原则立场的前提下,《群众》周刊通过容纳不同的声音、积极刊登人民群众进步主张等做法,充分体现出中共信任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以及《群众》周刊作为党刊的高度理论自信。正如周恩来指出的那样:“只要总的倾向站在人民这一边,态度进步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尽管某些具体问题与中共的主张不尽相同,也允许见报。”③这些做法帮助《群众》周刊成功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为共产党赢得了大量朋友,并且在舆论战场上实现了逆境的突破。
(二)香港《群众》周刊与党报的双向互动
《群众》周刊一开始就是以党的宣传理论机关和喉舌的角色出现,忠实服务于党的革命活动。革命话语经过该刊的宣传、传播,逐步成为一种革命言说方式。但革命话语的建构不是一种报刊能够完成的,而是革命时期所有报刊共同参与的结果。一种话语只有在不断传播中转化为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其模式才算最终成熟。因此,香港《群众》周刊与其它党报积极互动、相互配合,共同构筑起中共的革命话语体系,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舆论基础。
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群众》和《新华日报》自创刊起,即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并肩战斗。④正如董必武所言,这一报一刊是党的嘴巴、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毛泽东更是把这一报一刊比喻为我们党的一个方面军。然而《新华日报》在第二条战线形成过程中,于1947年2月底就被国民党查封了。《群众》周刊经历了《新华日报》形成的全过程,不仅是它真实详尽的记录者、报道者,而且是它不遗余力的促成者。在《新华日报》被查封后,一些撰稿人就把目标投向了《群众》周刊。这一时期,刊登的有关独立、和平、民主的文稿多达421篇。其中争取和平民主99篇,下关惨案6篇,李、闻惨案64篇;抗议美帝在华罪行102篇,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56篇,抗议美军暴行24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184篇;反对美帝扶持日本22篇;还包括反对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反对其召开一党包办的“国大”等文
稿。⑤
除《新华日报》外,香港《群众》周刊还积极与其他报刊合作、共同推动革命的进程。如香港《华商报》总经理陈东(即陈晃)曾积极协助《群众》周刊的办刊工作;《华商报》副总编辑廖沫沙也曾为《群众》撰写过军事评论文章。作为中共领导、创办并公开发行的报纸刊物,香港《华商报》同样面临着国民党的封锁与压迫。在解放战争后期,由于国民党对《华商报》发行工作的严重破坏,《华商报》陷入因销路不畅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中。为保护党的报纸刊物、帮助《华商报》渡过难关,《群众》周刊在“读者与编者”一栏专门刊登“援助华商报”一文, 公开为其募捐。在《群众》周刊的帮助下,《华商报》顺利渡过了难关,使得“人民喉舌”作用继续得到发挥。
与此同时,《群众》周刊还积极刊登各地的通讯文章。在1947年5月中旬掀起的 “5·20”运动中,《群众》周刊发表了由上海、南京、北平、昆明、广州等多地撰写的通讯报道、评述文章,全力支持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在香港公开出版发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几乎每一期《群众》周刊都会刊载各地的通讯。如发表在第二期上由伟明撰写的上海通讯《新岁话民盟》、第五期上由虞岫撰写的广州通讯《风雨过了天未晴》、第七期上由陈乔撰写的上海通讯《他们是怎么“撤退”的?》以及季方等人写的“美国通讯”“上海通讯”“北平通讯”“重庆通讯”“北江通讯”等。
在香港期间,《群众》周刊与其他党报刊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仅实现了撰稿对象的互动交流,而且实现了撰稿内容的学习借鉴。在华南各游击区及沿海省份中起到了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特别是对海外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影响巨大。①作为宣传喉舌, 《群众》周刊增强了中共在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为解放战争的推动,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余论
战争背景下的政治斗争,对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由于不同地域政治环境存在差异,因此战争条件下的政治斗争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国统区国共双方的政治斗争主要表现为军事对抗;在香港地区则由于政治环境的特殊性,宣传对抗取代军事对抗成为国共双方斗争的主要形式。为了宣传各自的政策主张、赢得广大“中间势力”的支持,国共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香港《群众》周刊,作为中共开展宣传工作的有力武器,在与国民党党报刊物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众多宣传方式中,新闻宣传最具社会普及力,善用新闻宣传能吸引民心,加强政权的合法基础。②《群众》周刊在香港的成功发行,帮助中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巩固了中共领导的合法性地位。作为党的喉舌,香港《群众》周刊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國民党当局的真实面目,对于中共树立正面形象、动员人民群众、开展统一战线、争夺中间势力、教育国统区地下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另外,香港《群众》周刊的办刊经验回答了如何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如何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等问题,对于今天的党报刊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范佛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