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铭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中心完全小学校,贵州 铜仁 565300)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独立思考的时间十分宝贵。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更加需要足够的思考时间。“欲速则不达”,教师运用好等待的艺术,学生才有更多静下心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如何操作呢?笔者就此问题作出如下建议,希望对小学数学的教育有所帮助。
每个学生个体的认知和智力水平都有一定差异,在同一个问题上不同学生的思考时间同样存在差异。所谓提问后的等待就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需要给予全体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个别学生得出结果后,教师不应急于往下进行,而应该使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得以发挥[1]。
在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时,教师假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丽丽今年八岁,过了八个生日,而丽丽的父亲也过了八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此时已经有几个知识掌握的好的学生得出了答案,但老师此时示意学生们先不要发言而是静静的思考一会,几分钟后,才让全班学生一起交流。结果同学们不仅得出了正确答案,还交流了关于时间的历史传说、记忆大、小月的口诀、平年闰年的来历等等。课堂进行得如此生动活跃,与教学等待是分不开的,在那几分钟等待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与见解得以发挥,从而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除了学习还需要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在交流中,教师关注的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流动,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在讨论时等待,鼓励不同思维想法的交流与碰撞,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2]。
如,看示意图说方向和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列举如下的例子:同学们就超市在中山路哪一面时出现了争议。大部分的学生都同意超市在中山路的东面,而有一位同学却提出超市在中山路的东南面。老师让这位同学到讲台上说出他的想法,这位同学指着图中中山路的最北端说:“如果我在这里。超市不就在中山路的东南面么?”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知道了,这道题是说超市在整条中山路的哪一面,而不是某一点的那一面,所以答案是东面。”
在学生出现争论后,教师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否定错误答案,而是让同学们在讨论中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实践操作在数学课堂上能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对于少年儿童,实践的过程同样需要教师的耐心等待。因为实践与思维过程一样是循序渐进的,学生需要操作、理解和掌握的时间,给予一定的等待才能使这个过程被学生消化,更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3]。
在上“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老师示意同学们用小棒摆出35,大多数学生拿出了相应数量的小棒,但是有一位同学的小棒没有带够。老师没有立刻批评这名同学,而是等待了片刻,希望他能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几分钟后,这名同学摆出了8根小棒,原来,他把三根小棒横着作为三个十,5根竖起来作为5个1,巧妙的解决了工具没有带够的问题。不仅如此,接下来同学们受到启发,纷纷拿出了更有新意的摆法,比如用红色小棒当作十,用蓝色小棒当做一;较长的小棒当做十,将较短的小棒当做一。可见在实践教学中,只要教师多给学生独立的空间和耐心思考的时间,学生就有可能制造出让人意外的惊喜。
犯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必经过程,当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暴露出错误时,身为教师,不要急着去批评他,而是通过等待给他们一个反思的时间,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认识错误,通过认识错误去学习、去提高[4]。
在一节统计课上,教师出示了4月份的天气情况,并示意同学们分别统计出晴天、雨天和阴天的天数。一位同学得出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教师并没有马上否定这位同学,而是继续观察其他同学的反应,当即就有同学提出了异议,并说出了正确答案。而做错的那位同学,通过对比他与正确答案的不同自己找出了原因:原来他把12到14数成了两天。这样,学生的问题就通过自己解决了。数学是一门需要认真谨慎的学科,在进行诸如统计这样的教学时,当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应当给予耐心。很多时候,学生缺少的不是做对的能力,而是查缺补漏的时间。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教师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更加的科学和先进,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而实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而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将教学等待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课上的等待并不只是课堂时间的延长,合理的等待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创造和反思的空间,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正被逐步提高,也意味着“教学相长”得以进一步实现。运用好等待的艺术,小小的数学课也能创造出无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