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泽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从初唐四杰到李杜孟白,从百废待兴到繁华迷醉,从山水田园到金戈铁马,综合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诗词主要集中在抒发个人的心情上。唐代诗词最大的表现功能,就是用于宣泄自己的个人情感,无意无事不可以入诗入词。同时,在题材上亦诗亦词,有古体诗有律诗,打破了诗词在题材与写法上的局限,开创了不同于以往的乐府诗的新体裁和新思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专家与学者对唐代诗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唐朝的诗词在整体上虽然篇幅不长,字数也不是洋洋洒洒的肆意书写,但是其中所表达的情谊韵味却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后世虽有无数文人墨客想要提笔描摹,却也难以捕捉其深处所隐含的风骨。
初唐时期占据诗坛的依然是南朝那种轻浮绮靡的宫体诗,所蕴含的情感延续了隋朝时期的浮华之风,整体风格奢靡绮丽,就连初唐四杰作诗时的措辞用语也大都是华美不可方物,语言大多诘屈古奥,在艺术描写上也多是引经据典,并不是平民化大众化,如骆宾王所做的《讨武曌檄》和王勃的《滕王阁序》等。唐朝建立之初,直至唐高宗年间,陈子昂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其他作家不同,所以导致的思想感情也与其他人不同,这便造成了他的诗歌主要强调的是“风骨”这一说法。可以说,陈子昂这个想法在当时已是十分的先进了,以浮云之笔书心中之墨,本就不应该拘泥于形式,以笔写心写实才是诗作的本真。
盛唐时期是诗歌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期间,诗坛上贤士辈出,诗派众多,题材丰富,体裁大备。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王维、孟浩然等,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虽然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消极避世,只求明哲保身的思想和仕途失意,报国无门的悲观情绪,但整体在表达艺术上却富有成就。他们的诗丰富了自诗歌产生并发展以来所形成的田园山水诗的种类,并在文学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高适、岑参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群体所创作的诗不仅描绘了壮丽辽阔的边塞大漠风光,也从侧面反映了作为边塞军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无畏乐观的精神和思乡的情怀等,为唐诗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新鲜的色彩。李白蔑视权贵,不拘小节,狂放不羁;他的诗正如他的人一样气势磅礴,飘逸洒脱,他的诗在艺术手法上想像丰富,字句夸张,意浅境深,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盛况不再,一直以来所潜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诗歌的主流也逐渐从昂扬乐观走向表述现实,开启了诗歌的另一扇大门,也就是现实主义。杜甫生活的时代恰逢盛世转衰,再加上他报国无门,穷困潦倒,空有才华却得不到施展,所以他更关注下层百姓的困苦生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贪图享乐,奢靡无度,也借此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境遇。他的诗诗风深沉,语言犀利,针砭时弊。这个时期的诗歌明显将情感下移,创作的对象不再拘泥于宫廷贵族,而是转向了社会上的平民百姓,尤其是贫穷困苦的百姓。
进入晚唐时期,封建统治中心已经分崩离析,大厦将倾,已非一木可支,这便导致了阶级和政治的矛盾空前尖锐。国势的衰微,诗歌的风貌又为之一变。杜牧和李商隐是则是晚唐前期相对来说诗作更能反映社会现实的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在诗歌上的成就可以说是不输李白杜甫,只是出生的时代不同,所以对于时代的定位与把握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但是在诗歌创作方面,小李杜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与大李杜不相上下。杜牧主张创作诗歌时要“以意为主”,形为意动,不要刻意的追求华丽的辞藻和文章版式的工整,要直击现实,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他虽未入仕但一直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他的诗作一般多为咏史诗,借怀古以讽今,希望统治者能够为国家与人民负责。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日渐式微的晚唐社会,同时也都流露出失意愁苦但又漂泊无依,报国无门的惆怅情绪。在艺术表达上,杜牧追求的是“高岭之花,独一无二”;而李商隐则形成婉转幽雅、辞藻绮丽的独特风格,虽然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截然相反,但是都为唐代的诗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达到了后世人只可仰望却无颜涉足的高度。
诗是中国古典时代中流行最广的一种文学形式,虽短小精悍但是所要表达的意蕴情景却远比之前的辞赋和古体诗要丰富得多。而唐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以其完备的体制,成熟的技巧,高远俊逸的意境,丰富多样的意象,还有精密严整的韵律导致其出现了极其繁荣的局面。唐代诗歌在表达生活的深度方面有着独特的认识,并从现实生活中截取一个横断面来进行细致刻画描写,以此来揭示社会的现实,揭露当时统治的黑暗与人民的生活情况。唐诗不仅仅局限于表面,去做表面文章,而是敢于深入大众,以笔写实。从古至今,唐诗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和永不堕落的精神风貌给后人以感染,而且以它所展示的各类艺术手法,表达的意象情境和审美情趣都给后人以一种心灵上的净化与情操上的陶冶,这也是唐诗成为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笔文学财富。
在当今社会中,浮华渐欲迷人眼,回归古典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而建设文化强国,始于回归经典,而我们现实中所缺少的那种质朴的纯真,只有在阅读体会那个时代下的文学艺术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