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童
(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级中学(辽宁省实验中学辽东湾分校),辽宁 盘锦 124000)
近年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对这一问题作了纲领性规定,“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根据《纲要》中的要求,部分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课,希望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如何对生涯进行规划。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各科老师也应该针对各学科在各领域的地位与作用加以讲解,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职业与学科联系的认识,增强自我定位、自我认知、职业探索,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正确的规划。
新辽宁省高考实行3+1+2模式,即物理、历史选一科,化学、生物、政治、地理选择一科,从模式上,可以看出,在新高考改革中,对物理的重视,并且也能看出,高考改革意在通过物理与历史对文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是否选择物理,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物理老师更加应该重视学生的物理教育,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新高考改革对物理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高考后的物理教学应该呈现新模式。
在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下,学生更加重视分数,于是出现了书山题海的策略,各大参考书、辅导书,出现了大量习题,学生在原有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加大题量,加重负担,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成绩。
物理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应该着重对学生的思维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在实验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法使学生更加公正客观的认识自己。对分科盲目进行选择,对职业没有规划。
传统的教学中,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无法在生活中更加清晰的认识物理,了解物理,许多职业是否应用到物理,应用哪方面的物理领域,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那些应用。在这样的现状下,学生无法在高一时期就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因此,新高考后,亟需新模式的物理教学。
对于逻辑分析能力较弱的学,反映速度较慢的学生来说,学习物理存在着一定困难,因此,高考改革后,物理教师应该研制一套完整的测评工具,根据课表制定双向细目表,主要考虑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反映能力的考察,粗略的对学生物理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自我认知。
加强探究式学习、生本课堂、小组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改正学生机械式学习的传统学习模式,课堂上设置疑问,课后分组讨论,或分层次设置问题,并增加探究式学习课,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擦出思维的火花。多设置生本课堂,以学生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是辅助作用,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并且在课堂小结上,及时得到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分成小组,设置评分规则,进行评比,加强班级内的竞争,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下,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断的对问题进行反馈。更有助于学生提高物理能力,增加物理兴趣。
物理分为原子分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核物理、高能物理、光学、天文物理学、大气与海洋,生物物理,专业涉及到天文、地理、科技、医学、农学等各个方面,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注意与学生的未来职业相结合,让学生对物理学更加
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才会更好的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因此,学生应该在分科之前,利用假期时间,在不同职业领域进行实习,即将课堂搬到工作领域。
工作中,找到对物理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了解,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由物理老师带队,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的对物理现象、物理知识、物理应用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明确自己的选择,对高考改革学生选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高考改革要求学生,在选班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规划,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科目进行选择,选择后,在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确定自己的未来的学习方向。而在众多科目中,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高考改革,对于所有的物理老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选择正确的、多样的教学模式,并且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将物理应用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充分认识物理、认识自己,增加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学生在一个现实的、处处存在物理,由能感知物理的世界中,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以致用,在职业规划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