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娜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重庆 402760)
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贫富分化以及资本主义矛盾造成的各种经济危机,会显得更加的稳定,也能使社会更加公平,而且它的优势在于能创造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保障了经济的效率。但是社会主义经济很难做到按劳分配,并且社会主义体制的公有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发展环境。只有努力克服当下的困难,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和平竞争。
和平竞争是两大经济体系在和平共处的条件下争夺经济优势并战胜对方的斗争,并非共同发展。而这种和平竞争的实际关系是两种社会体制之间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抗。而“竞争”是不同于“竞赛”的,例如,对“竞争”的原则的体现就是《破产法》的出台,竞争就是一方的胜利统治,另一方的失败和死去。在和平竞争中选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对手,而并非发展中名族主义国家,同时,它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和平竞争中争取的同盟[1]。
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国家内部的无产阶级革命直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通过国家内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不断削弱资本主义经济。例如,古巴共和国在经历猪湾事件后,卡斯特罗宣布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对于两大经济体中的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具有决定因素的就是两种经济体制上的和平竞争关系,所以解决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问题也决定社会主义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共产主义经济制度在和平竞争中需要争取的优势。
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加深以及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产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影响无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就是两大经济体制的和平竞争,决定了无产阶级运动能否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例如,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出现的时候,资本主义的劳动者已经不满资本主义制度,认为无产阶级宣传的社会主义制度才是解放劳动者的进程制度。但是,当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资本主义的劳动者并没有直接掀起革命,而是理性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制度体制下的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只有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优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对资本主义的劳动人民产生巨大吸引力。
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和平竞争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在世界市场上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大致是商品生产方面和商品制造方面。例如,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方针和基本原则以及“三步走”来实现制造业强国都是为和平竞争做出的策略。其次,还有在进出口贸易中,资本主义国家的保护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反资本歧视策略[2]。而和平竞争的关键还是取决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谁实力更为雄厚并且能平稳高速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
主要是因为在和平竞争初期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各种综合情况下处于一个比较劣势地位,例如,俄国在十月革命前期,它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水平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50年到100年,所以这个阶段是要通过竞争来削弱资本主义体系的过程。而在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同等条件下竞争,逐步扩大自己的优势,最终资本主义会因为自身内部的矛盾和各种经济危机加快和平竞争的速度[3]。而根据党中央的报告推演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二、三百年,并且在和平竞争中社会主义体制能战胜资本主义体制的信心主要来源于自身体制的优越性,而这种优越性需要一定的时间检验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资本主义制度也有自身的自我调节体制,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一种弹性体系,可以逐步扩大自身体制的社会化进程,从个人资本到股份资本再到垄断资本,到最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乃至于国际垄断资本。通过这种形式能延长自身制度的寿命,也延迟社会主义国家在和平竞争中战胜资本主义制度的时间。
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体制国家的竞争比两大经济体制的竞争还要早,当发生“热战”、“冷战”的情况,和平竞争就会暂时受阻。例如,1946年冷战开始之后苏联的经济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最终解体[4]。而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只能站在和平的基础上。当足以影响到和平竞争进程的情况发生,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体制的和平竞争关系,可能会延迟社会主义国家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时间,所以冷静分析并避免这种情况带给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两大经济体制之间的和平竞争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国家能否迈出一大步,追赶并战胜资本主义体制国家,而和平竞争过程中发生的不稳定性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胜利有绝对影响力。其次,要全面分析和认识和平竞争给两大经济体制带来的优势和劣势,要做好一个长期竞争过程的准备,正面处理和平竞争的曲折性带来的威胁。社会主义国家应正确的制定针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进程的战略规划,为达到和平竞争中的胜利创造自身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