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9-12-18 15:44:03王健
魅力中国 2019年25期
关键词:历史教材内容

王健

(贵州省金沙县安底中学,贵州 毕节 551802)

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需要通过阅读掌握知识内容,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活动内容,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达到认知世界的目的。通过有效阅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所以,阅读是学生生活和学习始终存在的环节,不可缺少。以下内容是对初中历史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历史教材和历史资料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而且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的重要资料。而阅读历史教材才能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史,掌握历史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必须要立足于教材之中,再通过有效阅读教材,使学生在搜集和整理历史学习相关资料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最终使学生在解读和判断以及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 历史学科的阅读方法

(一)“目录式” 阅读法

历史教材与正常的书籍一样,都是拥有目录存在的。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不只是起到了索引的作用,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所要学习的历史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历史知识的结构和相关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掌握历史知识架构。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目录时,需要对章与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还要对章与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有效的分析,学生能够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或者是历史的现象存在的联系进行梳理,进而了解整体历史知识体系[1]。举例来说,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时,要让学生掌握中国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可以看第一单元目录,第一节是鸦片战争,第二节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三节是收复新疆,第四节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五节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观看目录,学生可以知道鸦片战争期间的抗战史,掌握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目录,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提纲式” 阅读法

现阶段,历史教材已经进行了改革,使教材内容更具有弹性的特点。在教材中把原始资料和图片以及历史故事进行数量的加大,从而使阅读量得到了提升,对教材阅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是阅读理解难度较大的内容,学生无法得到有效掌握,那么要采取难度降低的方式,便于学生掌握。所以,提纲式阅读法从此建立。教师在课前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备课,那么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阅读提纲的精心设计,把重点和难点找出以后,再引导学生如何阅读,从而使难度达到降低的目标。通过提纲的设立,学生根据提纲内容去阅读,从而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内容,对于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理解的更加透彻。

(三)“问题式” 阅读法

问题式阅读法的建立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历史教材。在制定问题时,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教材上需要掌握的知识转变成有效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问题的预留。举例来说,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3)战争中存在的重要战役。(4)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这种问题式阅读法的设立,既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还能够对内容的深刻记忆,掌握知识的要点内容,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四)“图表式” 阅读法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材中拥有丰富、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的表现形式都各不相同,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历史信息,能够让学生更快速的掌握历史知识。图表式阅读法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时,需要把图表的作用重视起来,在阅读时,需要认真仔细的看图,对图表进行有效的分析。

(五)“层次式”阅读法

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在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记忆方法和认识历史的知识架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运用引导式教学模式,运用层次式阅读法引导学生学习。所谓层次的含义是:一种是把握历史时间的发展顺序,对从大阶段到小阶段进行分割产生的层次。第二种是历史内容中包含的从宏观到微观事件进行层次的分割,一直分割成每一个知识点。运用层次阅读法拥有的优势是:要点较为突出、脉络较为清晰、层次鲜明。使学生能够在宏观上掌握历史进程,又能使各个阶段拥有的历史特点更为突出,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历史知识点[2]。

三、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时,通过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需要注重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所包含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进行引导。其中,经过环节中又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因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所在。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时抓住这四个因素,从而达到精确的阅读。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模式,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同时进行思考,并有效的解决历史问题。然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无产阶段立场思想进行培养,看待问题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去分析历史事伯,从而掌握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发展规律。再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教材读透,并能区分出史实和结论。历史教材的编制是历史资料和历史结论的统一,学生通过掌握资料和结论,达到深度理解历史教材,使历史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提升。最后,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架构,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发展关系,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在发展过程中拥有的独特地位。通过整体架构的阅读,让历史知识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具有动态的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够从表层到深入,达到学习能力提高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更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