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毅鹏
你在朋友圈是什么人设?很多人的朋友圈里,不乏“打卡狂人”“业界精英”“旅行达人”。有人为了经营人设,给美食精心打光,没读完书就急着晒评论。
不少网友并不喜欢“人设”这个词。不少明星的人设崩塌,让人设带上了戏谑、讽刺的意味。也有网友认为,很多时候大家发朋友圈,并不是刻意建立什么人设,只是随兴所至,没考虑那么多。
剥离掉人设的刻板印象,不难发现,在社交生活中,即便你不用心经营,潜在的人设依然存在,因为人设的树立往往“不由自主”。同学知道你的求学往事,同事清楚你的处事风格,朋友、家人对你更是了如指掌,他们眼中的你,就是你逃离不掉的人设。
另外,费孝通先生的“我看人看我”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人常常是“镜中我”,社交作为社会互动行为,会双向形成完整的社会自我,人不可能不顾别人的看法,这恰恰是人设有趣的地方:别人眼中的你,也常常影响到你自己。这样,“你在朋友圈中是什么人设?”便置换为“你的印象管理怎么样?”
印象管理涉及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随着即时通信工具出现,社交场景变得日新月异。网络社交过程中,人们的彼此印象除了线上交流,便来自于朋友圈的自我呈现,你的态度观点及日常生活,都源源不断赋予他人对你的印象启示。
便捷的网络社交,容易让社交泛化,而社交泛化可能导致印象管理的混乱。在线下社交时,不同目的的社交行为,常伴随人的场景切换而被高度区隔,人们的印象管理比较协调一致,袒露真实自我的机会也比较多;在网络社交时代,朋友圈渐渐沦为“广场”,核心、边缘的交际圈子纷纷在这里聚合,让社交不断泛化,众声喧哗。
低效甚至无效社交,纷纷涌入社交场域。偌大的朋友圈,既要考虑上司,又要注意同事,还不能冷落亲朋,固然能设置分组,却解决不了社交碎片、信任稀薄的问题,个人的印象管理也多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加强印象管理,最好的办法是在朋友圈选择分组呈现,这样的朋友圈印象更“安全”。长此以往,带有惯性的印象管理机制就发生了作用,他人眼中的你渐渐有了“旅行达人”“阅读达人”的人设。这是部分人设感觉比较“秀”,甚至有些“假”的原因所在。
另外,有时候的人设只是旁观者先入为主的“标签”,而朋友究竟是什么人设,不仅是你在朋友圈看到了什么,更决定于你们的关系是“塑料”点赞,还是衷肠密友。很多时候,你满心欢喜看到的人设只是对方想让你看的,而对方的真实生活却早将你“屏蔽”在外,这种社交的冷漠早已是网络社交常态。
面对“书没读几眼就发个朋友圈”“不管美味与否先拍个美图”的人设,尽管不必有太多夹枪带棒的批判,但不能缺少对社交本质的自觉反省。微社交将我们镶嵌在社交巨网之中,却形成了“强连带”之下的“弱亲密关系”局面。在朋友圈里,肯定不乏真诚的联络,但显然无法容纳以心换心的交际,更不宜于我们寄托太多温存。
“拟剧理论”中,欧文·戈夫曼曾用“前台”和“后台”描述社会互动的两个空间,人生的“前台”,当然需要我们做好印象管理,但如果“入戏”太深,过度用力,而忽视现实“后台”中个人心灵的完整和谐,这样的人设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立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