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公司设备维修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吊车的维修和保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多环节、多流程的协调配合。对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将吊车的维修和保养视为长期任务和常规性工作内容,以安全保障为基础,针对吊车的各个部件进行维修保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吊车能效充分发挥,在节约吊车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同时,进一步节约吊车使用成本,提高现场工作安全系数。
作为重要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吊车不仅需要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同时还应注意对吊车的运行状态进行严格的查验,尽量避免吊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以便实现提升其工作效率的目的。目前,吊车已在各个工程建设领域中有所应用,但在其实际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因存在振动及摩擦等因素而导致其结构零部件出现老化及松动等问题,进而对吊车实际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吊车的使用状态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要求,需要对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吊车维修及保养方案,并对此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从而确保具有更加可靠且稳定的运行状态。
吊车通常由动力传输(包括垂直方向的提升和水平方向的平移)、钢支架机构、操控设备、电力系统及其它辅助作用的各种装置组合组成。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对工作人员的操纵技术有一定要求,还有就是其工作环境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都有影响。一旦其不能正常工作对正常生产有巨大影响,另外对其它设备的安全产生威胁,更重要的是可能对工作人员产生生命危险。而根据国家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落实吊车的保养维护工作。因此,做好吊车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保养与维护是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保护。任何机械设备都有自身的使用寿命,设备能否保持良好地运行状态及强大的生命力,这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首先,一旦吊车设备出现故障,最先影响的是生产力,不能生产出产品这对企业是致命的。其次,现代化的生产过程是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协调合作的,吊车出现故障,很可能影响其它设备正常运作,甚至对其它设备产生致命的危害,比如石油生产中若吊车有了故障,可能会毁掉整个运输线,还有可能破坏管道。最后,相对设备瘫痪后的维修费用,日常的规律性检测还是很实惠经济的。
(二)保养与维护是对员工安全的必要措施。根据国家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吊车的操纵人员,以及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都有明确的规定。大型的机械设备虽然作用巨大,但也存在安全隐患,这就是日常维护保养的意义所在,一旦事故发生,对员工造成人身伤害,都是无法弥补的,相关人员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按不同的标准起重机可分为不同的总类,目前比较常用的起重机有门式起重机、电动双梁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四种类型。而不同的起重机有不同的维修方法。
(一)门式起重机的维修方法。门式起重机是指在一种门形框架结构下进行工作的起重机形式,是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起重机类型。门式起重机在维修时应遵循以下的维修原则:1)要尽可能减少对起重机部件的拆卸,以免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巨大的损失;2)设计出简单、快捷的维修方式,提高维修方式的可操作性,以免由于机器维修耽误工程进度,尽可能减少相应的损失。3)检修人员应增强忧患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总是出现由于检修人员操作失误或工作不认真等原因造成的起重机维修失败。
(二)双梁式起重机维修方法。双梁式起重机是普通起重机的变形性使用,在港口码头、铁路交通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双梁式起重机的传动机构是比较脆弱的部分,因此在维修过程中应先看传动机构的钢丝绳位置是否合理,若出现损坏现象应立即换新。另外,吊钩及滑轮的正常运作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就应马上维修,严禁起重机“带病上阵”,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三)桥式起重机维修方法。桥式起重机适用于高空作业,起重机通过搭设的桥架进行工作,多适用于高空作业。桥式起重机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操作过程中由于磨损造成的漏油现象,对此除传统的拆卸法外还可引进国外先进的防漏复合材料,实现更好的修复效果。此外,频繁的运作还会造成吊车各转轴的扭曲,针对这种情况可进行焊接修补,不过这种方法容易造成材料的再度损害,因此寻求新的维修方法迫在眉睫。
(一)制动装置。制动装置作为吊车重要部分,若其存在故障,将会从根本上对吊车运行效率产生影响,无法满足实际工作要求。其中,噪声为制动装置最为常见的运行问题,且多是因装置存在裂痕,或出现松动造成的,需要及时检查制动器弹簧,并对变速箱和减速箱状态进行检查确定,保证不存在任何故障,以及润滑状态良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制动装置温度的控制,一般影响因素包括滤油装置堵塞,或机械制动构件摩擦面损坏及存在污物等,运行时造成设备温度升高。另外,还要做好对车轮踏面和安全阀的调整,并确定液压油楼是否存在问题,随时做好各零部件的检查,对磨损严重的构件要及时更换,避免出轮卡死轨的情况。在日常作业中,要求操作人员定期对装置进行检查,且要提前将物资从容器内卸出,规定滚筒装置,将闸片与闸轮间隙控制在2mm以内,并做好活动部位的润滑,维持装置表面清洁,及时清理污物,避免对装置运行效率产生影响。
(二)传动装置。检修对象主要为钢丝绳、吊构及滑轮,保证其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其中,要定期检查确定吊构是否存在裂纹,以及裂纹和断面损坏程度,观察剥裂、变形及开口度是否存在异常等,发现问题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对损坏的构件进行更换。滑轮检测需要确定滑轮灵活性能,检查轮滑绳操是否损坏,例如常见的轮缘破裂磨损,要对磨损程度大的构件进行更换,避免直接损坏产生安全事故。钢丝绳检测则需要确定是否存在打结、腐蚀、断裂、压扁、松动等问题,确认固定状态是否达到作业标准,对超标或未达标的构件要进行更换,及时将险情排除。
(三)受力结构。吊车受力装置以金属机构为主。金属结构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稳定性强且受力韧性较高。在常规使用中,需要针对吊车受力结构进行常规检查,以防出现结构裂纹。若结构中某一部件有裂纹出现,则能对吊车整体装置带来重大破坏危险。尤其是在长期超载、超负荷运行中,这一危险更加突出。针对结构磨损进行检查,若超出标准限定的磨损需要尽快修复。在结构中螺栓钉能起到加固稳定效用,因此需要对其紧固性能做全面检查。在吊车实际作业中,最大限度避免碰撞发生,碰撞能对吊车造成严重伤害,缩短部件使用寿命。要合理控制吊车载重量,超载能改变部件形状,尤其是吊车内部的焊接点,更容易受到损害,这就需要在维护检查中更注重细节。由于金属构件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需要重点做好防腐蚀工作,以利于金属构件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四)电气系统。电气系统为吊车控制部分,不仅决定着设备是否可正常运行,还影响了其作业安全性与可靠性,一直为检修维护的要点。要注意不要在试用期间出现失控或无法启动问题,对每个节点进行检查,以免短路烧坏。现在吊车大部分设置了车载电脑,并且安装了各种微型控制器,吊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操作及维护作业实施更为便利。但同样的电气系统复杂性也更高,线路除尘难度增加,并且还要落实欠压保护、短路保护、灭弧和过流装置检查等作业,排除一切运行隐患。另外,对检查发现已损坏的电路板,需要由专业厂家进行修复。
(一)为保障吊车的安全运行,使用单位要按日检、周检、月检、年检等方式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在吊车运行作业1000h后,要对其电气系统、机械部件进行小修;在吊车运行作业4000h后,要对其电气系统、机械部件进行中修;在吊车运行作业8000h后,要对其电气系统、机械部件进行大修。机械安全技术检查人员可通过感官的看、听、嗅、问、摸对吊车机械进行全面的直观诊断,来获得所需信息和数据,从而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性质。
(二)随着现代机械装备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各机械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吊车的使用单位要高度重视对其管理和维修,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以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在吊车机械运作状态下,利用专家监控系统和监测诊断仪器,对吊车进行检(监)测,随时掌握吊车技术状况,预知整机或系统的故障征兆及原因,从而把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另外,还应积极引进具有机、电、液和微机监控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并积极采用机械设备维修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
吊车属于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设备,其在工程建设及工业生产中应用的频率较大。吊车对结构运行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保证吊车运行的安全性,充分发挥吊车的优势,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提升作业的效率。但在吊车实际运作过程中常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吊车进行维修与保养显得尤为重要,促使吊车维持在一个较好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